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空间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空间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空间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刘振兴

双月刊

0254-6124

cjss@nssc.ac.cn

010-62582788

100190

北京8701信箱

空间科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空间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立足于空间科学的前沿,积极反映该领域内的新发现、新创造、新见解、新理论和新方法,展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2001年,《空间科学学报》入选科技部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是核心期刊之一;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加入国家科技部的“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网”;被国家教委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加入“中国期刊网”;已收入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被编入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空间科学学报》被国内外多种权威性科技期刊检索刊物收录,并且列为英国的《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CAA,CAA为SCI收录期刊)的全文摘译期刊之一。近年来被检索收录的刊物包括:英国的《科学文摘》(S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AJ)、美国的《化学文摘》(CA)、德国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文摘》(AA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的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天文学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8-2019年平流层顶抬升事件期间的准定常行星波

    苏伟黄春明
    1056-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2019年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冬季发生了平流层顶抬升事件,各种大气波动在该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完全清楚.利用卫星和再分析数据,给出了在这次ES事件发生前后平流层顶和背景大气的变化,深入研究了准定常行星波在平流层和中间层下部的活动.结果显示,纬向波数为1的准定常行星1波在12月初开始增强,在12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在整个12月,即原平流层顶的下降与增温阶段,都呈现出对背景大气强烈的西向波强迫.在平流层顶抬升事件发生后,该波活动减弱,对背景大气的拽力很弱,可能没有参与平流层顶抬升事件的后续阶段.纬向波数为2的准定常行星在ES事件发生前活动较弱,而在1月中旬开始增强,在1月中旬到2月末,即高平流层顶形成阶段以及之后的下降与增温阶段,呈现出对背景大气的西向波强迫,强迫中心随高度的下降与高平流层顶的下降一致,说明该波主要在这一阶段发挥作用.

    准定常行星波平流层顶抬升平流层MERRA-2再分析数据

    临近空间天文台发展现状与展望

    李一健黄宛宁周江华张晓军...
    1068-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近空间天文台是一种特殊的天文台,其选址于临近空间,主要依托于高空科学气球浮空器平台.中美等国家在20世纪大力推动高空科学气球技术发展,形成了完整和成熟的科学气球系统,进而促进了临近空间天文台的发展.目前基于高空科学气球的临近空间天文台发展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在具体技术的研究上,已从基础性应用技术向多用途、多功能的平台结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精度控制等方面发展.制约临近空间天文台发展的关键技术正在不断取得进展:长航时飞行技术通过超压气球的实现得到突破,高精度稳定指向技术由通过WASP系统的实现得到突破.基于高空科学气球的临近空间天文台能够作为空间科学天文观测先进仪器的前期验证平台,有效提升天基天文台任务的成功率.

    临近空间天文台高空科学气球天文观测超压气球

    火星水的主要赋存状态及其红外光谱特征

    尹浩安唐红李雄耀于雯...
    1086-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时近半个世纪的火星水的探测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了解火星水的历史以及火星环境的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火星水的赋存状态及其载体矿物对于了解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环境演变、气候演化过程以及生命的宜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红外光谱是识别火星表面水的赋存状态及其载体矿物的重要方法,目前火星表面已鉴别出了水气、水冰以及硫酸盐、粘土矿物、氢氧化物、水合二氧化硅等各种含水物质,表明了火星历史上曾存在着多个不同液态水活动时期.本文根据火星水的主要赋存状态及其反映的火星历史环境信息,对不同含水矿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载体矿物类型、温度、粒度和物质混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 H2O和OH等基团的红外光谱吸收特征的变化.借助中国正在开展探测的天问一号和未来的天问三号任务,对火星水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宜居性预期能够获得突破性的认识.

    火星赋存状态光谱特征影响因素

    一种返回电子式的月表电场探测技术

    金菲凡刘超张贤国张爱兵...
    1106-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原位探测月表电场的新技术及相应计算方法,以满足探测南极月面电场环境特性的需求.根据仿真结果,月表电场精细测量需要低能散、高电流的平行电子束发射能力,设计的低能层流电子枪在10-8~10-5 A的发射电流下,能散<0.4 eV,且随发射电流减弱而降低;通过控制发射电流、调整阳极孔径,可对电流进行调控;采用pierce电子枪的阴阳极结构和静电透镜对电子束的平行度进行进一步控制,仿真显示10-7 A电子束的扩散效果较弱,各方面性能符合探测需求.此外,构建通过电子束返回时间测量垂直电场的探测方式,模拟验证月表光照区向上发射电子束时相应的电场计算结果可反映背景电场,返回电子式月表电场探测技术达到了执行月表电场测量所需的要求.

    月表电场月球南极表面充电低能电子束电子枪数值仿真

    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金鑫贺宇峰
    1120-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高复杂性和高可靠性需求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SysML(System Modeling Language)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融入MBSE(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思想,提出了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系统故障分析流程.基于SysML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建立了故障分析相关的模型,其中,为满足故障分析建模的需求,对SysML元模型进行扩展定义,从而实现对组件间关系和故障表征与直接关联组件间关系的描述;基于所建模型构建故障诊断的整体框架,并提供从SysML数字模型到FTA(Fault Tree Analysis)的转换逻辑,从而实现对所有故障可能性的获取.通过案例分析,对提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系统建模语言空间有效载荷故障诊断故障树分析

    基于数据生成和深度神经网络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行为意图识别

    余静彭晓东谢文明覃润楠...
    113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条件下,空间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空间非合作目标数量日益增长,地面操作人员难以迅速准确地根据非合作目标的运动规律识别其意图,因此提出基于堆叠自编码器(SAE)和门控循环网络(GRU)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行为意图识别模型,用于协助地面操作人员识别非合作目标的意图.该模型利用自编码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压缩,提取其中的关键特征,并采用GRU网络对轨迹进行分类.由于目前尚无公开的非合作目标行为的轨道数据可供使用,仅依靠少量已知数据难以充分训练模型.为解决样本不足导致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仿真样本生成方法,通过仿真得到大量目标行为的轨道数据,可用于空间非合作目标行为意图的识别.得到仿真数据后,将仿真数据集作为输入开展实验,结果显示,与仅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全卷积网络(GRU-FCN)、堆叠自编码器(SAE)以及反向传播(BP)等单一模型相比,本方法在准确率、损失值性能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准确率达到了 97.8%.

    非合作目标样本仿真方法意图识别深度学习

    28nm体硅工艺FPGA BRAM脉冲激光试验及翻转特性

    薛国凤周昌义安军社吴昊...
    1147-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RAM型FPGA内部BRAM在轨出现翻转错误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容错设计的问题,提出了测试BRAM空间单粒子效应和多位翻转图样的方法.多位翻转图样可以表征单次单粒子事件导致的BRAM中相邻单元的翻转特征,进而用于分析逻辑字内是否存在多位翻转.以XC7K410T-FFG900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资源的组织结构,采用脉冲激光试验测试BRAM的翻转特性.通过试验测得FPGA内BRAM的翻转阈值以及在不同激光能量下的翻转截面,并分析得到BRAM在不同能量照射下的多位翻转图样.试验结果表明,BRAM中单个单元翻转所占比例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多单元翻转所占比例随激光能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BRAM在不同脉冲激光能量下可产生2 bit到11 bit的多单元翻转,但通过错误注入试验验证,该多单元翻转在单个字或者字节内并无多位翻转问题.研究结果为提高SRAM型FPGA在航天应用中的可靠性提供了试验支持,并依据BRAM的翻转特性给出了 SRAM型FPGA在轨加固方法和建议.

    单粒子效应脉冲激光多单元翻转(MCU)BRAM翻转图样单粒子翻转容错

    基于隐空间插值自编码器的卫星遥测参数异常检测

    周台春郭国航肖志刚李虎...
    1155-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遥测参数是地面运管系统评估卫星在轨运行正常状态的关键指标,遥测参数异常检测对于保障卫星安全可靠运行和任务顺利执行至关重要.针对现有卫星遥测异常检测算法对参数特征提取存在区分度缺乏、有效异常决策信息提取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隐空间插值优化的异常检测方法,将隐空间优化约束后的自编码器的表示学习能力与核密度估计方法的密度估计能力相结合,有效地进行异常检测.采用量子科学卫星的真实遥测参数数据和公开数据集进行验证,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真实遥测参数上比最优对比方法的Auc值和F1值分别提升了 5.6%和5.8%.与其他异常检测算法相比,该方法有较强的正常和异常样本辨别能力,有效解决了特征缺乏区分性以及决策信息提取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具有良好的噪声抗干扰性和有效性.

    科学卫星遥测参数自编码器异常检测隐空间优化

    FlexRay总线的星载应用

    胡继英朔朱岩周莉
    1166-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星载数据总线是卫星综合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空间探测任务的复杂化,载荷对卫星综合电子数据传输的速率和实时性需求不断增加,以1553B和CAN为代表的现有星载总线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星载数据传输需求,需要开展地面应用成熟的高可靠高速FlexRay总线的星载应用研究.分析FlexRay总线应用于卫星综合电子的技术优势,开展FlexRay星载通信节点的软硬件设计;考虑到FlexRay总线在轨应用时作为传统CAN总线的扩展或补充的应用场景,采用轮转映射算法设计实现了 CAN与FlexRay总线网关.星载FlexRay总线系统经误码率测试,连续地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组网中不同总线报文数据均交换正常,未出现帧丢失或错误,误码率低于10-8,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可靠性,为后续以嫦娥、探火为代表的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探测卫星提供技术支撑.

    FlexRay总线星载FlexRay-CAN网关高速总线通信时间触发

    空间科学学报(KONGJIAN KEXUE XUEBAO)第44卷总目次2024年

    1177-1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