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放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放时代
开放时代

吴重庆

双月刊

1004-2938

opentimes@21cn.net

020-86464940;86464301

510410

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云安路119号

开放时代/Journal Open Tim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大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本刊以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为己任,欢迎对中国社会问题进行学理分析、探讨的学术理论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规范到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对话

    庄梅茜
    14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中国传统民主形态的发展,也呈现了一种新的民主政治的普遍理论与实践.本文旨在揭示全过程人民民主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通过从规范到实践的对话,对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优势进行意识形态论证.本文将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深度结合,着重探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政治经济、政权形态、政治秩序、国家机器和社会革命的理论如何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得到体现和应用,并思考其国际意义和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深远影响.

    全过程人民民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革命政治文明

    数字劳动的社会主义解释可能——基于笕川村"电商一条街"的扩展个案研究

    赵月枝俞雅芸陈佳逸
    15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劳动研究在成为学界热点议题后,陷入了概念使用混乱、分析框架重复、语境迁移不适用的三重困境.本文以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为理论框架,对浙江省缙云县笕川村"电商一条街"进行扩展个案研究,发现的是不同于现有文献中所呈现的被动的、原子化的"数字劳动",是对全球数字资本主义逻辑而言具有逆向性的、主动的、集体性的劳动.本文认为,数字劳动讨论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框架下构建另一种解释可能.首先,破除"资本/工人"二分法,关注囊括外部大资本、地方小资本、劳动者以及各级党政部门等四大主体;其次,在关注对抗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多元主体间的合作与依存面向;最后,打造数字劳动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仅关乎劳动概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解,还关乎知识生产的社会主义立场自觉.

    数字劳动农村电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城市居民的童年生活与儿童价值变迁:来自三代人的缩影

    刘捷玉王国辉余家庆
    18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考察20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童年经历在政治、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发生变迁.基于95份在三个中国城市收集的口述史材料,文章探讨了三代中国城市家庭中儿童价值延续与变迁背后的性质、起因和影响,并对扎根于西方社会发展经验的家庭现代化和儿童价值理论提出质疑.此外,还分析了三代人童年经历的性别差异,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怎样提升了女孩在城市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中国的经验显示,儿童价值的变化不是线性发展的:一方面,儿童作为家庭帮工的经济价值随着代际变迁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儿童作为父母养老依靠的经济价值与儿童的情感价值似乎并行不悖,受到中国孝道传统、社会保障水平与人口结构的共同形塑.与当代中国儿童发展趋于个体化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中国独生子女代正经历着由父母直接操办,背后被市场和国家力量所驱动的日益趋同化的童年.

    童年性别生活史访谈儿童价值

    通过庆典的治理——转型期老挝基层乡村行政及其合法性再生产

    苏世天
    19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转型社会面临的治理问题出发,老挝政府十分重视基层治理中的庆典活动,形成了兼具政治文化传统与国情发展现实的治理模式——庆典治理.通过对一个"文化村"称号授予庆典过程的考察可见,庆典中隐含的治理指标经历了目标下沉、目标协商和目标置换的过程,并由此形塑了基层的政治认同与主动的发展意愿.庆典治理既是老挝基层行政通过庆典来推动社会治理的独特经验,也是转型期政权合法性再生产的独特路径,成为具有比较意义的基层治理形态.

    庆典治理转型社会基层治理老挝文化村运动

    在地化与礼仪变迁——中亚东干人婚姻礼仪之争中的社会、文化与族群观念

    李如东
    21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亚东干人是晚清时期从中国陕甘地区迁居中亚的回民及其后裔发展而来的族群.作为移民群体,东干人的在地化在祖籍地与中亚本地文化要素的交织中展开,在此过程中,其婚姻礼仪成为杂糅多种文化元素的复合仪式.在苏联解体后的中亚社会与文化转型中,东干人的社会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其文化表达仍受苏联时期形成的族群观念影响.东干人在中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与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张力在其围绕婚姻礼仪的争论中有直接体现,反映了该群体在地化的诸多面向.

    中亚东干人在地化婚姻礼仪族群观念

    作品选

    封4页

    "地瓜米,不再提":让她们被听见

    邵秋露孙恒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