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新技术企业的数字能力构建机制

    孙忠娟杨烨青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但目前相关研究对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数字能力中主观能动性发挥这一关键缺乏关注,同时忽略了不同影响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其异质性组合路径引致的构建机制和作用效果差异,需要进一步探究高新技术企业数字能力的构建模式和机制路径.在厘清企业数字能力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基于能力理论,从基础支撑、洞察适应和动态创新 3 个阶层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 106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数字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可实施路径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单个条件无法单独构成企业数字能力的必要条件;企业数字能力的 3 种构建模式是配置行为强主导、资源配置混合主导、资源结构强主导;企业数字能力构建机制模型是以强高管支持和强资源柔性为核心构建点,强制度压力、良好的生态规范机制、强技术研发和多技术平台等要素联动匹配,产生"需求-响应"效应、"技术-整合"效应和"跨界-赋能"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数字能力构建提出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打造高度互补的资源配置组合和灵活调整组织资源结构等建议.

    企业数字能力高新技术企业能力理论组态视角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

    场景驱动中国制造企业创新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双重价值链差异性嵌入视角

    康健唐欣谢诗蕾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在产业组织形态上既嵌入国内价值链充分依托广袤市场的多元化禀赋,同时又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动态转型升级,但关于场景驱动制造企业创新的探讨还相对少见.为此,选取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微观基础——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场景化要素嵌入背景,以国内价值链嵌入广度和全球价值链嵌入高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在国内和全球双重价值链差异性嵌入情境下场景驱动制造企业创新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路径.从知识创新与扩散、产业集聚与升级、市场拓展与创造、生产性服务支撑 4 种因素间关系着手,通过对 4 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场景驱动制造企业创新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有 4 条路径:链主企业通过创造需求场景实现全球价值链高位势嵌入;链主企业通过破坏创新场景实现全球价值链颠覆性嵌入;"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迭代升级场景实现全球价值链动态化嵌入;"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跨界经营场景实现全球价值链错位性嵌入.据此,提出中国制造企业应依据自身在国内和全球双重价值链网络的嵌入广度和高度设计合理的场景驱动创新方式,推进链主企业所属制造业圈层体系根植共生,同时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应当更为深入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数字化建设.

    场景驱动创新制造企业国内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价值链差异制造业转型升级

    核心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制——基于意义建构和资源编排视角

    范雅楠刘阳云乐鑫
    12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以传统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并弥补以往主要从意义建构单一认知层面探讨问题的不足,选取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与资源编排相结合的视角,探索核心企业意义建构、资源编排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意义建构及其跨层次传递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先决条件,意义建构的形成和转变是核心企业为匹配适应环境中技术与需求变化的结果;(2)核心企业始于领导层面的跨层次意义建构及其引发的资源编排行为,以及二者的交互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机制;(3)意义建构通过资源编排获得反馈,不断对自身认知进行迭代,最终实现从生态基础搭建到生态共享,进而发展到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得到启示:核心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驱动因素是管理者认知,同时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引导高管团队、企业及企业间形成统一认知的意义给赋行为,并充分重视资源编排行为的价值.

    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意义建构资源编排创新生态共享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

    利益相关者知识共享行为对项目绩效影响机制探究——以大型航空交通枢纽项目为例

    孙继德陈科玮王新成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共享行为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已获得广泛认识,但实践中受项目和组织的复杂性以及严格的时间和成本等限制,跨组织的知识共享行为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和管理.为提高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增强利益相关者管理的针对性,并给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见解,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从宏观、微观和实践 3 个层面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项目行为分析架构,在不同的尺度上提供理解复杂项目背景下跨组织行为的视角和工具;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针对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典型代表——大型航空交通枢纽项目,探讨关键利益相关者知识共享行为影响项目绩效的机制.结果表明:在该多层次理论框架视角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感知态度、主观规范和制度支持对其知识共享行为意图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此外,知识共享行为意图显著正向影响实际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而对提升大型航空交通枢纽项目的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依赖传统的"硬性管理"手段,还应加强对"软性管理"方面的关注,通过识别和优化利益相关者的跨组织行为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的绩效.

    知识共享利益相关者跨组织行为项目绩效多层次理论框架大型航空交通枢纽项目重大工程项目

    专业虚拟社区创意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基于反馈类型的调节作用

    周密李嘉玥赵文红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虚拟社区已经成为个人以及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社区需要辅助贡献者了解用户对创意价值评价的影响因素,但至今相关研究缺乏.因此,针对"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对创意感知价值的评判",基于信息采纳模型,将在线反馈行为区分为知识性反馈行为与社会性反馈行为两类反馈行为后共同纳入模型之中,并引入文本逻辑作为新的结构变量,爬取思否问答社区的用户数据,通过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类在线反馈行为、文本逻辑和贡献者社区参与均对创意感知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性反馈的影响程度高于知识性反馈,但知识性反馈的调节作用更稳定;清晰且有条理的文本逻辑显著正向影响创意感知价值;同一问题下的创意贡献数对创意贡献感知价值持续呈现显著负向影响,"粉丝"数和内容丰富度对创意感知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为社区管理者在提供参考创意回答框架、可选择的创意贡献者身份特征展示以及引导营造评论区知识交流氛围等方面提出建议.

    在线反馈行为感知价值创意价值评价信息采纳模型专业虚拟社区知识共享

    社交商务平台的同质性、茧房效应及破解策略研究

    王宗水熊佳佳赵红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也面临着平台发展模式同质化等问题,导致形成固化用户的自我认识和网络信息行为的信息茧房.由于社交媒体的多样性、群体关系复杂性,茧房效应与社交商务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通过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检索并筛选获取606 篇相关文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中 300 篇中文文献重点探讨个性化推荐算法对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306 篇英文文献更多关注信息茧房与平台和用户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信息茧房相关概念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和特征,根据平台、算法和用户 3 个维度的作用机制分析构建信息同质化视角下信息茧房形成机制框架,即社交平台内外部信息趋同导致了用户选择同质化、平台内容同质化以及用户群体同质化问题,并以正反馈的形式不断加强,最终形成信息茧房.由此,基于同质化视角,分别从政府、平台和用户 3 个主体层面提出社交商务平台应对信息茧房的策略.

    社交商务平台同质性信息茧房平台用户茧房效应平台发展模式

    智能建管平台下工程总承包项目信息共享激励研究

    丁继勇孙梦
    16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共享是提高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项目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基础,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控的智能建管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EPC项目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但是工程实践中存在总承包商信息共享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业主方主导构建的智能建管平台为特定情境,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业主方和总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双方在信息共享激励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进行仿真研究,以探讨不同参数对总承包商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业主方的额外收益越大、激励成本越低,其更倾向于采取激励策略;总承包商积极信息共享的潜在收益越大、消极信息共享的机会收益越小,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信息共享策略;总承包商的智能建管平台应用成熟度和对总承包商的补贴对双方的策略都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业主方应从物质激励和声誉激励相结合、基于智能建管平台应用的不同时期及时调整激励策略和辅以适当惩罚机制 3 个维度来制定激励策略,以促进总承包商积极共享信息.

    智能建管平台工程总承包项目信息共享演化博弈工程项目管理

    数字乡村建设的驱动因素与路径选择——组态视角下的定性比较分析

    王佳兴林韬杰邱寒青
    177-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中国部分地区的乡村数字化指数偏低,区域间存在"数字鸿沟"现象,然而关于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缺乏.为助力政府科学精准地驱动数字乡村发展、破解中国数字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探索生成高水平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具体路径.基于"社会-技术"理论框架,以《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20)》中28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社会、技术和外部环境 3 个层面分析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影响机制和驱动路径,并通过条件组态充分性分析高水平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实现路径.结果发现: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总体结果一致,28个省份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差异明显,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依次呈现递减趋势;数字乡村发展本质上在于及时回应公众期望及诉求,实现政策服务供给与人民多元需求的相互匹配,其建设成效受到公共需求压力、社会舆论宣传、技术软实力、数字化服务能力、领导重视、财政支持等多维因素的共同作用,技术创新驱动型、综合协调联动型、社会压力响应型是其实现高水平建设成效的 3 条驱动路径.因此,中国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要始终坚持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的数字乡村发展导向,持续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强化多种要素协同整合,并提升数字乡村建设的策略性.

    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数字化指数公共需求组态分析"三农"问题乡村振兴

    多层次网络嵌入与众创空间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双元创新行为的中介模型分析

    梁娟蔡彬清
    187-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创空间企业小而新、资源和能力有限,要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绩效,嵌入外部网络已成为其必然选择,但有关影响机制的"黑箱"并未完全打开;而且,为使用、提炼已有知识和技术提升现有技术、产品/服务、过程、结构以巩固现有市场的利用创新行为和拓展或突破原有技术、知识形成新技术和新知识以满足新市场的探索创新行为(以下简称"双元创新行为"),在企业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仍未明晰.为此,基于网络嵌入理论和知识创新理论,构建"多层次网络嵌入—双元创新行为—众创空间创新绩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对福建省 306 家众创空间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别考察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知识嵌入是否通过引发双元创新行为对众创空间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同时检验 3 种网络嵌入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知识嵌入对众创空间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双元创新行为在多层网络嵌入和众创空间创新绩效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在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在结构嵌入与创新绩效间发挥并行中介作用;关系嵌入和知识嵌入存在叠加效应,而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存在抵消效应.可见,在众创空间中,具有关系嵌入和知识嵌入优势的企业在网络中具有更高的信任度、更紧密的关系和更丰富的知识资源.因此,企业应关注网络嵌入状态的协同效应以及知识嵌入状态,并根据网络嵌入状态选择合适的创新行为,以实现创新绩效的明显改善.

    多层次网络嵌入企业网络嵌入众创空间企业创新绩效利用创新行为探索创新行为

    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的热点空间及其适配路径

    刘忱丛海彬王璐茜邬伟娥...
    19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升级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营商环境是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市场关键外部环境,其服务企业集聚发展已成为领域研究热点,因此,如何协同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是亟需回答的现实问题.基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分五批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以宁波市为例,采用核密度分析、系统聚类法、组态分析等方法研究其 352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布的热点空间,并分析这类企业数量的营商环境适配路径.结果表明: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一极双核"的模式,并且"北多南少",其中制造业占 87.78%;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与当地营商环境(除金融服务指标)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法所划分的三组区县间的生境画像存在显著差异;单个因素并不构成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法治市场主导下依托公共服务的创新驱动型、法治市场主导和政府助力下依托公共服务的创新驱动型两种营商环境组态可以殊途同归地产生高企业数量,其中优化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公共服务发挥着普适的作用.据此,要发挥核心营商环境要素组合促进"专精特新"企业的作用,法治环境是根本,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扩充市场环境体量、培育创新环境是重中之重.

    "小巨人"企业营商环境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空间分布生境画像"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