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痴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和《凤求凰》中爱意传递对比分析

    王梓洁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痴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是一首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诗歌;在中国,一曲《凤求凰》也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深深爱慕之情.本文将从艺术风格、誓言内容和求爱方式三方面出发,分析这两首吐露心中思慕之情的诗歌其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痴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凤求凰》写作风格表达方式

    《竹取物语》与《斑竹姑娘》的比较研究

    徐娟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取物语》是日本最古老的物语小说,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斑竹姑娘》则是中国藏族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这两部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存在极为惊人的相似之处.基于此,本文从两部作品的故事概况入手,分别从主题、文体语言和故事情节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探索出文学作品对民俗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影响.

    《竹取物语》《斑竹姑娘》主题故事情节文体语言

    《庄子》寓言与《伊索寓言》的互文性对比研究

    管淑红谢添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寓言的含义表明,其存在大量的互文性文本,这为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对《庄子》寓言和《伊索寓言》的文本语料进行研究,力图从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两个方面揭示《庄子》寓言和《伊索寓言》的异同之处,并进一步揭示文本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

    《伊索寓言》《庄子》寓言具体互文性体裁互文性

    唐代"和亲"的历史作用

    缪明良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王朝为了强化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边疆地区发展,制定了和亲政策.唐朝时期的和亲政策,具有开放性、主动性、进步性的特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唐代和亲共计28次,对唐朝的政治、文化交流、风俗习惯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且深化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

    唐代和亲政策民族关系政治文化交流

    从近代五和针织厂的企业经营看现代创业

    蒋雪玲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这些生产于不同国家的商品在全球市场内流通并伴随着特有的商标品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它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商标文化.鉴于此,本文对近代五和针织厂的企业经营和品牌展开研究,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浅析近代中国的纺织技术,以及对于国外技术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的过程.

    五和针织厂企业变迁经营现代企业

    方志敏爱国之初心探究

    胡水华周春晔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爱国是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其爱国初心源于对罹难祖国母亲的大爱和对人民的同情,启蒙于"五四"爱国运动,从期盼西方工业发展模式救国到"走俄国道路",笃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方志敏爱国抱负和理想都融入到党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为了可爱的中国,一生为之呕心沥血.

    方志敏爱国民族初心

    于成龙廉政文化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吕成云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主题内容,以文化为载体及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活动,是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融合的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充分利用廉政文化的优势促进社会环境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于成龙廉政文化具有特殊性、代表性及广泛性,从罗城仫佬族地区初仕地方县官开始,一直到两江总督,涉及七个省份,他的事迹及遗留下的历史古迹、书籍等,蕴含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研究于成龙廉政文化思想形成、影响,对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社会开展积极有效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成龙廉政文化思想根源影响

    张仪连横政策的指导思想及其在秦的成功实行

    潘玉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对战国形势的变化影响极大.其中,连横派以张仪为代表,张仪用连横的思想在秦国实行一种以以势压制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外交策略,减少了秦国不必要的国力损耗,且在精神上给予各国一种绝对强权的威慑,为秦完成统一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战国纵横家《鬼谷子》张仪合纵连横

    浅谈日本中世国语教科书《庭训往来》

    李妍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语中"往来"的原意为书信,平安后期因学校教育尚不发达,一些词句优美的书信经常直接用于教学,因此,平安后期"往来""往来物"多指教科书."往来"一词出现在日本教育史上的时间为平安后期,《新猿乐记》被视为"往来"的首秀,其作者藤原明衡随即又编写了《明衡往来》,《明衡往来》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第一部结构较为完整的往来物,以此推算往来物的产生时间是11世纪后半叶.往来物在日本教科书发展历史上持续了800年左右,发行部数已超过6000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将对日本中世往来物中最具代表的《庭训往来》加以概述,以便国人加深对日本教科书的了解.

    往来物《庭训往来》平安时期

    韩非的治理思想

    王海燕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吸收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将道家之道与法家之法结合,为君主一统天下、成就霸业创造了条件.本文将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生态层面三个方面阐述韩非的治理思想,希望能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韩非治理思想《韩非子》政治经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