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张宁莉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这一大环境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其中中职教育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牢牢把握好"互联网+"环境背景,创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持续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未来社会化发展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互联网+"环境中职市场营销课程

    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路径

    郭文文李忠起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产业领域的迅猛发展,相关行业对软件测试基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缺口相对较大.作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在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所培养的软件测试人才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标准存在一定差距,难以全面满足产业领域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高职院校与专业教师需要树立革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制定并落实有效的解决对策,并结合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习需求探索并践行兼具先进性和实效性的改革路径,以此全方位提升软件测试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问题改革路径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瑜伽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蒋宇凌蒋丹凌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必须紧密关注学科建设的"主战场"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大学中需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形成一种涵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模式.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思政"很难在各个层面上充分发挥它的道德教育功能.文章从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出发,对"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瑜伽课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公共瑜伽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案,以供有关教学人员参考.

    课程思政高校公共瑜伽课程教学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广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探究

    郝莹莹
    132-13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目标.针对广西这一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丰富但利用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通过创新一体化建设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旨在打造出红色文化与大中小学思政课深度融合的体系,为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大力支持.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开发利用

    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思考

    梅普智娜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是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重要作用的重要课程.当前,高校思政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有必要承认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给思政实践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该论文重在探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回应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理论诉求、实践需求、时代要求,提升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感召力,从而推动思政课向创新发展高阶演进.

    新技术革命思政课实践教学

    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教育引导探究——基于校园红色话剧的实践

    张宗蕊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主流媒体与教育平台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引导教育意识增强,大量红色题材作品涌现,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重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通过"党史+艺术"校园话剧的红色实践打造结合党史国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载体,探索"大思政"育人新路径,强化红色信仰入脑入心,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实现德育和美育同频共振.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教育工作者理应更新教育形式,融合多学科创新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教育机制.

    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引导策略校园红色话剧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韩丽娜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综合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深入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定义、目标和组成部分,强调了其在培养批判性思维、人生价值观、社会责任和个人成长方面的作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协同,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挑战做好准备以及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最终重点提出了有关策略,包括教师之间合作、跨学科整合、学生参与和评估机制,从而加强这种协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改革成效.

    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策略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向安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大思政课"的建设成为当前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重点研究的课题.为进一步加快"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将红色文化充分融入在内,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对"大思政课"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解决认识不到位、协调性不强以及建设单一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以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课"的建设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应该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中,根据"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高"大思政课"建设质量提供相关参考,推进我国思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红色文化大思政课三全育人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以宿迁地区为例

    卢梦青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流传给炎黄子孙的璀璨瑰宝,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国情怀连接的重要纽带,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文章针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展开探讨,力求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准生动地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传统文化价值意蕴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鲍娜娜靳凯李玲玲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重要育人环节,对于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时代新人,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意义重大.为此,应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建设、强化实践导向、重视队伍建设等途径,进一步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