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欧阳美文
    637-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IM患儿发生M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2023 年8 月吉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80 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性别、年龄、热程、发病季节、MP感染发生情况、MP抗体滴度、父亲吸烟史、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肝、脾、颈淋巴结、眼睑的水肿情况等资料信息,分析IM患儿并发M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80 例IM患儿中有 29 例发生了MP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36。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M患儿并发MP感染与患儿的热程、年龄、MP抗体滴度,以及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热程≥5 d、年龄≥5 岁、MP抗体滴度≥1∶160、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是IM患儿发生M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医院IM患儿MP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并且其发生与热程、年龄、MP抗体滴度,以及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加强相应的监测和护理,以减少MP感染的发生,或第一时间开展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危险因素

    某院肺癌患者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易德京
    64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医院肺癌患者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分宜钤东医院收治的 80 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TNM分期、肿瘤病理分型、化疗周期、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微生物检查结果等资料信息,分析患者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影响因素。结果:80 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有 22 例,感染发生率为 27。50%;22 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29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8 株(占 62。07%)、革兰阳性菌 8 株(占 27。59%)和真菌 3 株(占 10。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年龄≥60 岁、TNM分期为Ⅲ~Ⅳ期、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化疗周期>2次、住院时间>20 d的占比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OR=1。867)、TNM分期为Ⅲ~Ⅳ期(OR=2。431)、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OR=2。718)、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2。293)、侵入性操作(OR=3。024)、化疗周期>2 次(OR=3。149)、住院时间>20 d(OR=1。982)是肺癌患者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年龄≥60 岁、TNM分期为Ⅲ~Ⅳ期、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化疗周期>2 次、住院时间>20 d预测肺癌患者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95、0。694、0。756、0。668、0。736、0。729。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患者的年龄、TNM分期、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有无侵入性操作、化疗周期、住院时间是患者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因素能较好地预测感染是否发生,故临床应加强对相关风险患者的护理和监测,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肺癌化疗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

    某三甲医院2016-2022年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细菌耐药状况分析

    高晶晶吉彬彬袁垆苏宁...
    646-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2016-2022年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 742 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所在科室、检出标本和药敏试验结果等资料信息,分析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016-2022 年 7 年间,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的发病人数整体呈增多的趋势;742 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485 例vs 257 例),而年龄上以≤5 岁的小儿(387 例,占52。16%)和>60 岁的老年人(235 例,占 31。67%)居多,在科室方面主要来自儿科(464 例,占 62。53%),而其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211 例,占 28。44%)和冬季(301 例,占 40。57%);患者所感染的肺炎链球菌主要检出自痰液(631 例,占 85。04%);药敏结果显示,患者所检出肺炎链球菌对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莫西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10。00%),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较高(>90。00%)。结论:临床肺炎链球菌感染好发于小儿和老年人,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并且发病主要集中于秋冬季节,但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整体并不强。

    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特征耐药特点

    某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卜云芸钟素梅
    649-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为临床此类患者盆腔感染的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赣南医科大学附属兴国医院收治的 346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术后的血液、盆腔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盆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346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有 53 例,感染率为15。32%;53 例并发盆腔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 6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32 株(50。0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0 株(46。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2 株(占 3。12%);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妥布霉素、氨曲南、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庆大霉素、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但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均有较高的耐药率(≥7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 0。00%,对克林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但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则具有较高的耐药率(>60。00%)。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风险较高,其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这些病原菌多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持续开展病原菌检测和耐药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恶性肿瘤盆腔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黄存根
    653-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乐安县中医院收治的 216 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216 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287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75 株(占 60。98%,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84 株(占 29。2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28 株(占 9。76%);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20。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20。00%),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 0。00%),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吩、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0。00%);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多西环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较低(<25。00%),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白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而热带假丝酵母则对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其大多存在多重耐药情况,临床在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其药敏特点,以确保患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肺癌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张肖瑶刘璀周斌
    657-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4 月医院收治的 96 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病变部位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耐药试验,分析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96 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中共检出 109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 56 株(占 51。3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较为多见)、革兰阴性菌 44 株(占 40。37%,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较为多见)和真菌 9 株(占 8。26%);药敏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夫西地酸、头孢唑林、苯唑西林、青霉素G、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替考拉宁、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25。00%);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奈替米星、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25。00%)。结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细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均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尽量根据其耐药特点,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细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情况分析

    李德祥朱燕孜易丽美
    660-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特点,为临床外耳道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2022 年 5 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 34 例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双耳的湿型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情况。结果:34 例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耳道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 89 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70 株(占78。65%,以头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 19 株(占 21。35%,以大肠埃希菌、尿素放线杆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头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利奈唑胺、利福平、替加环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较高(>75。00%),对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均较低(<20。00%);大肠埃希菌、尿素放线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较高(≥80。00%),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替坦的敏感率均较低(≤20。00%)。结论:外耳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对多数所试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但也存在多重耐药的情况,临床在治疗时仍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获得理想的疗效。

    外耳道感染湿型分泌物病原菌分布药敏特点

    某院开颅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与病原学特点分析

    龚佳静
    664-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开颅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与病原学特点,为临床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2022 年 2 月贵州省职工医院收治的 355 例行开颅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结果:355 例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有 36 例,感染发生率为 10。14%;36 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出 56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 36 株(占 64。2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 20 株(占 35。71%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90。00%);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15。00%),而对氨曲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医院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颅内感染发生风险,引发颅内感染的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为保证治疗效果,临床应尽量根据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