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张飞

月刊

1007-0745

ynkjts@126.com

0871-8362411

650051

昆明市江滨西路临江花园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Journal KEHAI GUSHI BOLAN(KEJI TANSUO)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

    王克东张菁
    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目前国内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施工质量的前后期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探讨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陈金明任子良
    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工业、民用建筑也在同步发展,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建筑业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基础施工工程建设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兰开喜
    4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还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认真的教学反思,本文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锅炉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

    顾兆东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国家对压力容器加强管理,使其在制造、安装、修理质量上基本得到保证,锅炉压力容器结构设计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本文就锅炉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锅炉压力容器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分析

    口镇关山及泾阳县地质地貌特征调查

    郦韻雯
    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口镇-关山断裂带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包括断裂构造,断层,阶地,河流地貌,褶皱地貌。研究探索这些现象的成因和第四纪的特征。

    口镇-关山断裂带阶地褶皱

    浅谈我国设施园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林键
    4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资源相对紧缺,必须走节约资源、集约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设施农业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了水土及光热资源利用率,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

    园艺现状发展趋势

    现代气象传媒服务体系建设框架构想

    关雨姗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信息传播覆盖面逐步扩大、发布手段日益丰富、发布时效性不断提高,使得传媒在提升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应整合传媒资源,创新气象服务传播方式,构建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气象服务模式,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本文对现代气象传媒服务体系建设框架进行构想。

    气象服务传媒资源品牌战略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展望

    马兴平
    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创建好优美的农村水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富民宜居的最迫切要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直接受益的也是社会最基层的广大老百姓。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补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镇、村级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质量,确保项目工程的实施到位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已显得日趋紧迫。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探讨了农村小型水利在规划、建设、管理与改革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展望探讨

    鼓励学生质疑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毛波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本文将从创设疑惑情景,激发学生质疑兴趣;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三个方面来论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质疑数学教学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论自然地理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贵州岩溶石漠化为例

    余国睿
    4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空间过程和区域差异,将一定时间或空间尺度上获得的结果推演到其他尺度,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的资源、环境问题。在贵州的喀斯特地区,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塑造了陡峭且破碎的贵州喀斯特高原地貌。在这些地貌上,在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压力,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状况均不同程度的向石漠化演变,在某些地区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如何使这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得到良性发展,成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

    自然地理学生态环境石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