首页期刊导航|矿产与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与地质
矿产与地质

贾国相

双月刊

1001-5663

1363347932@qq.com 769469157@qq.com

0773-5839564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辅星路2号

矿产与地质/Journ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1986年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现已出版17卷94期。《矿产与地质》紧密围绕办刊宗旨,及时准确报道有色金属行业动态,围绕期刊所开辟的栏目,报道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信息,科研进度及最新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次荣获广西区优秀科技期刊,二次荣获有色金属工业优秀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进展及应用展望

    黄贤营李为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对未知区域内存在矿产资源可能性的估算,为下一步的矿产资源勘探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已经完成了四轮次的全国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评价的理论、方法、模型和结果的使用正走向成熟.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目前的主要进展表现为,尺度标准化,基本摸清全国成矿带情况;信息精细化,成矿亚带、矿床等更小区域范围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展势头强劲;模型规范化,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多矿种综合评价方法等公认度得以提高;评价结果为矿产资源规划和地质找矿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文章以中国的锂矿、石墨和金矿为案例,分析不同矿种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带分布、矿床成因类型等,概述了以往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构建了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程序架构.最后,文章指出了当前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突出的一些问题,并对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在数据归集、理论创新、靶区定向、数据应用方面还可以取得更积极的进步.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案例分析应用展望

    山西方山县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郭靖冯强王大龙杜海洋...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相对缺乏铅锌银矿产,为加大对山西本土铅锌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文章结合物化探方法对吕梁市方山县黄圈塔铅锌银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铅锌银矿体主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产出,通过激电法对矿(化)带进行形态追踪,显示出矿(化)带具有相对较高的视电阻率和极化率异常,异常空间位置与F1断层位置基本一致,异常体向深部延伸并逐渐转向西南.沿矿带走向上,Pb、Zn、Ag以及其他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明显,异常长轴约300 m,长轴方向与激电异常基本一致.矿石 自然类型为赤铁矿化铅锌矿氧化矿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热液蚀变破碎带层控型矿床.找矿时应多关注高角度断裂构造破碎带、构造角砾岩、地层内发生的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同时也是地表找矿的直接标志.

    铅锌银矿激电法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山西方山

    福建银石坪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单纯希朱启象杨锋康志强...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石坪矿床是近年来在福建龙岩马坑—大田汤泉铁矿整装勘查区内新发现的具有较大规模的铁矿床,研究程度较低.本文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系统总结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磁异常、矿体和矿石特征,分析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与铁成矿关系,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银石坪矿床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石炭系下统林地组,次要矿体往往呈脉状和透镜状;深部矿石为块状结构,地表矿石为蜂窝状、松散土状褐铁矿,并具有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硅化、褐铁矿化、磁铁矿化和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褐铁矿床.矿区磁异常地段、岩体与林地组接触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将有助于闽西南大田铁铜多金属成矿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接续和找矿工作的突破.

    银石坪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福建

    河南卢氏地区黑色岩系沉积型褐铁矿及其伴生钼锌组分的工业价值探讨

    刘利宝王巍巍王岩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型铁矿床以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罕见沉积型褐铁矿床.黑色岩系中富集Mo、Ni、V、PGE实例较多,但黑色岩系中发现有沉积型褐铁矿床的报道少见,更未见沉积型褐铁矿床中有Mo、Zn矿化的报道.河南卢氏地区震旦系东坡组黑色岩系中发育有褐铁矿化,并伴生有钼、锌元素大规模高强度异常,前人认为是"铁帽",深部有找寻大型硫化物原生矿床的潜力.通过对铁矿床含矿建造的重新厘定和成矿环境的恢复,以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达到了对成矿过程的精细研究,认为区内铁矿化原始成矿方式为沉积成矿,主要以褐铁矿形式沉积,赤铁矿次之,后期强烈的构造变形使矿体遭受强烈的风化淋滤改造,致使矿床成因信息受到掩盖,是"假铁帽".钼、锌元素以离子形式被铁质胶体和有机质吸附、携载迁移,在特定部位共同卸载沉淀,无独立的钼、锌矿物产出,没有工业价值.

    沉积型褐铁矿床黑色岩系假铁帽钼锌矿化河南卢氏地区

    广西摩天岭地区达亮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麻乾坤庞雅庆刘明文成...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达亮铀矿床产于摩天岭岩体西南缘与四堡群沉积变质岩系之内外接触带0.5~1 km范围内,是华南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时代最早的矿床之一.为进一步分析达亮地区铀矿成矿物源及其成矿约束条件,还原成矿过程,明晰勘查找矿标志,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控矿因素、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达亮铀矿床围岩铀浸出率高,矿体受断裂约束明显,与铀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密切相关的有Sb、Y、W、Pb、Sr、Nb、Ba等微量元素,矿石微量元素变化规律与围岩具有相似性.铀矿石Y/Ho值为37.33~45.60,高于围岩Y/Ho值24.83~29.68,两者稀土配分模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达亮地区铀矿成矿物质并非完全来自围岩地层及摩天岭花岗岩,还有来自成矿期的深源物质参与.

    摩天岭花岗岩体达亮矿床铀矿化特征找矿标志

    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矿化机制及控矿构造研究

    王伟王江波刘涛韩栋昱...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芨岭铀矿床为甘肃省龙首山分布的典型铀矿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区内其他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本文结合区内多年勘查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系统总结了芨岭矿床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分带岩矿石的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控矿构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讨成矿流体的蚀变矿化机制与构造控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芨岭矿床赋存于受马路沟断裂控制的岩体接触带附近,从岩体到矿体具有从斑状花岗岩-无矿化钠交代岩-异常钠交代岩-矿化钠交代岩-含矿化钠交代岩的分带现象,矿石发育钠长石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的蚀变组合,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两期热液蚀变,即早期的岩浆-热液自交代蚀变矿化与晚期叠加的外循环流体成矿富集蚀变,并分别以钠长石化和赤铁矿化为典型蚀变特征.矿体在空间上受到马路沟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作用,针对马路沟断裂的复杂性,通过大量深部钻孔查证,目前认为马路沟断裂受到古元古界白家咀子组大理岩残留体的影响分为两条大致平行的F101和F105断裂,两条断裂在深部残留体尖灭部位合二为一条陡倾断裂.综合分析认为马路沟断裂的次级断裂为赋矿断裂构造,主、次断裂构造夹持区是铀成矿的最有利部位,也是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的重点靶区.

    芨岭铀矿床钠交代马路沟断裂龙首山地区

    广西砂子岭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的制约

    李尚军韦东广林剑飞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子岭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水汶火山盆地西缘,区域性NE向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从其西侧穿过.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在燕山晚期霏细斑岩内,受NW、NE向断裂构造控制.文章在系统总结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探讨矿床成因.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成矿初—晚阶段流体均一温度、盐度均逐渐降低,主成矿期流体具有中温(246~351℃)、低盐度(3.1%~4.8%)特征.黄铁矿、方铅矿δ34S的值为-1.45‰~2.67‰,指示硫来源于岩浆.H-O同位素研究结果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混入.综合研究认为砂子岭银多金属矿床属中温热液矿床.

    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矿床成因水汶火山盆地

    思茅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

    杜江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野外调查及样品测试,从富有机质页岩的地化特征、物性特征及保存条件等分析了思茅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思茅盆地发育下密地组、羊八寨组、挖鲁八组及和平乡组四套暗色页岩;其中,羊八寨组页岩累计厚度普遍大于100 m,TOC平均为1.06%~2.54%,R.平均为1.81%~3.47%,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49.5%,为思茅盆地页岩气有利层段.景谷洼陷南部和普文洼陷受深大断裂、地层抬升剥蚀、岩浆岩和变质岩带影响较小,盖层厚度大,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思茅盆地与相邻呵叻盆地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值得开展进一步的勘探研究工作.最后,综合考虑页岩分布、有机地化条件和保存条件,预测页岩气有利靶区主要位于勐班—德化及普文—象明一带.

    页岩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有利靶区思茅盆地

    南昌红盆地区地热地质构造条件浅析

    熊钟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总结梳理了南昌红盆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从盖层、基底构造、红盆演化等方面,分析南昌红盆地区地质构造特性、地温场、热储层及地热形成条件,推测南昌红盆区域可能存在地热潜力,为在南昌红盆地区寻找地热靶区提供理论依据.

    地热红盆地质构造靶区江西南昌

    河南偃龙地区晚石炭世风化作用与铝土矿成矿过程

    陈永才张清陈加伟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偃龙地区铝土矿成矿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含矿岩系的岩相学特征、岩石矿物特征、成矿元素富集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晚石炭世本溪组铝土矿风化成矿作用的三个阶段脱硅富铝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探讨了本区晚石炭世风化作用条件下的铝土矿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认为,在风化作用为主的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含矿母岩首先生成黏土矿物,然后当岩石中Al2O3含量接近35%时,开始生成以三水铝石为主的最初铝土矿,最后铝土矿在盖层覆盖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三水铝石转化为一水硬铝石,并最终形成"煤-黏土-铝土-铁质黏土"这种本溪组铝土矿系的典型结构.

    铝土矿风化作用"煤-铝-铁"层序结构河南偃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