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华

双月刊

1007-855X

journal@kmust.edu.cn

0871-5920021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属不定期刊物,1988年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及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向国外公开发行,双月刊,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因主办单位由昆明工学院改名为昆明理工大学,该学报也由昆明工学院学报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地质、矿业工程、冶金材料、自控计算机、建筑、环境化工、汽车工程、经济管理、数理化、力学等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真空气化分离技术在稀贵金属提炼中的应用

    杨斌刘大春徐宝强蒋文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银、铂、钯、硒等稀贵金属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金属.从银、金精矿中提取贵金属的主要方法是氰化法,不可避免地产生含氰废渣、废液等剧毒物质.近30 年来,有色金属冶金行业大力发展从炼铜、铅的中间物料中提炼稀贵金属,但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组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了真空气化分离的理论和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发明了稀贵金属多元合金真空气化分离技术与装备,突破了"重金属与贵金属""稀散金属与贵金属""贵金属与贵金属"高效分离难题,构建了以"高温熔炼捕集-溶液电解富集-真空气化分离-梯级精炼"为核心的稀贵金属绿色、高效、短流程生产新技术,从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一的原料中提炼出纯度为99.99%的金、银、铂、钯、硒,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稀贵金属真空气化绿色新工艺产业化应用

    加压湿法冶金在锌冶炼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李存兄李倡纹王国栋刘强...
    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掌握加压湿法冶金在锌冶炼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发挥对锌冶炼强化浸出、净化除杂、综合回收、危废处置等领域的指导作用,全面阐述了加压湿法冶金在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赤铁矿除铁、关键伴生元素综合回收、锌浸出渣减量化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成果、工业应用及技术进步.分析表明,该技术因强化高效、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在未来湿法炼锌行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锌冶炼加压湿法冶金赤铁矿除铁综合回收危废渣减量

    锰电解用节能阳极及电解液净化的研究进展

    陈步明李海正江城郭俊...
    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金属锰的冶炼过程中,90%以上的锰是由湿法冶金技术提取的,而阳极材料和净化电解液是影响锰电积能耗、电效和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广泛用于锰电积的铅银合金阳极板存在强度低、易变形和在含F-、Cl-电解液中耐腐蚀性差等缺点.因此怎样在锰电积中降低能耗和提高阴极产品品质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综述了硫酸盐体系和氯化盐体系阳极的性能变化状态,重点阐述了锰电解液的净化除杂方法.在硫酸体系中,通过向铅合金中掺杂Ag、Sn、Sb、Ca、La等元素可抑制铅溶解,同时提高耐蚀性和电催化活性,采用栅栏型结构3DAl/Sn棒Pb-0.75%Ag/F-β-PbO2 阳极板的槽电压可降低 53 mV、电流效率增加 3.09%.氯化物体系大多使用的阳极是碳及石墨、二氧化铅和 RuO2 型氧化物,非晶态氧化物阳极如 Ti/IrO2/Mn1-xMoxO2+x因表面呈纳米晶粒且具有极细小的裂纹,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耐久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同等条件下,氯化物体系的电流效率比硫酸盐体系高出5%~6%.然后介绍了锰电解液的净化,包含硫化物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除杂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虽然离子交换法成本较高,但处理能力高、去除效率高、动力学快.因此,开发新型节能阳极和选择合适电解液除杂流程并合理控制除杂成本,对锰电积节能降耗和提高阴极锰的纯度至关重要.最后,对电解锰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电解锰阳极材料电解液除杂高纯锰

    湿法炼锌浸出过程铜铁的浸出与沉淀行为

    邓志敢王希希林文军谷卫胜...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湿法炼锌工艺存在铜回收率较低的问题,为揭示制约铜浸出的原因,用实验研究了浸出过程中铜、铁元素浸出与沉淀行为以及含铜物相转变行为.研究表明:焙砂中铜物相以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为主,以及少量原生、次生硫化铜.浸出过程中随pH逐渐升高,三价铁首先水解沉淀,焙砂中还原性物质导致铜发生还原沉淀.pH升至4.63 时,铜离子发生水解,导致渣中铜含量增加;体系内存在的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对铜离子影响较大,使得铜离子还原沉淀;氧化氛围有助于减小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与溶液中铜离子的影响,抑制次生硫化铜相的生成.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锌焙砂直接弱酸浸铜沉铁——溶液中和除杂的新技术工艺流程,实现了铜浸出率71.83%,铜回收率70%以上.通过直接弱酸浸出置换沉铜,可有效地避免浸出液中铜的沉淀,提升铜的浸出率.

    湿法炼锌浸出沉淀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Al-B功能涂层的结构特征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

    刘洪喜陈菊杨琛刘亚霞...
    4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钛合金固有高温抗氧化性较差而影响其在极端环境下长寿命服役的问题,采用激光熔覆原位自生技术在TC4 钛合金表面制备了Ti-Al-B功能涂层.通过XRD、OM、SEM、XPS、显微硬度计、管式电阻炉分别表征了涂层的物相组成、金相组织、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在800℃下循环氧化120 h后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与基材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由α-Ti、Ti3Al、TiB、Al2O3 及少量Ti的氧化物组成.涂层中的Ti主要以Ti和Ti3Al形式存在,Al主要以Ti3Al和Al2O3 形式存在.涂层最高显微硬度达到 1 177.5 HV0.2,是基材的 3.27 倍.涂层在800℃下循环氧化120 h后的抗氧化性能较TC4 钛合金基材提高了10~15 倍.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得以改善的原因主要归功于B对组织的晶粒细化和涂层表面连续致密氧化膜对空气中氧向涂层内扩散的阻碍作用.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Al-B功能涂层能显著改善钛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功能涂层钛合金微观组织高温抗氧化性能

    基于MRI探究冷却方式和骨料粒径对水泥砂浆微观结构的影响

    李贤陈亮亮毕靖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冷却方式和骨料粒径(AS)对水泥砂浆试样的微观孔隙分布特征以及损伤的影响,将AS分别为0.63~1.25 mm、1.25~2.5 mm、2.5~5.0 mm、5.0~10.0 mm的水泥砂浆试样加热到400℃后分别放置在空气和水中冷却.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数字声波仪分别测试了T2 谱、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纵波波速,研究了冷却方式和AS对水泥砂浆试样孔径分布及几何平均孔隙半径、孔隙体积、纵波及损伤程度的影响,并深入探究了MRI像素特征值(均值ω、标准差δ和熵∈)与损伤度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高温作用后孔隙几何平均半径、孔隙体积、ω、δ、∈均增大,但受冷却方式及AS影响,变化幅值有所区别:一方面,水冷对试验样损伤度大于气冷,高温水冷后毛细孔T2 峰面积、孔隙几何平均半径、孔隙体积、ω的增加幅值均大于气冷;另一方面,水冷作用下胶凝孔T2 峰面积减少,而气冷下的孔隙几何平均半径和初始情况下的δ几乎不受AS影响.同时,AS与毛细孔T2 峰面积、水冷下的孔隙几何平均半径、孔隙体积的增加量呈负相关,与ω、气冷作用下的∈成正相关.试样高温后MRI的亮斑在既有光斑上扩展、联通形成更亮更大的光斑,并且MRI像素值服从正态分布.损伤度与ω和∈存在指数函数关系(R2 为0.91 和0.76),可用ω来表征多孔介质的损伤程度.

    核磁共振成像(MRI)骨料粒径冷却方式孔径分布损伤度水泥砂浆

    基于SBAS-InSAR技术和BP神经网络的高位远程滑坡危险性分析研究

    喜文飞成鑫杨志全刘美杉...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位远程滑坡具有突发性强、致灾范围广等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滑坡危险性评价过程中评价单元划分缺乏对滑坡形状考虑的问题,利用SBAS-InSAR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云南头寨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首先,利用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的299 幅Sentinel-1A升降轨影像获取研究区时间序列地表形变信息,然后,分别利用斜坡单元和网格单元为评价单元进行对比分析,对初步提取的坡度、坡向、高程等8 个评价因子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多重共线性分析,完善评价因子体系.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滑坡危险性等级划分.结果显示,考虑滑坡形状的斜坡单元评价效果优于网格单元评价结果,斜坡单元更能反映单体滑坡危险区域的空间分布,且模型AUC值为0.724,表明该模型可适用于单体滑坡.其中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滑坡后壁和滑坡侧壁部分区域,极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基本处于滑坡面和坡脚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单体高位远程滑坡灾害前期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高位远程滑坡SBAS-InSAR技术BP神经网络评价单元划分滑坡危险性评价

    矿山水害因子对自然边坡稳定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袁利伟普思伟王国龙李素敏...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讨水害因子对自然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程度,基于大兴铅锌矿工程背景,首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渗透系数K、孔隙率n、内摩擦角φ和内聚力C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程度,并使用Python计算出对应的相关系数;然后,通过各因子5 种水平取值设计25 组正交试验,利用FLAC3D模拟计算不同因子组合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再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进一步分析各因子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程度;最后,对比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从而相互验证水害因子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正交试验设计下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相吻合,得出整体敏感程度排序为:内摩擦角φ>内聚力C>渗透系数K=孔隙率n.

    矿山水害因子边坡稳定性正交试验设计Pearson相关性敏感性分析

    低资源语音识别研究进展

    余正涛董凌高盛祥
    8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低资源语音识别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首先,简要回顾了语音识别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当前主流端到端语音识别框架的基本原理.其次,针对低资源语音识别面临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在语音数据增强、自监督语音表征学习、多语言联合学习、结合大语言模型以及语言知识增强5 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最后,对低资源语音识别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语音识别低资源语言数据增强语音表征学习大语言模型语言知识

    基于PageRank和互信息的多标签分类器链算法

    丁家满李欣宇贾连印胡爽...
    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类器链算法是解决多标签分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寻求分类器链中的标签合适顺序是该类算法的关键所在.单链模式中不恰当标签顺序严重影响分类性能,而采用随机多链方式带来的是算法复杂度徒增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ageRank和互信息的多标签分类器链算法.首先,探索标签和网页之间的共性,将标签之间的相似关系类比网页之间的链接;然后考虑全局相关性,利用互信息度量标签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基于相关性信息,利用PageRank衡量网页重要性的思想对标签进行排序,形成分类器链.对来自不同领域的10 个公开多标签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为分类器链找到合适的标签顺序,不仅提高了分类精度,而且降低了计算代价.

    多标签分类分类器链网页排名标签相关性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