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以西安市未央区公立小学为例

    张潇钱勇生曾俊伟魏谞婷...
    216-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衡量城市居民的基础教育设施资源的供需关系,运用网络分析法和增强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对西安市未央区 10 个街道分人口结构和四种出行方式的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接着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未央区的教育设施空间资源分布不均;空间可达性上总体呈现南部街道的教育设施可达性最高,而靠北部的 5 个街道可达性均较低;空间公平性方面,4 种交通出行方式均表明教育设施分布的极度不公平.比较下步行方式公平性最差,而机动车方式公平性最好.基于此提出建议,优化相关部门机构对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以提高其公平性;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提高道路网密度以提升公立学校空间公平性;加强空间公平性视角的城市教育资源设施配置研究.

    空间可达性空间公平性增强型两步移动搜索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未央区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石漠化研究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

    莫春梦王俊明肖俊波辛胜林...
    224-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中国石漠化研究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石漠化研究的文献发表、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及知识图谱绘制.结果表明,国内石漠化研究年发文量大致经历了"平稳-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大幅度下降-平稳波动"五个阶段变化趋势;石漠化研究机构主要包括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贵州省,机构间跨区域合作较弱;国内石漠化研究具有区域特色,石漠化空间格局变化、驱动机制、生态治理、石漠化贫困等方向研究是石漠化研究的热点方向;生态恢复领域是未来石漠化研究需要关注的方面.

    石漠化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及优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张瑞
    23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互通立交的建立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节约行车时间,保障人、车安全,它的合理、规划建立对城市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市滨海东大道为例,对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和优化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对厦门市滨海东大道的调研和分析,针对主线交通量、匝道交通量、辅路交通量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对交通的干扰和影响,提出构建对称双环变异苜蓿叶形互通立交设计和优化方案,并对该方案的交通组织优化、城市交通流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交通量预测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未来年交通量预测模型,研究方案对 2030 年、2040 年和 2050 年的交通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能有效提高交通效率、增加交通安全、缓解拥堵,所提出的预测交通流量的方法精度较高,误差较小,相比于K 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算法(auto regression integreate moving average,ARIMA)、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的精度分别提高了 15.5%、32.2%、46.3%.由此,该方法有助于对规划年互通立交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交通规划互通式立体交叉设主线交通量交通量预测LSTM模型

    软弱地层狭长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变形稳定性分析——以成都30号线玉石站为例

    陈富翔谢志恒
    240-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基坑工程建设时会对周边建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更加深入及准确地分析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自身结构变形及对邻近建筑物的变形规律,依托成都 30 号线玉石站狭长深基坑工程,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和现场全过程监测手段系统研究基坑开挖对自身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物深基坑开挖需要提高变形控制标准以降低施工期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旁侧注浆加固一方面降低了施工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另一方面也减小了基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及周边地表沉降;通过对建筑物沉降进行全过程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变形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这与前期注浆抬升及后期未及时跟进注浆联系紧密.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深基坑工程建筑物变形控制数值仿真注浆加固

    新型活度调节剂的合成与低活度水基钻井液的应用

    孙方龙张承钰
    247-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水基钻井液中液相侵入岩层导致粘土矿物吸水后水化分散膨胀造成井壁失稳的问题,通过加热搅拌法制备活度调节剂 Urea-Gyl-DES,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对水基钻井液的影响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 Urea-Gyl-DES加量为 0.5%时相对抑制率可达到 100%;通过 FT-IR 扫描 Urea-Gyl-DES,共晶体系中氢键网络形成且无新化合物产生;将 Urea-Gyl-DES 加入水基钻井液中其抗温性能与钻井液体系适配度均良好.Urea-Gyl-DES具有一剂双效的作用,降低离子活度的同时又有效抑制页岩水化分散.

    活度活度调节剂傅立叶红外光谱水基钻井液抑制剂

    机械顶管下穿河流时土体变形特征研究

    张峰罗利陈奇
    254-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都锦江再生水干管穿越河流顶管施工为研究背景,利用 FLAC 3 D软件模拟掘进,开展顶管施工数值分析.通过施工模型及其建模过程,研究顶管顶进时周边土体变形影响.结果表明,顶进过程中土体沉降沿掘进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土体沉降量最大值发生在管道间接口处;不同泥水仓压力和注浆压力工况下,河道及两侧河岸地表沉降量以管道中线呈对称分布,管道上方地表沉降量最大,随着监测点向管道中线移动,地表沉降变化速率明显增大,且在中线附近变化速率显著减小.随着泥水仓压力的增大,土层变形量显著减小,而注浆压力的增大,土层变形量变化幅度较小.

    机械顶管三维网格模型模拟分析注浆压力土体变形

    基于"三水共保"在承压水矿井中的应用研究——以龙泉矿区为例

    王晓平
    262-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开采导致矿区水资源破坏的严重问题,开采深度逐渐增大,其底板灰岩承压水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基于承压矿井地形地貌、水系统环境、地质结构类型、覆岩层结构组成及煤层赋存条件.以"三等效"保水开采理论,化矿井水害防治为矿井保水开采为切入点,将矿井浅表水、顶板水及底板水进行整体统筹考虑,紧紧围绕"浅表水保质保量、顶板水资源化利用、底板水原位保护"这条主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承压矿井保水开采模式系统,形成一套适合类似矿井的"安全、高效、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保水开采技术体系,实现矿井安全开采和保水开采双重目标,打造承压灰岩水矿井绿色开采(保水开采)工程示范基地,为我国矿井保水开采提供可行性指导.

    岩性保水开采含水层三等效等效阻水目标层位定向技术

    基于相关向量机-层次分析模型的路堑边坡治理效果评价研究——以绥大高速K26+800~K27+320段为例

    刘俊辰刘双王东浩石振武...
    26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路堑边坡整体治理效果,通过现场实际监测获得了关于边坡土体变形情况、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水位变化情况等数据,利用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对各监测指标监测期后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e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形成一套基于 RVM-AHP模型的路堑边坡治理效果评价模型并以绥大高速K26+800-K27+320 处的路堑边坡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 RVM-AHP模型所得评价结论与现场情况一致,边坡治理效果为"较优",评价模型可靠性得到了验证.

    路堑边坡相关向量机预测分析治理效果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离场航班时刻优化

    王大军
    275-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对离场航班时刻进行了智能优化方法研究.考虑进场航班时刻不变、离场容量和航班时刻调整范围受限等约束,构建了以全局时间调整偏差总量最小为目标的离场航班时刻优化模型;为提高优化效率,将遗传算法的交叉概率改进为自适应交叉概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离场航班时刻优化方法.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全天运行 455 起降架次为例,对航班时刻进行优化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的航班时刻相较于原航班时刻,航班平均延误时间降低 12.8%;离场航班平均延误时间降低 22.3%;离场航班延误架次减少了 42.8%;航班放行正常率提高了 12%.采用基于自适应交叉概率的遗传算法可有效降低了航班延误和提高航班放行正常率.

    空中交通管理机场管制航班时刻优化改进遗传算法自适应交叉概率

    《科技和产业》征稿启事

    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