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会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

周守华

月刊

1003-2886

68528922@asc.org.cn

010-68528922;68521749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六层

会计研究/Journal Accounting Research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会计基本命题范畴研究

    杨雄胜向利缪艳娟李志斌...
    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会计基本命题,体现了人类对会计的基本需求以及定位与期待,孕育了会计制度,对会计产生并健康发展产生着决定性作用,构成会计基本理论基础概念,提供了理解会计知识与衡量会计工作的基本尺度.文章基于对现有会计基本理论主要缺陷、会计实务困境、人类建立会计制度初衷的客观分析,指出了现有会计理论,存在着严重忽视基本命题认知的先天不足.会计制度产生并发挥积极作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对具体经济活动的现实要求.会计从一开始结绳记事很个性化做法,到记录经济活动很私密性方法,直至对经济业务复式记账通用化做法,演化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标准化语法,发展成会计准则行业规范标准,最后会计法制化变成公有知识,真实体现了人类认知基本命题的一般过程.会计产生伊始,自然扮演着人类经济文明进步基本要求的传承复制机制角色,成为会计基本命题的事实前提.会计发展至今,明显表现出基本命题认知方面的经常性缺失.复式会计是会计拥有人类经济文明进步要求传承复制机制基本功能的主要实践方式.建立明确的会计基本命题范畴,可使会计具备不断优化自身信息结构能力,使经济活动更多地显现人类善性.

    会计基本命题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发展会计使命复式会计

    上市公司境外直接投资与应计盈余管理——基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视角

    徐经长苏聿桢
    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数据,研究境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当东道国采用趋同IFRS的会计准则时,境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当东道国未采用趋同IFRS的会计准则时上述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出于市场与效率寻求动因的境外直接投资对应计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更显著;东道国会计准则趋同从内部代理冲突和外部信息环境两个角度缓解了境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于会计准则趋同东道国降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的效果比降低负向应计盈余管理的效果更强;投资于会计准则趋同的东道国对企业总体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与通过销售操纵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鼓励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合理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活动.

    境外直接投资盈余管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国际化动因

    CEO言行一致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子公司负责人坏消息隐藏的机制检验

    严韶俊林斌
    3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诚信,既是道德,也是领导力.本文以言行一致表征诚信,以2010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CEO言行一致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CEO言行一致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在理论推导和现实画像揭示子公司负责人是坏消息隐藏行为主体之一的基础上,机制检验发现,CEO言行一致通过约束自利动机、弥补制度缺陷、形成德行垂范等治理机制来抑制子公司负责人坏消息隐藏行为,进而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实证支持CEO言行一致的领导力理论假说.此外,子公司负责人坏消息隐藏行为会对CEO职业生涯造成不利影响,则揭示了 CEO言行一致的动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经营分权程度较高、子公司负责人任职地区社会信用水平较低时,CEO言行一致对公司股价的稳定效应更显著.本文拓展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及经理层代理问题治理研究,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CEO言行一致股价崩盘风险子公司负责人坏消息隐藏经理层代理问题

    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来自重污染行业的证据

    孙甲奎朱小平
    5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检验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是否具有信息含量,能否通过资本市场上的股价反映出来,本文选择2013-2019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归属地为首批低碳试点省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自行设计的指标体系,研究了不同窗口期内碳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以及碳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能够引起股价的短期波动,在前后三天的时间窗口内与累计超额收益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只有在披露的全是好消息时,才会出现显著的负向反应;对全是好消息样本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披露水平低组的负向反应程度更大、更显著、也更稳健,而披露水平高组的负向反应不再显著;随着窗口期的延长,虽然出现了正向反应的趋势但并不显著,在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以前,也没有发现碳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公司未来市场价值的证据.经验分析表明,短期内只披露好消息的成本较高,特别是披露水平较低时,这可能是大部分公司缺乏披露动力的主要原因.鉴于碳信息披露是支撑双碳行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提高碳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价值相关性,最后又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低碳经济碳信息披露市场反应累计超额收益市场价值

    高管纵向兼任与财务报告稳健性

    闫珍丽梁上坤包甜甜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角度考察高管纵向兼任对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纵向兼任会降低会计稳健性,这一作用在董事长纵向兼任时更加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高管纵向兼任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会计稳健性,具体表现为存在高管纵向兼任的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活跃度更高,更可能获得集团内部关联方借款担保、获得担保的次数越多、担保金额也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仅在非国有企业高管纵向兼任对会计稳健性存在显著影响,且纵向兼任导致的会计稳健性降低并未加剧大股东掏空.本文拓展了高管纵向兼任经济后果及会计稳健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完善公司治理及加强政府监管具有启示意义.

    高管纵向兼任会计稳健性纵向兼任高管类型融资约束

    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重构的理论研究

    姜宏青郑晓慧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我国双功能的政府会计规范已经实施,但是尚未对"政府财务状况"的概念进行理论界定,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是否反映了政府的财务状况,需要从理论上厘清政府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渊源来予以解释.政府契约理论要求政府履行不同职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依法筹集其所需要的资源,并依托履行职能的不同将其予以对应配置,政府职能履行、其相应的资源获得方式与资源配置结构之间由此构成的三环财务关系呈现出政府资金运动的限制性特征,那么政府财务状况的内涵就应能够反映政府履行不同职能所筹措和对应配置的资源的来龙去脉以及分布状态,因此,现行政府资产负债表信息体系需要基于政府财务状况的内涵进行重构以实现其理论相关性的设计目标.

    政府契约政府资金运动政府财务状况政府资产负债表

    专利的可质押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刘春蕊田轩
    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专利质押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为研究专利的可质押性对创新的影响创造了条件.本文用我国的专利质押数据研究发现,专利的可质押性正向影响公司创新,而且对融资约束弱的公司影响更大.专利的可质押性通过提高创新的预期收益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通过释放信号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吸引了人力资本,并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而将创新意愿转化为创新行动,提升了创新产出.用多种方法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本文丰富了文献中专利质押影响创新的渠道,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专利质押更好的发展.

    专利质押市场专利的可质押性企业创新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成本粘性——来自民营企业集团的证据

    韩艳锦李安琪张雯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民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业务数据测度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考察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越高,成员公司成本粘性越小.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表明内部资本市场的高效率资金配置缓解了成本粘性,提高了成员公司成本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当成员公司融资约束越严重、管理层短视程度越低、代理成本越高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对成本粘性的缓解作用更显著.立足民营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本文丰富了成本粘性影响因素以及内部资本市场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

    成本粘性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财务公司调整成本观代理成本观

    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成本粘性

    马慧靳庆鲁
    12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情境下,本文考察其对用工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劳动力成本粘性在户籍制度改革后显著减弱,其中增强劳动力空间流动性是潜在作用机制.横截面测试进一步发现当劳动力逐利动机较强时、公司低层次劳动力占比较高时,户籍制度改革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更大.最后,本文发现户籍制度改革对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具有提升作用.本文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视角提供了户籍制度改革效应的微观证据,有助于拓展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力流动性和成本性态的相关研究,也对理解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要素市场化配置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成本粘性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短贷长投

    苏琪琪綦好东彭睿公维莲...
    13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短贷长投是投融资期限错配在微观层面的常见现象,降低企业短贷长投水平是继续全方位做实做细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短贷长投水平;(2)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对管理者形成监督制约,在管理者偏好风险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况下,退出威胁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更强;(3)区分非控股大股东性质发现,国有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显著降低企业短贷长投水平,并且这一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均显著,而非国有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仅在国有企业显著;(4)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无长期资金缺口、存在非理性短期借款、过度投资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股东治理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公司治理短贷长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