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2019年-2020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孟玲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天运医院收治的90例DM并发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尿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结果:90例DM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共检出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70.4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25株(占25.51%,主要为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仅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稍低(<20.0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均有一定程度耐药(>30.00%).结论:DM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临床应当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疗效.

    糖尿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某院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孙艳飞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与分析其送检样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结果:83例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样本中检出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42.10%,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1株(占53.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和真菌5株(占4.39%);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仅对亚胺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同时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率较低(<10.00%).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某院肝胆胰外科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朱万里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肝胆胰外科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84例并发BSI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和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结果:84例BSI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64.5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2株(占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和真菌2株(占2.0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氨曲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80.0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替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0.00%),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20.00%).结论:肝胆胰外科患者并发BSI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但革兰阳性菌也有一定比例,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确保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肝胆胰外科血流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某院产科剖宫产患者并发产褥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靳博潘玉平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产科剖宫产患者并发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P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以及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并发PI的产妇归入感染组,另选同期58例剖宫产术后未并发PI的产妇归入非感染组;分析产妇并发P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以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8例并发PI患者阴道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70.83%)、革兰阳性菌14株(占28.17%);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0.00%),阴道加德纳菌则对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0.00%);溶血性链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0.0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与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PI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PI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不同病原菌耐药特点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手术时间、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与PI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采取积极措施,尽量规避这些危险因素.

    剖宫产产褥感染病原菌耐药特点危险因素

    某院10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情况分析

    牛婷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IE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IE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结果:103例IE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03株(占78.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4株(占18.18%,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和真菌5株(占3.7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酿脓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1.54%、79.4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7.10%,二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00%;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3.33%,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头孢哌酮耐药率分别为71.43%和100.00%,但二者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00%.结论:IE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菌,IE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较为广泛,临床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确保其疗效.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耐药特点

    某院2017年-2020年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张爽朱翠兰
    246-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医院2017年-2020年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35例疑似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135例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有100例微生物检查呈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74.07%;135例患者中,>30~40岁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40~50岁和>50~60岁(P<0.05),发病时节上第4季度的阳性检出率最高(83.33%),而且科室分布方面妇科患者人数最多,阳性检出率也最高(84.78%);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3株(占53.00%,以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6株(占26.00%,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和真菌21株(占21.00%,以白假丝酵母为主).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在秋冬季发生率高于春夏,>30~40岁是高发年龄段,且妇科患者中感染病原菌以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为主,临床应根据其流行病学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并积极宣传防治措施,以减少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流行病学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防治措施

    某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马雷
    250-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0年7月沈丘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6例重症CAP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和分析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26例重症CAP患儿痰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60.32%)、革兰阳性菌44株(34.92%)和真菌6株(4.7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利福平、莫西沙星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肺炎链球菌对庆大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0.00%,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为0.00%;鲍曼不动杆菌对除头孢唑林和头孢替坦之外的所试药物耐药率均<35.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安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替坦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30.00%,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重症CAP患儿的病原菌来源多样,整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耐药性痰标本

    某院细菌性肺炎患儿咽拭子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王风霞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细菌性肺炎患儿咽拭子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患儿咽拭子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结果:19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咽拭子中分离出致病菌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5.24%,以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5株(占42.86%,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和真菌2株(占1.90%);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5.00%),卡他莫拉菌则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青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结论:细菌性肺炎患儿咽拭子中病原菌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试验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的产生.

    细菌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咽拭子

    某院细菌性肠炎患儿粪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马红琰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细菌性肠炎(bacterial enteritis,BE)患儿粪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5月内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BE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粪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和主要病原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88例BE患儿粪标本中分离出1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9株(占77.95%,以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属为主)、革兰阳性菌28株(占22.05%,以粪肠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5.00%),志贺菌属对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0.00%);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0.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30.00%).结论: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等是BE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与相关药物特性合理用药治疗.

    细菌性肠炎病原菌耐药特点

    145例ICU脓毒症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裴宏亮全新玉陈劲松
    259-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ICU脓毒症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构成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2020年3月ICU收治的14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145例脓毒症患者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0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1株(占30.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25株(占61.5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和真菌17株(占8.37%,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耐药率较低(<2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低(<15.00%),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10.00%);白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ICU脓毒症患者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多重耐药特性,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脓毒症病原菌ICU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