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比较中国与古希腊的月亮神话

    胡宇坤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别梳理了中国与古希腊月亮神话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探究了月亮神话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的方法,从月亮的象征、崇拜、形象及人性与神性等方面,比较两者在文化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分析两个文明思想观念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探寻中西方文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中国古希腊月亮神话女性

    关于清末日语教科书的考察

    张昕肖翔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午战争失败后,通过日本了解西方与学习日语成为国人的共识.1897年京师同文馆的东文馆设立,开启了清末本土日语教育的先河.官办和地方私立日语教育的发展对日语教科书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各种日语教科书应运而生.本文在对清末日语教科书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清末本土日语教育、近代学堂日语教育以及自学式日语教科书的特点和影响.

    清末日语教育东文学堂日语教科书

    隋律的修撰及其对唐律的影响

    王曙光张维广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隋开皇年间修订的《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水平的最高成就,堪称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开皇律》立足北朝的立法传统,在体例上确定12篇500条的严谨结构;在刑罚体系上确立封建制五刑,使刑制归于统一;在主要内容上始定"十恶之制",延续前代"八议"、赎罪、官当制度,继续维护官僚贵族特权.《开皇律》上承中华法系之源流,下启后世历代法典之先河,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本文对隋律的修撰进行介绍,并从篇目刑名的相袭、"十恶""八议"和官当制度的相袭、立法技术与立法思想的承袭三方面研究隋律对唐律的影响.

    《开皇律》唐律十恶之罪五刑体制

    民国时期大学女子教师群体的产生及特点

    张晨
    8-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在教会女子大学的兴办、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和中国自办女子高等教育的开始等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女性凭借自身独立的意识、坚韧不屈的个性和学贯中西的文化素养,最终登上了大学教师的讲台.我国大学女子教师群体从无到有,体现着鲜明的特点.

    民国时期女子大学大学女子教师

    谈重庆抗战时期烟草工业的发展——以蜀益烟草公司为例

    谭盈盈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遭受重创,全国工业产值严重下滑,然而重庆烟草工业产值却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一现象不仅与烟草工业本身特殊性有关,也与国民政府在当时颁布的烟草专卖法令有关.1938年,蜀益烟草公司成立并得到发展,但是也遭受国内外双重压力,生产举步维艰.所以探究蜀益烟草公司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脉络,以期明了烟草工业的特殊性,同时窥探整个重庆烟草工业在战时发展之概貌.

    抗战时期重庆烟草工业蜀益烟草公司烟草专卖

    郭嵩焘"调和汉宋"的经学思想探析

    马旭垚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清代汉学和宋学壁垒森严的情况下,郭嵩焘"调和汉宋"的经学思想主要是立足于对汉学、宋学的客观评价,通过对汉学、宋学优劣的具体分析,从而提出"调和汉宋"的理论依据,对清代学术"调和汉宋"的倾向有着重要价值.

    郭嵩焘调和汉宋经学思想

    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兼评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张猷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的老问题.传统的研究或者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单纯的理论上的传承关系,或者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看待.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是在一种辩证连续的视域中看待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理论之间关系的,不同的是,马克思是在生产力连续积累的历史进程中看待理论连续进展的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上,虽然马克思将后者批判为一种与现实相脱离的、陷入了抽象的理论,但是他仍将他的历史科学看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的承接,把后者看作是对前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克服.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科学认识论断裂

    近现代无锡望族的四大类型

    胡晓文高侠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现代无锡地区浸润于吴文化中,又受到工商文化影响,自有特殊的地方文化特色.近现代无锡地区之望族,在忠恕、仁和、中庸以及孝廉等传统儒家文化秉承的基础上,更有实干生利、公平信义等内涵.近现代无锡望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在特殊年代中求索的文化人有着不同的精神旨归,代表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本文将从书院式家族、义庄式家族、儒商型家族以及国学型家族四个类型介绍近现代的无锡望族.

    近现代无锡望族吴文化区域文化家族文化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对精准扶贫的启发

    邓淑萍肖云忠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也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由此,本文阐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定义和表现,探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对精准扶贫的启发,以期为实现精准扶贫提出新的路径.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精准扶贫

    杨万里视察零陵旱情所得诗作研究

    张旭光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绍兴三十二年(1162),杨万里担任零陵县丞期间,曾于秋冬之际出城视察旱情.这一看似普通寻常的官方活动,却发生在杨万里人生态度和文学创作风格的探索与转变时期.他在这次视察中所得的29首诗作可作为人们研究当时杨万里的人生志向、心路历程、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有力凭证.

    杨万里零陵旱情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