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翻译在医学病历翻译中的应用及译后编辑——以DeepL为例

    陈丽珠刘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选用DeepL为翻译工具,以真实病历为研究材料,以《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参考,探析机器翻译在医学病历英译中的应用、不足、译后编辑.研究结果显示,DeepL能减轻译员工作量,节省翻译时间,且在拼写、翻译速度、西医医学术语翻译上具有优势,但DeepL在医学病历翻译中无法对内容进行统一、修改、增补、删减、重组.这些不足也正是机器翻译在医学病历翻译中的局限性,需要译员进行译后编辑,译文才能准确、流畅.研究最后从机器翻译层面和人工翻译层面得出启示,希望机器翻译工具能为医学病历翻译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人机合作.

    病历英译机器翻译DeepL译后编辑启示人机合作

    媒介进化论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探析

    张磊李秋华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以补救性媒介、媒介发展三阶段、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趋势理论为视角,探析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媒介的演化史就是一部补救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补救是以ChatGPT对互联网的补救、Sora对ChatGPT的补救为逻辑的融合性补救.作为单一的媒介技术,ChatGPT的发展将沿着娱乐性的玩具阶段、新型人机关系的镜子阶段以及符号化美感的艺术阶段进行演化,但作为仍处在玩具阶段的媒介技术,所带来的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却已浮出水面.

    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介进化论补救性媒介媒介发展三阶段

    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李鹏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索一套合理的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通过对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梳理,从信息化建设水平、运行水平和服务效能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促使检验检测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检验检测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AI绘画的权利反思与对策

    周宇婷
    14-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认定和权利归属问题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研究聚焦于AI的衍生产物"AI绘画"进行讨论,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AI绘画作品权利、权利归属、权利使用、侵权认定范围上的争议点,同时从制度完善、"伴随性"数据支持、社会意识引导等方面为"AI绘画"后续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AIAI绘画著作权

    考虑公众需求和满意度的交通科普现状调查——以长沙市为例

    邹永康翟曌乐婧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长沙市交通科普现状、公众需求、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交通科普目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以期为交通科普作品创作及推广方式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与建议.

    交通科普科普现状科普满意度公众需求

    我国非处方药科普存在的问题与创作建议

    王海东胡兵陈可琳钟思悦...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生态系统日益多样化,从事非处方药品(OTC)科普活动需要有新思维、新方法.研究基于目前国内非处方药科普存在的问题,针对非处方药科普主力军的执业药师群体展开调查.在了解执业药师从事科普的认知、态度、动因、困难和技能等基础上,从选题策划、作品创作和科普本质三大维度提出针对性的科普创作建议:选题需要聚焦国家需求,同时贴合现实;作品创作要注意顺应当下轻快语态,打造自身特色;科普不能过度娱乐化与戏谑化,需坚守科学核心,提升受众信任.

    科普药品非处方药OTC

    数字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路径研究

    曹金胡俊平董容容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立足全社会视角,从协调机制、品牌活动、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总结我国开展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实践工作,聚焦重点,提出未来发展的系列建议:推动政策扶持,完善顶层设计;关注重点人群,弥合数字鸿沟;构建教育体系,扩大培育发展;开展调查评估,实现以评促建促用促强.

    数字素养与技能数字鸿沟评估评价

    科普场馆适老化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地区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万勇李静任典寰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波地区科普教育基地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对科普场馆适老化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科普场馆的适老化改造提供支撑.调查结果显示,科普场馆的适老化在制度、社会参与、服务体验、展览布局、设施设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据此,建议通过完善制度、引导社会参与、加强服务考核、提升展览布局、优化设施设备等方面对科普场馆进行适老化改造.

    科普场馆适老化老年

    科技馆弘扬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生成-他者"理论框架下的考察

    张娜杨美玲张涛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显性知识的普及,作为隐性知识的科学精神的弘扬有其特殊困境."生成-他者"理论提供了一种具有动态性、过程性、生成性的科普视角,能够为科学精神在科技馆中的弘扬提供路径参考.在这一理论视角下,科学精神的弘扬通过物叙事设计承载科学精神的科普展览,促使观众感官上体悟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并伴随于展览的交互,逐渐在理念中"生成"科学精神,实现"视域融合"和"精神契合".国内外一些科技馆的策展理念,已显露出与"生成-他者"理论视角的同构性,对于科学精神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生成-他者"科学精神科学普及科技馆科普展览

    中国医学出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孙敬怡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CSSCI中 2005-2024 年共 1 045 篇医学出版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形成我国医学出版文献研究内容和时间的表格和图谱,对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针对医学出版机构间合作、互联网+医学出版提出建议,依托研究结果显示的健康传播、融合出版等未来时期可能的研究热点词汇展开讨论,探索发展路径.

    医学出版CiteSpace研究热点融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