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发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

周小鹃

双月刊

1003-4161

kfyj@vip.163.com

0931-7768027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143号

开发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最早研究探讨西部开发的综合性(经济)学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审思与破局——基于构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视角

    马桂芬苗师博徐娜力
    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甘肃作为特色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甘肃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然而由于特殊地理因素和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实现甘肃农业现代化尚存优化空间.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和农业装备5个维度即5个一级评价指标检视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审思限制甘肃农业发展的原因,提出甘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实现了用权重数字表示的定量分析和深入理论的质性研究,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影响甘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甘肃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高质量发展

    知识创新集聚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

    聂晶鑫
    12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促进知识创新活动集聚是提升城市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为此,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采用科技论文发表数据,基于HDBSCAN空间聚类算法识别出知识创新集聚区,分析其类型、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武汉都市发展区存在多个知识创新集聚区,按创新功能可分为生产型、知识型、孵化型3类,各集聚区均呈显著的集聚分布,总体形成纺锤体型的层级结构与"一核两翼"的组合格局.各集聚区的形成受到建成环境、产业环境、创新环境、社会环境与政策环境的综合影响,且不同类型集聚区形成的显著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生产型集聚区主要受内部交通、游憩休闲服务与就医服务等因素的影响,知识型集聚区主要受上级扶持政策、科创服务与高校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孵化型集聚区主要受土地成本、孵化服务、产业准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新发展阶段,知识创新集聚区是城市集聚知识创新主体的重要空间,可从生产型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发展、知识型集聚区的产业基础升级与孵化型集聚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等方面予以优化.

    知识创新集聚区空间聚类逻辑回归集聚效应武汉都市发展区

    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温锋华王鲁青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人口红利逐渐下降的背景下,以高级人力资本为支撑的发展模式正在受到更多关注,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正在成为从人力资本存量时代转向人力资本质量时代的关键.利用2007-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每提升一个单位,区域创新能力将提升1.707个单位.就全国层面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负向调节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区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异质性回归结果显示,在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在积极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同时,助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向适度区间调节,降低知识产权壁垒与技术垄断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提升区域创新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人力资本结构区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动员与激励:城市治理基层组织体系的新加坡经验研究

    王拓涵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加坡基层组织体系健全,动员与激励措施完善,在新加坡的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凝聚力以及巩固执政党基础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发展注重研究新加坡经验,新加坡基层治理中的诸多方案、理念和价值与中国城市治理有着很强的契合性.通过回顾新加坡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历程,重点回顾人民协会及其附属组织的历史演进、治理功能,可以发现新加坡的基层组织架构与治理模式将基层治理的社会力量组织化和制度化运行,高效利用社会资源,有效增加社会资本.其积极"动员"与"激励"全社会参与基层治理的许多举措,对提升中国城市治理水平有借鉴意义,结合中国实际,重点从组织构建、社区能人培育、社会动员激励机制、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讨论新加坡经验做法对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启示.

    城市治理基层组织新加坡经验基层治理

    外部冲击下多民族社区韧性构建逻辑与提升策略——基于积石山县6.2级地震的多案例分析

    薛晨浩白永平王生鹏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度不确定性与巨大复杂性的风险社会给城市风险治理带来巨大挑战,提升社区韧性是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多民族社区作为城市应急响应的第一道防线,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灵活消解外部冲击、维持城市基本运转、加速危机后经济恢复有重大意义.基于对多民族社区的实地调查,构建了多民族社区韧性建设模型,阐释了积石山地震发生后多民族社区的响应逻辑与行动效应.党的领导、共同体理念、基础设施、社会资本、风险沟通、个体防灾救灾与恢复生产能力是多民族社区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阶段,多民族社区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巩固提升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本,打造有凝聚力的多民族社区;构建及时顺畅的风险沟通机制,提升对政府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个体韧性,提升全民防范意识和能力,从而系统提升社区韧性水平,构建相互信任、彼此支持、整体合力的共同体格局.

    多民族社区社区韧性外部冲击积石山

    人物介绍

    封2页

    生态绝佳、人文出彩的贵州黔南

    肖星
    封3页

    庄浪马铃薯

    卢小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