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陈炳炎

双月刊

1000-6532

kczl@chinajournal.net.cn

028-8559232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

矿产综合利用/Journal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的矿业科技期刊,1980年创刊。1992-2000年 连续三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矿产资源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剂研究及成果介绍,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方向

    马风华张勇张晓东田硕丰...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摸清矿产资源家底,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科学制定资源战略规划和政策,守住矿产资源安全底线具有重大意义.宁夏煤炭及非金属建材矿产资源遍布全区,具有量大质优的特点;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卫宁北山及香山地区,呈规模小品质差的特点;煤、石膏、石灰岩、硅石、镁矿、盐矿及砂石土矿是宁夏的优势矿产资源.近年来,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多样化向单一化、从粗放式不断向集约化、从规模化向高质量发展.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将从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发挥矿产资源区位优势;构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各类产品全过程利用;促进矿产资源精准定位、优质优用,体系构建、多级利用,储采兼顾、长远利用的战略目标等多个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将矿产资源储量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动量.

    矿业工程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高质量发展

    西藏加查堆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永忠拉达卢君勇索朗顿旦罗兴海...
    99-10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冈底斯带岩浆岩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的热门问题.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本文对早古生代代表岩体加查堆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闪长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各类图解法对加查堆花岗岩物源及区域构造属性进行分析,经研究表明岩石具有富铝(SiO2平均含量68.89%)、高碱(Na2O+K2O平均含量6.26%)、富钾(K2O/Na2O=1.03)、低 TiO2(平均为 0.50%)和准铝质(铝饱和指数 A/CNK=0.933~1.033,平均 0.991)的高钾钙碱性岩系特点.稀土元素表现Eu处呈负异常明显,为Eu亏损型,Ce具弱负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Nd、La、K富集;高场强元素Nb、Ba、U、Ta、Ce、Sm、Ti亏损特征;反映了岩浆来源壳幔混合型,并有俯冲洋壳熔融存在.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为345.3±1.8 Ma,其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投点均落入I型花岗岩区,图解显示其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岩石经历了从板块碰撞前→同碰撞造山过程,显示了岩浆演化过程较长;火山岩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标志着岛弧产生(初始岛弧)→发展(早期岛弧)→成熟(成熟岛弧)的演变过程.

    地球科学LA-ICPMSU-Pb定年锆石微量元素加查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

    熊耳山矿集区小河流域水体及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张登峰孙建伟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山环境领域的论文.河流是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最主要的迁移途径和汇聚地,熊耳山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对河流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晰.为准确掌握熊耳山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对河流重金属的影响,以矿集区内小河流域的水体和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水体和底泥中Cu、Pb、Zn、Cd、As、Hg重金属含量特征.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质量基准法对河流底泥中重金属累积程度和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河流域水体中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在0.08~289.86 μg/L之间,污染程度As>Hg>Cd>Pb>Cu>Zn,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As、Hg,主要污染河段分布于矿业活动强烈区,矿产资源开发是引起河流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Cu、Pb、Zn、Cd、As、Hg在小河流域河道底泥中累积效应显著,重金属污染程度严重,质量基准法评价结果显示,小河流域底泥中Pb、Cd、Cu、Zn、As、Hg所有样品均严重污染,综合地质累积指数法和质量基准法评价结果,小河流域河道底泥污染程度:Pb>Cd>Cu>Zn>As>Hg,其中Pb、Zn、Cu、Cd是主要污染元素,Hg,As是次要污染元素.研究认为:熊耳山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是引起小河流域水体、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已经对河流水体和底泥造成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源头治理和监管,是保护和改善小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的根本手段.

    矿山环境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

    渝南地区铝土矿资源可利用性研究

    高原黄培培郑绪忠张雄...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为进一步研究渝南地区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资料收集法等方法,通过构建矿产资源可利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及加权叠加法的评价模型对渝南地区铝土矿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首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选择平均得分排名前12的指标作为本次评价指标,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12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加权叠加法确定各矿区的评价指数.评价指数得分数值越高,铝土矿资源的可利用性越高.渝南地区15个铝土矿区中无易利用矿区,可利用矿区4个,近期难利用矿区7个,难利用矿区4个.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强叠加法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为铝土矿资源的可利用性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矿业工程铝土矿可利用性评价渝南

    矿浆难免离子对铅锌硫化矿分离的影响研究进展

    徐宏祥庞增瑞黎全胡明振...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矿浆溶液中普遍存在一些难免离子,并且其中存在的难免离子对铅锌硫化矿的浮选分离有着重要影响.矿浆中难免离子主要来源于选厂用水、矿物自身溶解、活化剂或者抑制剂解离以及流体包裹体释放引入的原生离子和磨矿过程中引入的次生离子.本文对矿浆中引入的原生离子以及磨矿体系引入的次生难免离子对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不论是原生离子还是次生离子对铅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均较为明显,较多的学者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药剂调控以及改变磨矿环境等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本文的关注点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现场工艺紧密结合,在不影响工业经济情况下如何从源头消除难免离子,如何从现场工艺中降低难免离子对浮选指标的影响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矿物加工工程矿浆难免离子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磨矿体系

    刚果(金)某铜钴矿浸出新工艺

    曹耀华王威刘红召柳林...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刚果(金)某铜钴矿为氧化矿,铜钴含量分别为Cu3.43%和Co 0.42%.本文采用浸出液五级循环浸出工艺浸出铜和钴,在硫酸用量为矿石质量的7.4%、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68倍、磨矿粒度-74 μm75%、浸出温度45 ℃、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2/1~3/1、单级浸出时间4h的实验条件下,铜浸出率96.85%、钴浸出率95.67%.该工艺在确保铜钴浸出率的情况下,比一级浸出降低硫酸用量6kg/t、浸出过程总溶液量减少约1/4,降低了酸耗、减少了后续钴沉淀和铜萃取处理液量.

    冶金工程铜钴氧化矿石硫酸+亚硫酸钠循环浸出

    四川马边某低品位磷矿选矿实验

    陈福林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对四川马边某低品位镁质磷矿开展了化学组分、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研究,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胶磷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有用矿物和脉石嵌布粒度较细,宜采用单一反浮选法实现其经济利用.经一系列条件实验确定矿石适宜磨矿细度为-0.074 mm 65%,浮选工艺为一段粗选、两段精选、两段扫选、中矿顺次返回,以文中浮选闭路工艺流程及参数,在原矿含P2O5 18.44%、MgO 9.52%条件下,获得了产率43.97%,P2O5品位33.86%,MgO品位1.35%,P2O5回收率81.84%的磷精矿,工艺成本较低,可使低品位磷矿得到较好经济利用.

    矿物加工工程低品位磷矿选矿实验

    非洲某高磷铁矿氧化焙烧-气基还原-磁选

    吴世超高瑞琢孙体昌黄武胜...
    144-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针对高磷铁矿石气基还原存在球强度低以及还原温度高的问题,提出了氧化焙烧-气基还原-磁选新工艺.考查了氧化温度以及脱磷剂种类对氧化球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找出了符合竖炉强度要求的氧化焙烧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气体总流量、还原气体组成以及还原时间对提铁降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CO3用量10%,氧化温度1200 ℃,氧化时间60 min,还原温度950 ℃,H2与CO的流量分别为3.75 L/min以及1.25 L/min,还原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91.15%、铁回收率93.07%和磷含量0.14%的粉末还原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粉末还原铁中的磷以机械夹杂的形式存在,磷是通过磨矿-磁选除去.

    冶金工程高磷铁矿氧化焙烧气基还原磁选

    三种阴离子捕收剂吸附彩钼铅矿表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祝亚张西山宋宝旭晏丽鑫...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苯甲羟肟酸三种阴离子捕收剂在彩钼铅矿{ 112}表面的吸附为研究对象,首先考查了矿浆pH值和捕收剂种类对彩钼铅矿吸附行为的影响,然后采用Materials Studio中Dmol3模块和Forcite模块,对三种捕收剂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前线轨道理论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捕收剂适宜的pH值范围内,油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彩钼铅矿的捕收性能更强;计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捕收剂对彩钼铅矿{112}面均表现出较强的吸附作用,彩钼铅矿晶体表面的钼原子由于原Mo-O键的断裂,表现出了更强的吸附活性,与捕收剂极性基中的单键氧原子共同组成了吸附作用的活性质点,对比吸附作用有效质量和相互作用能,三种捕收剂对彩钼铅矿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苯甲羟肟酸,与浮选行为研究结果一致.

    矿物加工工程彩钼铅矿分子动力学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苯甲羟肟酸

    Z-200体系下Pb2+,Zn2+对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鱼博何廷树王鑫贺寒冰...
    155-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通常会相互伴(共)生,为了探究Pb2+和Zn2+对黄铜矿浮选行为和表面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对黄铜矿进行了单矿物浮选实验,并利用溶液化学计算、Zeta电位和XPS检测等方法,对比研究了 Pb2+和Zn2+对黄铜矿浮选行为和表面性质的影响.黄铜上的Zn2+.矿石可浮性影响的差异.测试结果表明,Pb2+和Zn2+都会吸附在黄铜矿表面,改变黄铜矿表面的Zeta电位,抑制黄铜矿的可浮性,并且随着pH值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结合浮选实验结果可知,浮选所处的矿浆pH值范围内,锌主要以Zn(OH)2沉淀的形式吸附在黄铜矿表面从而对黄铜矿的浮选产生抑制效果,所以Zn2+对黄铜矿浮选的抑制效果要比Pb2+显著;且XPS分析结果表明,Pb2+和Zn2+都能在黄铜矿表面形成沉淀物,并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出现在黄铜矿表面,从而抑制黄铜矿的可浮性.

    矿物加工工程黄铜矿铅锌离子可浮性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