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视频到读物:科普类知识账号跨媒介传播过程探究——以"这不科学啊"抖音账号为例

    徐兴成徐妲王雅欣
    48-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普类短视频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内容生产特征与传播策略值得深入探讨."这不科学啊"抖音账号在科普类短视频领域表现非常突出,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还收获了大量粉丝,后期在科普读物转化方面也非常成功.通过对其该账号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究科普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特点与传播策略,以期为科普类短视频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科普短视频跨媒介内容生产特征传播

    学术期刊出版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驱动逻辑

    吴茜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知识累积与知识创造是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的重要内核.学术期刊出版与新质生产力间存在双向驱动、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新质生产力以技术结合体、共生性矛盾、智能技术、创新引发学术期刊出版的系统性变革,而学术期刊出版从塑造价值导向、规制泛化边界、引领发展动能三方面影响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学术期刊出版应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建构新质生产力知识体系;融入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新质生产力成果转化;建立国际化传播生态,讲好中国新质生产力故事.

    学术期刊出版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

    药物研究论文发表偏倚产生原因分析与对策

    王雅雯陈唯真赵慧芳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发表偏倚,提高药物研究论文的出版质量,更好地为学科和产业发展服务,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并结合编辑工作实践,从出版环节中作者、编辑、审稿人三个主体来分析可能产生发表偏倚的原因,由此引发的危害,并提出防控措施.预防和纠正发表偏倚是药学领域学术期刊共同的责任,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抑制发表偏倚,只能多措并举,通过鼓励科研人员全面及时地报告高质量的科学研究,牢固树立"唯过程论价值"的学术评价理念,加强审稿专家的遴选,完善期刊出版环节的学术诚信建设等多项措施,降低发表偏倚风险.

    发表偏倚药物研究药学期刊报告偏倚阳性结果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水产类科技期刊现状研究

    罗娟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23年版》收录的13种水产学类核心期刊2020-2022年的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核心影响因子、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他引率、核心引用刊数、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等9个参数进行计量分析,并基于知网统计分析13本刊物近10 年文献高频关键词,揭示我国水产学科研究热点.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水产类科技论文的产出能力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不同科技期刊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总体水平相比,整体影响力有待提升.提出争取优质稿源,重视参考文献的质与量,结合学科热点和各刊特色,组织策划专栏、专辑,以提升水产科技期刊的整体竞争力.

    文献计量学水产科技期刊评价指标

    基于Citation Topic的领域期刊主题演化研究——以行为医学为例

    张琳孙奥琦高岩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论文层面的Citation Topic分类体系,通过测度行为医学领域SCI及SSCI期刊引文主题变动情况,展现国际行为医学领域研究重点以及相关支撑学科的演化.

    CitationTopic期刊研究主题行为医学

    新时代国家仪式建构集体记忆的具体实践、基本经验及启示——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为例

    曾利平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国家仪式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主导的,通过图像、器物等可感可知的具象化符号进行重复操演的象征性活动.国家仪式通过在特定时空场域进行仪式操演,能够传递、唤醒、强化和刻写集体记忆.梳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在具体开展流程中的基本经验:合理设置传播主流价值观念的仪式主题,坚持精心设计可感可知的多元符号系统,坚持适当打造庄严肃穆的仪式时空场域,以规训身体实践为准则进行重复性操演,以此实现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以史启今,总结新时代国家仪式建构集体记忆的基本经验能为今后开展国家仪式提供历史借鉴.

    新时代国家仪式集体记忆阅兵仪式

    从镜像他者到自我塑像:电影中的东方主义批判与重构中国叙事

    王中伟王雅欣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影叙事中的东方主义现象,分析其对中西方电影中中国故事叙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西方电影的东方主义刻板印象,到中国电影中呈现的自我东方化趋势,此类叙事手法简化并异化了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全面认知.面对这一挑战,文章探讨了如何超越东方主义叙事,利用电影艺术推动跨文化理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研究指出,通过从"自我东方化"向"自我主体化"的转变,从镜像他者到自我塑像转变,中国电影不仅能够展现国家特色,还能为全球文化提供新的叙事资源,丰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构建一个和谐共存、互鉴互赏的国际文化生态贡献力量.

    中国故事东方主义自我东方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融水苗族坡会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化生存: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

    张祎婕
    82-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为例,探讨少数民族非遗媒介化的困境与展望,提出加强少数民族非遗媒介化的保护与传承、挖掘文化内涵与精神核心、加强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等建议,以实现少数民族非遗在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少数民族非遗民俗媒介化

    融媒体时代高校校报转型的实践路径

    崔国军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时代,高校校报面临出版周期长、经费投入不足、人才队伍薄弱、读者需求高等挑战,但具有权威性、擅长深度报道、有固定读者群、无经营压力等优势.高校校报可从转变理念、创新机制、打造精品、创新方式、建强队伍等方面实现转型,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党委行政机关报的作用.

    融媒体高校校报转型

    买手制电商直播中的情感传播策略研究——以章小蕙直播间为例

    王薇陈英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买手制电商直播颠覆了固有的传播模式,采用以买手个体为节点,情感传播为驱动力的传播策略,成为电商直播模式的新趋势.文章通过解剖买手制电商直播模式的创新特点,结合情感传播和情感说服的理论框架,从认同、联结、互动、故事等四个维度对章小蕙直播间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买手制电商直播的传播策略与机制提供借鉴意义.

    买手制电商直播情感传播情感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