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发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

周小鹃

双月刊

1003-4161

kfyj@vip.163.com

0931-7768027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143号

开发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最早研究探讨西部开发的综合性(经济)学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对房价的影响

    易成栋张申鑫陈敬安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提高城市品质和文明水平.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模式,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探究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9年我国248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分析了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对房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市在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之后会拥有更高的房价.机制分析表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通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集聚以及提高土地价格,进而正向影响城市房价.异质性分析表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对房价的影响具有区域、人口规模以及城市等级等方面的异质性,与其他城市相比,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对房价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大的城市以及高发展等级城市中更为明显.

    全国文明城市房价多时点双重差分

    "本地-邻地"视角下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

    徐晓勇于超月龚建骄
    10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流动对"本地-邻地"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入有利于促进本地创新发展,且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流入对本地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一线城市最弱.本地人口流动对与之相距300 km范围内地区的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对与之相距300~400 km范围内地区的虹吸效应大于溢出效应,对距离超过400 km的地区影响不显著.人口流入对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相近以及产业结构相似城市创新水平的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溢出效应越强.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对人口流动的"本地-邻地"创新效应进行调节,有利于克服地理专制对空间知识溢出的阻碍并减弱人口流动对其他地区创新水平的虹吸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强人口流入的溢出效应以及因地制宜发挥人口数量、质量红利的对策建议.

    人口流动城市创新本地-邻地溢出效应虹吸效应

    ESG表现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李明唐春梅
    12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 ESG表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显著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且这一发现在一系列严格的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有力支撑.进一步进行机制分析发现,ESG通过强化创新能力与提升信息透明度,有效驱动了区域经济的正向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此正面效应并不显著受限于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而是展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尤以东部与中部地区为甚,显示出这些区域实施ESG战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研究强调了社会与治理维度的ESG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它们不仅是企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ESG表现区域经济发展创新能力信息透明度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企业ESG实践: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

    翟翊辰李爱民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主体,ESG理念对企业自身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义.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宏观需求、政策引导与利益相关者的驱动力为企业ESG实践提供了强劲的外源压力,企业与企业家在ESG实践中的内发动力机制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增强企业价值的社会认可与企业抗风险能力.在ESG实践中,需要根据企业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乃至产业创新,构建合理的ESG评价与披露机制,推动企业积极承担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企业社会责任ESG披露ESG实践

    绿色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谢敏刘梦龙
    1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历年各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中存在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在绿色金融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金融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为此,应通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提高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灵活性,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有效地发挥绿色金融政策的重要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绿色金融政策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

    我国离岸信托业务监管的演进脉络、实践特色及经验借鉴

    韦泽辉田洪昌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正值财富动力源转化与代际传承"两期叠加"时期,离岸信托作为一种具有优越的保密性和税务优势的避税工具,已成为高净值人群尤其是上市企业家规避国内税务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巨额财富积累与税收规避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离岸信托出现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监管难题.以探讨我国离岸信托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监管问题为主旨,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系统梳理我国离岸信托业务发展及国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离岸信托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税制缺位、涉税信息交换受阻、监管队伍专业性不足和资本管制滞后、设立监管薄弱等主要挑战,以英、美等国离岸信托监管的部分经验为基础,在完善税制、加强信息交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及优化资本管制政策、构建高效监管架构等方面给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离岸信托监管政策反避税跨境监管

    人物介绍

    封2页

    重庆武隆——世界自然奇观,生态度假天堂

    肖星
    封3页

    地标之大黄

    卢小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