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研究
科技研究
科技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海龙徐宽王玲刘瑶...
    17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钢结构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钢结构产品的建造愈来愈多。作为钢结构产品建造类公司的一员,对国家未来的钢结构的发展颇有兴趣。本文首先总体阐述目前所了解的钢结构建筑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对钢结构优缺点进行较详细分析,并简单分析目前我公司所建造的钢结构产品的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国家的政策对钢结构的发展做进一步的分析。

    钢结构发展趋势

    浅谈房屋建筑设计要点

    周刚
    17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新型墙体材料的选择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房屋建筑设计有效利用自然能源的问题。

    房屋建筑能源利用节能设计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与防治

    雷茂海
    17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些裂缝的防治措施。

    裂缝防治

    浅谈城镇建设中的矛盾与对策问题

    杨立勇
    173-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既与农村多种经营模式互相联系,又与大中城市密切相关。加快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城镇建设问题因素对策

    浅谈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王明
    17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灌注桩的质量从外观看来非常简单,只不过就是地基承载力的确认,但对于市政工程来说,算是重中之重了。因为桩基的工程是比较隐蔽的,对于质量方面的管理是有难度的。

    灌注桩质量控制关键

    地铁区间疏散与疏散平台设置的探讨

    余惠林
    175-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中很大部分的交通流量,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可是,自伦敦1863年修建第一条地铁以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都频频发生各种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地铁疏散由于其人流量大、人员构成复杂、逃生条件差、救援难度大灯客观因素使其与普通民用建筑疏散相比有更大的难度和不同的特点。文章首先从事故原因、撤离方式等方面对地铁疏散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事故选择不同的撤离方式。进而从区间疏散引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疏散平台。对疏散平台在国内设置的起因、疏散平台优点进行了分析。设置疏散平台后,疏散模式对于疏散平台本身的设计(主要是平台高度)问题有着决定性作用,文章结合设置疏散平台条件下的疏散模式对疏散平台高度设置的两种理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区间疏散应以疏散平台为辅、道床疏散为主,并对其优点进行了分析。由于疏散平台的设置对土建结构、运营、维护均有重大影响,而目前各种规范对区间疏散平台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文章最后指出,疏散平台以及疏散模式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而不能一概而论。

    区间疏散疏散平台疏散模式

    一种采用灰度补偿制提高光刻曝光能量均匀性的方法

    徐珍华韩建威冉坐李源...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灰度补偿制提高光刻曝光能量均匀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该发明改进了现有装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光刻扫描曝光过程的均匀性,同时易于实现。

    灰度补偿曝光能量均匀性

    浅谈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的质量管理

    田云中
    178-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调水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工程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对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结合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管理的合理控制,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南水北调质量管理

    浅议变电站遥控监控系统的功能与设计

    祁清萍
    179-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称为变电所、配电室等。变电站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

    变电站遥控监控改进方法

    关于铁路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探讨

    王丽丽
    180-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被世人所认同,不论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信息化必将普及全球,而其急速发展的趋势对所有国家都既是严峻挑战,也是难得机遇。

    铁路信息化现状需求意义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