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群化背景下高校科技期刊编务工作流程优化探讨——以西安交通大学期刊群集约化管理为例

    李蕾欧阳丰徐小瑶张偲娜...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查证、经验总结、问卷调查及反复试错法,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编务组在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成功构建了一系列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编务工作流程,涵盖财务、印刷出版、发行、资料管理和数据库对接等方面.这些优化后的流程为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显著提升了编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编务工作集约化高校科技期刊信息表流程图

    企业主办科技期刊特色栏目构建与组稿实践——以《给水排水》为例

    李金龙王祺张彬李新鑫...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给水排水》近年来栏目设置与发展为例,明确企业主办科技期刊特色栏目的构建与组稿实践方式.实践表明,通过构建导航类栏目、开辟特色栏目、积极组稿热点专栏等实现了期刊特色栏目的培育;学术论坛、课题调研、标准编制等工作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编辑组稿主观能动性,促成了特色栏目发展.企业主办科技期刊在利用行业平台与技术资源的条件下,合理构建和发展特色栏目,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特色栏目专栏组稿编委企业主办期刊

    教材生命力的内涵、表征及延续路径——以"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教材为例

    刘璟珺邹思思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过剩浪费的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日趋严重,强化教材体系建设,打造精品优质教材,提升教材生命力势在必行.以"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教材《导弹与制导——精确制导常识通关晋级》为例,对教材生命力的概念内涵、表征以及延续路径进行阐述,为教材编写或修订提供参考,为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

    教材生命力延续性周期修订资源融合

    计量电影学视域下兵团纪录片结构分析

    吴梦牛绿林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计量电影学的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后的21部兵团纪录片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Python语言,收集并分析平均镜头时长(ASL)、镜头数、镜头时长等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可视化解析和基因测序.从剪辑节奏、镜头分布、空间分布和色彩特征四个维度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兵团纪录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符合现代受众审美的碎片化叙事风格,推动兵团人、兵团精神、兵团故事更好地走出国门拥抱世界,实现文化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

    兵团纪录片计量电影学PySceneDetect

    "空间生产"理论下新疆电影的三元空间建构——以《远去的牧歌》为考察对象

    翟亚甲牛绿林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具体切入口,以电影《远去的牧歌》为研究个案,审视新疆电影的三元空间建构,探究其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在影像下的具体表征.影片通过对草原、山地水域等生态景观以及四季更迭的自然轮回,建构了自然空间;通过保守与顺应对抗的绝对性空间、规训与觉醒博弈的历史性空间以及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空间,建构了社会空间;通过生态和谐的共生理念、趋美向善的敬畏之心和坚韧顽强的乐天精神,建构了精神空间.通过对"三元空间"的建构,架构起电影的空间属性与地缘文化的深层次互动,也彰显出新疆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

    空间生产自然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

    "跨媒体"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

    许萌洋
    68-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媒体"及其相关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学科背景下有着多样的解释和应用,这种多样性为跨媒体理论的跨文化和跨学科整合带来了挑战.文章以词义辨析的方式,整理理论家和艺术家对"跨媒体"的各种定义,并探讨英文和中文相关术语之间的差异和重叠,旨在利用系统的分析澄清"跨媒体"及其相关概念的来源、含义以及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概念.

    跨媒体跨媒介媒介间性跨媒体性跨媒介叙事

    接受美学视域下纪录片如何传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国宝里的新疆》的考察

    王雅欣崔显朝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接受美学"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与"召唤结构"三大核心理论在纪录片《国宝里的新疆》中的应用,以此为案例,解析纪录片如何通过接受美学的理论提升观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文章为文艺作品如何通过接受美学视角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必要理论支撑.

    接受美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纪录片《国宝里的新疆》

    未成年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成人化身份建构研究

    刘彤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社交媒体与身份建构的概念,未成年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和进行成人化身份建构的要素,并针对身份建构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文章的分析和讨论,旨在为理解未成年人在社交媒体中的成人化身份建构提供见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未成年人社交媒体身份建构

    基于数字经济视角的政务媒体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余义满王贵星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作为当前中国创新、经济以及对外开放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文章基于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以上海市政府媒体以及数字经济视角,从传播学以及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政府媒体的建设,并提出政务媒体建设的相关建议.

    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政务媒体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

    龚琪黄承石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生成机制,从认知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进行现状分析,考察家庭纽带、教育环境、社会感知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作用.基于湖北省内高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认知片面、缺乏实践等问题.验证了家风建设、思政课教学质量、政府信任感、媒体接触、社会实践参与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家庭经济条件、思想政治教育频率则不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