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

冯长根

旬刊

1000-7857

kjdbbjb@cast.org.cn

010-62103282;621381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导报/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协的重要学术出版单位                 ——科技导报社   科技导报社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属事业单位,是一家主要承担出版学术刊物、组织学术活动评选、编辑论文文集、组织学术会议、编制科普挂图、宣传科技知识、开展学术研究等任务的学术性出版机构;目前主办或组织编辑的学术出版物包括:《科技导报》(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半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双月刊),以及《学科发展蓝皮书》(每年一卷)。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学术会刊, 1980 年创刊,主要发表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专业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快速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提供各类科技信息;读者对象主要为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干部。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 1994 年创刊,是我国唯一的一份综合性科技类文摘中文检索学术期刊,每期登载 3 000 多条学术论文摘要,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以及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并列有作者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人员必备的资料性、工具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 2006 年 2 月创刊,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英文版科技类学术检索刊物,旨在促进国际科技界对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整体水平的了解,推动我国科技工作者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学科发展蓝皮书》是一本从学科角度反映年度科学技术进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文献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卷,现已出版 2002 卷、 2003 卷、 2004 卷、 2005 卷共 4 卷,可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进展情况提供参考。   科技导报社还承担了下述几项重要的学术任务。( 1 )承办“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每年举办一次,每届评选出 100-200 篇左右的优秀学术论文,每年 4-5 月启动,当年年底评选完毕,《科技导报》次年第 1 期公布获奖论文名单,中国科协在第二年的全委会工作会议上颁奖表彰。( 2 )承办“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评选工作。每 3-4 年评选颁发一次,从中国科协系统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产生或通过中国科协系统有关渠道报送的,已被各级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实施,且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建议中评选产生。( 3 )参与年度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评选工作。该项工作 由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共同主办,科技导报社承办 。( 4 ) 负责承办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有关分会场等学术会议。( 5 )组织出版中国科协学术年会部分分会场学术论文集。( 6 )编辑、绘制并发行中国科协下达的科普挂图任务。( 7 )承担中国科协下达的有关课题研究、科普专项等任务。( 8 )负责“中国科技期刊网”的建设、维护工作。( 9 )参与筹建“中国科技学术网”的建设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科技导报社将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人才济济、组织健全的优势,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出版建设平台,以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努力为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智慧海洋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对海洋工程装备的变革

    吴有生
    1页

    深水油气平台水下结构运维机器人技术进展

    姜哲赵宇黄建虾王芳...
    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海一号"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实现了走进深水的重大跨越.总结了近10年海洋工程领域新型的水下结构运维专用机器人,综述了清洗、检测和维修等水下运维机器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机器人所特有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基于路径规划与自主导航的水下自主作业技术、基于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水下运维作业模拟与应急预案评估、多传感器融合的水下作业技术等水下运维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深水油气平台水下运维机器人智能化

    海洋工程典型装备智能化研究进展

    阎军苏琦许琦杨建业...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化发展、加快智慧海洋工程装备建设,综述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关键装备的实践创新,包括海洋柔性立管及脐带缆、海洋浮体结构以及海洋结构监测技术3个研究领域.首先,通过对现阶段的海洋柔性立管及脐带缆发展现状进行系统阐述,总结了智能算法在结构分析与设计中的探索尝试;其次,介绍了海洋浮体结构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在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历程,指出了现阶段分析技术的局限性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梳理了海洋装备结构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强调了监测技术作为智能感知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逐渐标准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传统自动化手段难以解决海洋装备运维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以及协同控制等多种智能化技术综合应用于海洋工程装备,已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洋工程装备智慧海洋海洋柔性立管海洋浮体结构海洋结构监测

    基于GBRT模型的海洋平台结构裂纹扩展识别

    李阳苏馨代彤彤张崎...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海洋平台在多次维修中发现在生活楼与甲板连接的角隅处的裂纹有扩展现象,提出了根据裂纹周边多维应变进行裂纹长度识别的思想.搭建了含有初始裂纹的海洋平台有限元模型,以多维应变数据和对应裂纹长度分别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特征输入与输出,通过梯度回归提升树(GBRT)模型对裂纹长度进行预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裂纹长度预测MSE(均方误差)值可达0.0006,R2可达0.9991,且该模型对噪声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海洋平台裂纹扩展机器学习GBRT算法

    基于谱位移格式的复杂切口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等几何分析

    杨少伟孙贤波蔡志勤卢海龙...
    3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具有复杂切口的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响应,基于一种新的准三维高阶剪切变形理论(谱位移格式)的等几何分析方法被用来预测带切口板的动力特性.谱位移格式将未知位移场展开为厚度方向上特殊形式的切比雪夫级数,具有精度高,以及避免剪切闭锁问题的特性,对薄厚板的分析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和虚功原理推导了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的控制方程,并利用等几何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和求解.通过对数值算例的计算,以及与现有参考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分析具有复杂切口的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问题.

    功能梯度板复杂切口谱位移格式等几何分析自由振动

    海洋环境下金属管道力-腐蚀电场耦合特性分析

    夏江敏丁建伯苏里阳张雨杭...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存在预紧力和腐蚀缺陷的金属管道,在缺陷处经常发生局部弹塑性形变,并影响金属管道的腐蚀电场特性.以存在椭球形腐蚀缺陷的20#钢金属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金属管道弹塑性应力应变与局部电化学腐蚀的力学-电化学耦合模型,研究了不同拉伸位移对金属管道应力分布和腐蚀电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拉伸位移下,Mises应力、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电场模值大小均相对缺陷中心对称分布,最大值均出现在腐蚀缺陷中心处,且数值均随着拉伸位移增大而增大.塑性变形阶段对缺陷局部电化学特性的影响显著大于弹性变形阶段.腐蚀缺陷处的腐蚀由一系列微小原电池组成,拉伸位移增大将加快缺陷处腐蚀速度.

    应力力学-电化学耦合模型腐蚀电场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隔震LNG储罐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刘富鹏叶忠志孙晓旭秦玉良...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等效线性化法和虚拟激励法,对地震激励下的圆柱形LNG(液化天然气)隔震储罐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研究了隔震储罐的液位与形状对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首先,基于加速度反应谱,根据Kaul方法得到了地震动功率谱密度函数,并建立了 LNG储罐的Haroun-Housner模型.其次,根据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到了隔震系统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建立了等效线性系统的频域运动方程,并应用虚拟激励法进行求解.最后,在数值算例中,计算了不同液位与半径下隔震储罐的随机响应,研究了储罐半径和液位高度对响应的影响,为隔震储罐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LNG储罐抗震分析Haroun-Housner模型等效线性化虚拟激励法

    平台耦联作用下的悬链线型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响应实验

    朱红钧刘文丽宋金泽高岳...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链线型柔性立管在涡激振动与平台涡激运动的耦联作用下,存在潜在疲劳失效风险.采用高速摄像机非介入式监测了柔性立管的平面内与平面外振动位移,并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同步测量了上部平台的横荡和纵荡位移.实验判别了平台运动与立管振动的强耦联和弱耦联,其中,强耦联又分为立管振动主导和平台运动主导2种.立管平面内与平面外的振动本身存在耦合效应,其耦合强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受平台纵荡的影响,立管上部的平面内、平面外振动出现解耦现象.由于立管振动空间上存在频率竞争,基于机器学习预测不同位置振动所需的样本数不同,频率竞争剧烈的立管中部所需样本数最多,其次是受到平台运动影响的上部管段.

    平台运动涡激振动耦合响应时空演变

    LNG耐超低温柔性管道实验测试研究进展

    英玺蓬阎军张凯仑曹慧鑫...
    7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超低温柔性管道是开采、运输、存储液化天然气(LNG)过程中的核心装备之一.分析了国内外LNG耐超低温柔性管道实验测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有行业标准规范要求的LNG耐超低温柔性管道实验测试项目,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对测试项目进行了梳理与分类;综述了LNG耐超低温柔性管道实验测试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盘点了不同实验类型的目的与意义;展望了 LNG耐超低温柔性管道未来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LNG耐超低温柔性管道复合材料结构测试规范

    基于量纲分析的柔性立管骨架层辊弯成型弯曲变形特征预测

    王心悦阎军袁振钦李文博...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立管是海洋油气开发的关键输运装备,骨架层是其最内层结构,由扁平的钢板经过多道次辊弯和缠绕锁扣2道成型工艺加工制成.由于骨架层结构特征复杂,几何参数繁多,且钢板在成型过程中存在纵向及横向变形,导致辊弯成型过程中关键加工参数对其变形特征影响尚不清晰.基于量纲分析原理,建立了多道次辊弯关键加工参数与骨架层变形特征(弯曲角度)关系的量纲表达式,并且采用多项式回归和符号回归方法分别获得了量纲表达式展开形式,明确加工参数(弹性模量、钢板厚度、辊轮半径、辊轮间距)对骨架层弯曲角度的影响,结论显示钢板厚度对弯曲角度影响较大,当厚度从1 mm增大至2 mm时,弯曲角度下降了 27.74%.

    柔性立管骨架层辊弯成型弯曲角度量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