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张建平时翠林孙钢吴妹英...
    617-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11月26日,WHO将新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关切变异株命名为"奥密克戎".奥密克戎变异株新的结构变异主要集中在与致病性和抗原性密切相关的刺突蛋白上,从而使其具有了更强的传染性和对免疫的逃逸能力,导致全球又一轮的大范围传播流行.此外,奥密克戎变异株自身还在不断变异,进化出了 BA.1、BA.2和BA.3等变体,出现了能够免疫现有疫苗的能力,使得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引起全球的关注.为此,笔者综合现有文献,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结构特点、传播性、致病性、免疫逃逸特性、疫苗抗性、检测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开展了相应的分析.

    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免疫逃逸致病性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明发沈雅琴
    62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实验结果显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缺氧、缺血、缺血再灌注、出血、高热中暑和脓毒症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离体实验也证实,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能对抗化学性缺氧、葡萄糖缺乏、缺血再灌注、高热,以及过氧化氢(H2O2)、兴奋性神经递质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和谷氨酸、三甲基锡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这都提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可能是通过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而间接清除氧自由基,以及阻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Toll样受体(TLR)/M APK/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产生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此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还可通过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和增强γ-氨基丁酸的受体结合能力,从而对抗兴奋性神经递质对神经细胞的伤害.该文综述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厚朴酚和厚朴酚脑保护作用作用机制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燕
    626-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而我国又是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且宫颈癌的发病正在趋于年轻化.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尚未达到确诊为宫颈癌的宫颈异常增殖性病变,但长期存在极有可能转变为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具有可逆性,即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又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展,甚至癌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更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高风险因素.该文综述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并对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研究进展

    基于LC-MS/MS法的人血清中美托洛尔药物浓度的测定

    杨娟娟赵恒毅陈永刚
    630-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基于LC-MS/MS法的人血清中美托洛尔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 mm,1.7 μm)色谱柱,0.1%甲酸液(A液)为流动相-A,甲醇-水(95 ∶5)溶液(含0.1%甲酸,2mmol/L甲酸铵)(B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条件为0~0.2 min用20%B液、0.2~2.5 min用20%~60%B液、2.5~2.8min用60%~20%B液、2.8~3 min用20%B液,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从20 μL血清样本中提取分析物及内标物(艾司洛尔);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的正离子模式下运行,检测血清中美托洛尔的药物浓度.结果:美托洛尔标准曲线方程为A=0.173 064ρ-0.182 573,药物浓度在0.45~18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定量下限为0.45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提取回收率为88.36%~93.57%.结论:以LC-MS/MS法测定血清中美托洛尔的药物浓度具有较强的专属性,血清消耗量少,操作简单、准确、快捷,可用于临床日常美托洛尔的药物浓度监测.

    美托洛尔LC-MS/MS法药物浓度

    某院门急诊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点评分析

    陆云霞李腾云
    635-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点评结果,为抗感冒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按每季度各50张的标准,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盛泽医院门急诊的抗感冒药物处方800张,依据相关指南规范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处方的用药类别,以及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和原因类型.结果:800张抗感冒药物处方中涉及的药物类型主要为口服的解热镇痛药(436张)、中成药(405张)、复方抗感染药制剂(370张)和抗菌药物(367张),但使用注射剂的也有218张;800张处方中共出现不合理处方36张,主要来自呼吸内科门诊(16张)、急诊内科(9张)和急诊儿科(5张),主要的不合理原因类型为用法用量不适宜(15张)、联合用药不适宜(8张)和无适应证用药(5张).结论:医院门急诊抗感冒药物的使用整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医院应加强抗感冒药物的用药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提升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抗感冒药物门急诊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某院急诊科住院患者微生物培养情况及其耐药变迁分析

    梁晶刘姗姗纪艳萍
    639-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急诊科住院患者微生物培养情况及其耐药变迁,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2019年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行微生物培养的2 05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和分析历年急诊科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变迁,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 051例急诊科住院患者的标本中共分离出3 38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 805株(占53.29%)、革兰阳性菌1 141株(占33.69%)和真菌441株(占13.02%),而前5位的检出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6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36株)、肺炎克雷伯菌(347株)、铜绿假单胞菌(338株)和大肠埃希菌(237株);药敏结果显示,2015年-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5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始终较低(<5.00%),对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仍相对较高(>40.00%);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在≥60岁、深静脉置管或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65.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急诊科住院患者的主要检出细菌,这5种细菌整体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近5年呈明显增强趋势,医院应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及其耐药监测,以帮助临床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急诊科微生物培养病原菌分布耐药变迁

    某院2019年-2021年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汤礼萍朱力刘娜王赛芳...
    64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萍乡市安源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并发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分析患者的感染类型及其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以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并发感染的类型以尿路感染(50例,占50.00%)和肺部感染(27例,占27.00%)为主;100例患者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56.36%,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38株(占34.55%,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10株(占9.09%);药敏结果显示,溶血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在该100例患者中,用药频度和金额最高的抗菌药物为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而最低的药物则为注射用环丙沙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以单药使用为主(75例,占75.00%),3种及以上药物联用较少(7例,占7.00%).结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发生的感染以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为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存在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该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监测,提高抗感染治疗的准确性.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感染类型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349例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徐红艳卢奎斌渠展王庆丰...
    648-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临床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49例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349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4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7株(占59.9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24株(占30.1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和真菌41株(占9.9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50.00%).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察引发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特性,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疗效.

    肺部感染肺癌术后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李方蕊
    652-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永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呼吸道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02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0株,其中非发酵菌有78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5株)、鲍曼不动杆菌(2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6株)和脑膜炎败血黄杆菌(3株);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0.7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30.0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也有检出,5种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和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

    下呼吸道感染恶性肿瘤非发酵菌耐药特点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吕根胜
    656-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该类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MM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并发肺部感染者63例、未并发肺部感染者31例,统计和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MM患者在并发肺部感染时粒细胞缺乏、发热、Ⅲ期骨髓瘤、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P<0.05);63例并发肺部感染者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61.76%,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4株(占35.2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2株(占2.94%);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0.00%),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8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10.00%),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0.00%).结论:MM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较易出现粒细胞缺乏、发热、Ⅲ期骨髓瘤、合并症等情况,而其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准确性.

    多发性骨髓瘤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