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间之箭》中的主体性关怀、异化与分裂思考

    杨柳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丁·艾米斯被称为20世纪英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以创造了一系列后现代风格作品而出名.在其作品中,马丁·艾米斯又开创了逆时光的荒诞写作风格,以《时间之箭》最为出名.在该作品中,作者通过荒诞的描写和辛辣的语言,不断向读者展现分裂、异化的主角.但同时,主角在异化和分裂中又祈求忏悔,追求回归完整的自我.在作品最后,当《时间之箭》中主角由“罪恶”的老年回归“纯净”的母体,也再次传达了马丁·艾米斯对人性整体的追求和回归.

    后现代主义《时间之箭》主体性关怀异化分裂

    永井荷风文学作品中的“寂之美”——以《濹东绮谭》《隅田川》《雨潇潇》为例

    金桂玲江南南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井荷风作为日本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一生著述颇丰,创作了许多小说、散文、译著等.荷风文学具有浓重的怀古倾向,多以背街陋巷为背景,叙述以歌舞艺伎为主人公而展开.因此,有学者认为,荷风文学所表现的美是消极颓废的、是反时代的.永井荷风驻足于“破败的萧萧”、钟情于“柳巷的幽美”,有其特殊的审美倾向,通过“旧风物、艺伎”等对象呈现出的“美”与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的“寂”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衍生性.基于此,以“寂论”为基调,结合永井荷风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阐释荷风文学中的“寂之美”.

    永井荷风古典美学艺伎

    《霍华德庄园》的仪式神话原型解读

    葛翾
    27-2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E.M.福斯特是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霍华德庄园》是其代表作.小说围绕一幢美丽的古老庄园——霍华德庄园展开故事,讲述了玛格丽特如何成为霍华德庄园的女主人.学术界一致认为,霍华德庄园的继承问题代表着英国社会的命运.通过从原型角度的解读,发现露丝和玛格丽特的继任是以弗雷泽《金枝》中的金枝国王的交接仪式为原型.露丝和玛格丽特分别为两任神圣国王,而霍华德庄园代表着金枝.霍华德庄园的接替说明了作者的社会选择,即逆来顺受的“露丝们”从来就不是他的选择,敢于反抗的“玛格丽特们”才是他的选择.

    霍华德庄园原型仪式神圣国王

    语用翻译视角下倪豪士《项羽本纪》英译中的脚注研究

    邵萍王春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的翻译观,它将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为翻译理论的构建以及翻译实践的指导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语用翻译的视角对倪豪士《项羽本纪》英译中的脚注进行详细深入的解读发现:在典籍英译中,内容详尽的脚注对于充实语境以及弥补文化缺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

    语用翻译《项羽本纪》脚注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茶经》英译研究

    张春辉罗莉婕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核心典籍,作者将看似平凡的茶叶升华到意蕴丰富的精神文化层面.因此,《茶经》的英译对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以《茶经》英译本为个案,立足生态翻译学,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方面分析译者的翻译活动及其过程,以期为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

    生态翻译学《茶经》三维转换

    商务英语信函7C原则的元功能思考

    谢妙英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指导商务信函撰写的7C原则与写作实践中出现的矛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商务信函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揭示商务信函意义传达的语言特点重新评价7C原则,在为其提供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支持的同时,又根据商务语域的多样性为其提供重要的补充,期望能为商务英语信函的撰写和教学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商务信函7C原则元功能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介词“跟” “向” “从”的维译研究

    刘丽伟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介词“跟”“向”“从”的维译进行探讨,得出这三个介词在维译过程中都有表示起点的意义,其相应的维吾尔语翻译表达出的这一起点意义更为清楚,以期为维语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汉维翻译方法提供帮助.

    维译功能对等理论

    基于模因论分析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的规律与变化——以“萌”为例

    张校王晚明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有大量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传入中国后,有些日本流行语的词义、词性发生了一定变化.虽然国内外对日本流行语有较长时间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日本本土产生流行语的原因以及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而缺少对日本流行语传播规律及变化的研究.因此,基于模因论视角,对日本流行语传入中国的规律及其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流行语模因论传播“萌”

    中日情态系统对比

    张雨梦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日情态系统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大量例句以及对先行研究的综合考察,对中日情态系统的对照和各分类下的情态标识进行归纳得出:中日情态系统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别,即说明情态、认识情态、评价情态和能愿情态.

    情态系统中日对比分类情态标识

    客家地区动物类方言熟语及其文化内涵——以广东河源客家话为例

    刘立恒甘于恩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家方言熟语是客家方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在特定区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经验、高度概括出的结构凝练的固定短语.客家方言熟语主要包括歇后语、谚语、俗语三种,其中,动物类的方言熟语非常丰富,具有集体创作、结构稳定、内容丰富、表意完整等特点.基于此,首先分析动物类方言熟语的语言学价值,熟语不仅包含特色方言词,还包含丰富的修辞艺术;然后分析这类方言熟语的文化内涵,即它们是客家民俗文化最完整的折射;最后分析动物类客家方言熟语当今所面临的传承困境,提出将方言熟语制作成动漫短片,依托新媒体进行传播的策略.

    客家方言熟语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