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孙皎

季刊

1004-7565

jdmd001@hotmail.com;chendemin1952@sina.com

021-63034903

200023

上海市局门路427号2号楼201室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Materials and Devi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以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生产与应用相结合;通过介绍材料、器械、设备、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及应用,来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是沟通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医疗单位和销售网点的桥梁;并及时报道这些领域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和国内外动态,将为从事口腔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单位提供发表学术论著和交流经验的园地。并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关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降解与乳牙根吸收时期的适配性

    孙皎
    5-8页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后桩道预备时机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

    牛雪微容晓安王爽曹天翼...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iRootSP单尖法根管充填后不同桩道预备时机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单根管离体牙75枚,截冠,随机分9组,其中A1、A2、A3组采用AH-Plus+热牙胶充填,;B1、B2、B3组采用iRoot SP+单尖根充;A4组热牙胶根充;B4组单尖根充;C组只预备不充填.A1和B1组立即预备桩道,而A2和B2组则1周后延迟进行,A3、B3、A4、B4组不进行桩道预备.A4组和B4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阴性对照组,运用染料微渗漏实验及扫描电镜观察评价根尖区微渗漏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的染料均渗透入根尖,渗透深度分别为 A1:(1.14±0.40)mm;A2:(1.32±0.14)mm;A3:(0.61±0.15)mm;A4:(4.75± 0.16)mm;B1:(1.07±0.17)mm;B2:(1.22±0.19)mm;B3:(0.52±0.15)mm;B4:15 mm;C:0 mm.比较染料渗透深度,其中A1组与A3组、B1组与B3组、A2组与A3组、B2组与B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SP封闭性与AH-Plus相似,iRootSP单尖法充填后即刻、延迟桩道预备后根尖封闭性相似.结论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与AH-Plus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根充比较,其根尖封闭效果相似,即刻、延迟桩道预备对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根尖封闭效果无影响.

    iRootSP桩道预备封闭单尖充填技术

    不同扫描范围下3种口内扫描系统的咬合匹配精度对比研究

    范晓东沈文静陈志宇马晓平...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颊侧咬合扫描范围下3种口内扫描仪之间咬合匹配精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3种类型的口内扫描仪(Medit i500、iTero element flex、3 Shape Trios3)对安装于半可调架上的标准石膏模型进行4种不同范围的颊侧咬合扫描.扫描范围分组为Group 1:双侧1-3牙位、Group2:双侧4-5牙位、Group3:双侧4-6牙位、Group4:双侧4-7牙位,每组重复扫描10次.对照组采用台式扫描仪获取咬合关系.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上颌模型进行最佳拟合对齐,下颌模型通过矩阵变换保持初始咬合位置不变.通过三维偏差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扫描范围对咬合匹配精度的影响.结果 同一扫描系统下,i500和Trios3前牙组Group 1咬合匹配精密度显著低于3个后牙组Group2、Group3、Group4(P<0.05),且后牙组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扫描范围下,咬合匹配正确度在3个口内扫描仪间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前牙组Group1显著低于后牙组(P<0.05),在后牙组中,随着扫描范围的增大,咬合匹配的偏差减小,正确度提高;使用iTero进行咬合匹配时整体正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i500和Trios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扫描范围下3种口内扫描系统均会影响咬合匹配精度;iTero咬合匹配精度优于i500和Trios3.

    口内扫描仪虚拟咬合记录咬合匹配精度

    水温变化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精度及凝固时间的影响

    周亿岸肖松王宇华翁维民...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水温变化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流动性、工作时间、凝固时间和形变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液剂控制在4种不同水温(8℃、14℃、23 ℃和32 ℃)下用全自动印模调拌机调拌藻酸盐粉体,通过比较4组藻酸盐印模材料在玻璃板上的流动性,观测测量工作时间、凝固时间;利用模具套件制取印模,再观察印模形变量.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4种不同温度液剂调制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流动性从大到小依次为8 ℃组>14 ℃组>23 ℃组>32 ℃组,且不同组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时间及凝固时间从短到长依次为32 ℃组<23 ℃组<14 ℃组<8 ℃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组的工作时间(29.3±1.0)s和凝固时间(41.0±1.4)s以及8 ℃组的凝固时间(133.2±3.8)s均不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各组形变量之间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水温变化和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流动性、工作时间及凝固时间呈负相关,临床使用时以14 ℃~25 ℃的水温较合适.

    藻酸盐印模材料温度流动性工作时间形变量

    不同根管荡洗方式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殷凌云欧阳骞于鸿滨黄燕飞...
    24-2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葡萄糖微渗漏法比较5种不同的根管荡洗方式对根管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颗符合条件的离体下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常规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采用不同方式根管荡洗:常规冲洗(A组)、超声荡洗组(B组)、Nd∶YAG激光组(C组)、PIPS(D组)、SWEEPS(E组)及阴性对照组(F组),AH-Plus根管封闭剂+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将样本放置于葡萄糖微渗漏模型中,于第1,2,4,7,10,15,20,25,30天时检测葡萄糖渗漏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除阴性对照组(F组)外,各组均出现了微渗漏,充填后一周内各实验组间渗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B、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A、C组(P<0.05);第15、20、25、30天,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D、E组(P<0.05);30天内D、E组微渗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P<0.05).结论 PIPS及SWEEPS荡洗技术可提高根管充填后的封闭性,减少微渗漏的发生;Nd∶YAG激光及超声荡洗处理对封闭性影响不明显.

    超声根管荡洗激光荡洗激光引发光声流冲击波增强发射光声流葡萄糖微渗漏

    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与牙槽嵴低平无牙颌义齿修复效果的关系

    姚玲玲张娟黄满英徐晓华...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个别托盘不同预留空间厚度与牙槽嵴低平无牙颌义齿修复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5例牙槽嵴低平无牙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25)、B组(n=25)和C组(n=25),3组分别按无预留空间(0 mm),预留空间(1.5 mm)和(2 mm)制作个别托盘并行全口义齿修复.对比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修复有效率、VAS评分、TMD及PES评分,并分析3组患者修复后的满意程度评分.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评价3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3组在终印与组织面的偏差值、复诊次数以及压痛位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B组<C组<A组(P<0.0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C组(P<0.05).术后3个月,3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的TMD评分显著低于A组和C组,PE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比较3组患者对固位效果、稳定性、咀嚼功能、舒适度的满意度,B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可见:B组在TMD评分、PES评分、固位效果、稳定性、咀嚼功能、舒适度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A组和C组,C组在各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A组.结论 个别托盘预留空间为1.5 mm时制作终义齿组织面与粘膜形态适合性较好、复诊次数和压痛位点较少、修复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无牙颌义齿修复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广义估计方程模型

    颏联合牙槽外微种植钉压低下前牙的临床研究

    马晓晴孙昕陆婉陈佳欣...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颏联合牙槽外微种植钉压低下前牙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因下前牙伸长导致的前牙Ⅲ度深覆18例(男11例,女7例),在颏联合平行于牙长轴植入微种植钉2枚,结合远中延伸力臂施加压低力,必要时施加远中向拉力控制前牙转矩.治疗前、后CBCT影像体素重叠,分析下前牙的位置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包对下前牙压低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下前牙均有效压低,L1-MP、LCR-MP明显减小,spee's曲线整平(P<0.05),前牙覆明显改善,IMPA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牙根长度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颏联合牙槽外微种植钉可提供有效力学系统,实现下前牙的绝对压低.

    颏联合微种植钉组合加力绝对压低

    胶原/无机物复合支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申亚杰程雯马晓婷吕守印...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原蛋白作为天然骨生物矿化的有机模板,在骨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骨缺损修复.但纯胶原支架力学性能差、成骨效果欠佳,在骨再生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无机生物材料制备的胶原蛋白/无机物复合支架则有效地改善了胶原基质机械强度低、成骨活性差的缺陷,在骨再生领域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胶原/无机物复合支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未来新型胶原支架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思路.

    胶原蛋白胶原基复合支架骨组织工程

    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探讨

    陈晓婧屈英杰熊紫婷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口腔医学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在学生基础知识构建、临床素养培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课程难度较高、学时较短,学生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方式,调研了湘雅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包括开设前伸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验环节和临床见习课时等.本研究以期通过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探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国内同类课程提供教学改革参考.

    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线上线下结合实验与见习

    椅旁IPS e.max CAD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效果探析

    王梦婷吴新宋鑫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评价CERE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的IPS e.max CAD玻璃陶瓷高嵌体应用于根管治疗后牙缺损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2例根管治疗后牙,应用高嵌体的牙体预备方式,采用CEREC椅旁CAD/CAM修复系统和IPS e.max CAD玻璃陶瓷,即刻完成修复体并粘接;修复1年后复查,参照改良修正后的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 Public Health Service Criteria,USPHS),在修复体边缘染色、边缘继发龋、修复体边缘适合性、修复体崩瓷折裂或脱落、修复体颜色、牙龈健康状况、修复体邻接关系、患者满意度8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修复体边缘染色C级病例1例,成功率97.6%;边缘继发龋C级病例1例,成功率97.6%;修复体邻接关系欠佳C级病例1例,成功率97.6%;在边缘适合性、修复体崩瓷折裂或脱落、修复体颜色、牙龈健康状况、患者满意方面表现优秀,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的IPS e.maxCAD高嵌体修复体在短期内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高嵌体IPSe.maxCAD椅旁CAD/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