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科创走廊的发展态势、协同模式与治理路径

    张博杰曾婧婧刘晓琨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创走廊是中国推进科技创新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协同治理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然而,由于府际协同的复杂性、区域间利益的多样性以及协同治理机制的不成熟,中国科创走廊府际协同的运行机制和演进趋势尚不明晰.以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筛选得到的 2016-2023 年间全国区域科创走廊的 143 份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从文本数量、政策时间、政策主体、政策工具以及产业布局 5 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探寻科创走廊府际协同的形成机制与治理路径.研究表明中国科创走廊治理过程存在政策制定主体和政策工具上呈现非均衡性发展等问题.由此提出通过加强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增强市场化运作手段,构建多层次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以实现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增长.

    科创走廊区域发展协同模式治理路径政策研究

    软硬资源协同驱动视角下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研究

    王亚煦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等软硬资源的协同驱动对于优化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助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软硬资源研究现状发现,软资源和硬资源有着互利共生又相得益彰的协同关系,软硬资源协同驱动对于助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在主体资源、发展定位、政策制度以及分配机制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尚不完善、分布不平衡,在发展定位软资源与科研平台和设备等硬资源投入方面出现偏差等,这主要由于软硬资源的各自功能发挥和协同驱动作用程度都未能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系统,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明确产学研各主体的功能定位,构建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软硬资源协同驱动产学研合作模式.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软硬资源协同驱动产学研合作合作协同

    大学科技园建设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的实践探索——以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为例

    张家淮张胜海徐菲凌瑶...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基础医学科学家、临床医生以及医药企业的紧密协作,大学科技园作为成果转化中连接科研端和产业端的角色,能够为创新医疗器械与新药研发供给科技成果和创意,建立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标准衡量成果价值,并以概念验证检验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性,同时还能够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撑.为此,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及其 21 家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和科研优势,深度整合国内外医学科技及医疗产业资源,打造"创新成果+专业技术平台+科技中介机构+医学转化研究所+产业化基地"的成果转化生态链,建立校、地、医、企等多方参与的新型转化生态体系,形成从成果到产品再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闭环.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在新型组织架构下,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制定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和模式,打造形成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专业服务体系.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的实践经验可为有关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大学科技园医学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建设运营模式

    基于区块链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数据共享动态激励机制的构建

    徐尚英曹子涵陈冬林聂规划...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高的初始投资和维护成本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间天然竞争关系限制区块链广泛应用及数据共享平台发展.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数据共享策略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构建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的数据共享动态激励机制.针对产业数据共享现状,于博弈模型中引入区块链投资维护成本、数据竞争成本及激励成本/收益 3 个影响因素,通过复制动态方程分析组织间数据共享演化稳定策略.设计数据共享激励规则,并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动态调整激励成本/收益,鼓励服务组织积极参与数据共享.结果表明:当服务组织接受符合数据共享策略条件的激励收益后,数据共享参与者比例最终达到饱和,且激励收益越大,趋近饱和状态的速度越快;针对不同数据共享策略的激励成本不仅有效增加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参与数据共享的意愿,且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数据共享平台带来额外收入.

    数据共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激励机制区块链智能合约策略选择

    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的转型路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的组态分析

    刘泽双王义杰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趋势,不同企业由于企业特点不同,需要合理选择转型路径.为深入探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动态过程,基于"技术-组织-环境"分析框架,构建包含制造能力、技术应用、技术创新、企业规模、人力资源、金融支持 6 个关键前因条件的理论框架,采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利用Python分析 2015-2021 年中国制造业转型成功企业 86 家,探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在时间纵轴上的组态效应,以为技术基础、内部资源、环境依赖度不同制造企业明确转型路径.研究发现:技术因素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条件,5 条组态的一致性水平在研究期内呈现上升趋势,并根据企业规模划分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两类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路径,二者均有利于发挥多个要素的协同作用;行业特点对智能化转型路径的选择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5 条路径对食品、印刷、家具制造业的解释力度较低;5 条路径的一致性在研究期间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都在 2020 年前后存在小幅回落,这可能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因此,制造业企业要通过引进工业机器人参与生产环节中自动化来完成智能化转型.

    智能化转型制造业企业企业转型组态研究智能化TOE框架

    头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体系的优化路径——基于改进的"结构-过程-输入-结果"(SPIO)模型

    伍军尹静朱小溪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头部建筑企业承担着关乎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技术攻关重任,在适应国家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变革及满足新型举国体制对企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双重驱动下,头部建筑企业亟需通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在阐述"双重驱动"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头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组织优化的必要性,将"结构-过程-输入-结果"(SPIO)模型进一步优化为基于输入要素的I-SPO模型,并基于此对现有组织问题进行剖析,认为从结构、过程和结果等三方面来看,现有组织存在如下不足:弱中心化、体系运行松散;平台协同欠缺、职能发挥受阻,一体化研发优势待彰显;课题分散、重复且管理低效,科研进展缓慢等,指出头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组织的核心问题在于分散,导致重复、低效问题,进而制约企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针对此,分别从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科技创新主体平台、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三方面给出相应优化建议,以期推动头部建筑企业建立与当前科技创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高质量组织管理体系.

    头部建筑企业组织优化组织管理I-SPO模型新型举国体制

    "卡脖子"难题下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二元语义-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

    朱雪春佘雅月
    15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联合体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有效组织形式.识别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的影响因素,实现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是有效发挥创新联合体作用的关键,但已有文献对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影响因素的识别尚不清晰.从系统角度出发,基于多主体说理论模型,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 4 个方面分析提炼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的 16 个影响因素,采用二元语义-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对各因素的因果类别和重要程度展开深入研究,辨析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的原因组因素和结果组因素,并综合比较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得分,以此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知识共创平台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素,知识共创绩效是最重要的结果因素,而知识存量水平、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创绩效、知识共创平台、数字技术工具、网络结构、政策制度是关键因素.鉴于此,要通过有效利用数字化工具、搭建知识共创平台,以及强化政府赋能营造优良知识共创环境,以提高创新联合体知识共创效果.

    创新联合体"卡脖子"难题知识共创二元语义-DEMATEL影响因素识别

    专利视角下中国"卡脖子"企业现状分析及突破建议

    刘盼盼钟永恒刘佳宋姗姗...
    16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脖子"企业是指被美方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这些企业所涉及的技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美方的制裁对这些企业的产业链安全、稳定性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风险.从专利视角出发,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和BERTopic主题挖掘等方法,从专利数量、专利权人、产业技术主题及演化等角度探究中国"卡脖子"企业现状.研究发现:中国"卡脖子"企业群体专利数量优势逐渐显现,专利申请量前十的企业均是以发明专利为主,专利价值较高,说明"卡脖子"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但影响力有待提高;"卡脖子"企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逐渐增大,但网络结构不够紧密,具有无标度特征;"卡脖子"企业专利主要分布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半导体、视听技术、电信等领域,表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管制正逐步从传统高技术扩展到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机器人等新兴和前沿技术领域.根据分析结果,从补短板和筑长板两个角度,提出重视专利质量、精准突破"卡脖子"技术、扩大开放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对策建议.

    "卡脖子"企业"卡脖子"技术专利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专利合作网络主题挖掘

    多元主体的资源协同:产业化导向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分析

    王琪傅晓斐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目前影响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未得到解决.聚焦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影响因素,选取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的 22 位参与人员,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来识别深层次的影响原因,经过扎根理论三层编码过程,探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主体和要素及各要素之间所构成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研究发现:实现产业化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指向,也是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的前提假设,一致性互动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的自组织过程;要实现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还需要在环境和政策构成的宏观结构中,满足科技成果、市场需求和转化意愿等引发条件,由科研团队的工程化实施、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组织、产业化团队的运营、政府对产业化过程的保障、监督等多元主体的资源协同来完成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整体性搭建.基于以上结论,从提升科研人员的工程化应用能力、完善技术应用人才教育培养体系、解决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提出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政策建议.

    海洋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海洋经济产业化导向资源协同一致性互动

    多主体博弈视角下供应链网络幂律分布研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例

    钱晓东王中钰
    18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供应链网络中幂律分布演化趋势的规律,针对演化博弈理论在幂律分布的突变现象和平稳分布方面研究的不足,在选择-漂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突变效用矩阵和节点策略选择概率的变化进行改进分析;通过得到的效用矩阵优化值和行为策略转变概率,结合中国知网提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据进行实验仿真,以 2018年至 2021 年数据集为主要研究目标,分析在改进选择-漂移动力学模型的作用下供应链网络的幂律分布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为策略占比会影响网络幂律分布的演化趋势;存在一个最佳调节参数使得网络在演化过程中避免幂律分布的相变现象发生,并使网络的分布更加平稳.

    幂律分布演化博弈选择-漂移动力学多Agen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