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同济大学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同济大学

王佐林

双月刊

1005-4979

omsj399@hotmail.com

021-66527963

200072

上海市延长中路399号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界最早的一本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口腔颌面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及临床经验等文摘。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总结、病例报道、综述、讲座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读者面广,深受口腔医学院师生、口腔颌面外科和相关学科的医务人员及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牙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免疫学机制及研究进展

    何叶泓范震
    413-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颌骨后,机体免疫系统与骨骼系统之间相互调节与适应,从而促进种植体周骨结合及骨改建,然而异物反应平衡的失调可能导致种植体周的骨丧失.本文总结了可能引发种植体周免疫反应并导致骨吸收的相关因素,包括种植体周微生物感染、种植体过载、不良的全身状况及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磨损等.破骨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人体中唯一能导致骨吸收的细胞,因此本文以其生成为线索,梳理了巨噬细胞极化、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等调节该过程的关键通路及因子.本综述讨论了种植体周骨丧失的免疫机制,为理解骨结合概念及从免疫角度治疗种植体周骨丧失提供了思路.

    牙种植体骨吸收骨免疫骨结合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
    420页

    Zfp260对MC3T3-E1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及增殖、迁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吴军王佐林
    42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锌指蛋白260(zinc-finger protein 260,Zfp260)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MC3T3-E1 cells)体外成骨分化及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诱导MC3T3-E1 细胞成骨分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诱导 7、14 d后Zfp260 的表达量变化.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MC3T3-E1 细胞,并通过RT-qPCR测定Zfp260 的敲降效率及敲降组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等成骨生物标志物表达量的变化.通过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敲降Zfp260 后MC3T3-E1 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CCK8 实验检测敲降Zfp260 后MC3T3-E1 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体外诱导MC3T3-E1 细胞成骨分化后,Zfp260的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使用siRNA敲降Zfp260后,ALP及BMP2的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Transwell及细胞划痕实验证明敲降Zfp260后,MC3T3-E1 细胞的迁移能力受到抑制.CCK8 实验证明敲降Zfp260 后,MC3T3-E1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结论:Zfp260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

    锌指蛋白260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分化

    lincRNA-EPS/miR-24-3p/BMP2信号轴对牙釉质发育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俞秀君苏俭生
    427-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体外探究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EPS(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EPS,lincRNA-EPS)/微小RNA(microRNA,miRNA)-24-3p/骨形态发生蛋白 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信号轴对牙釉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lincRNA-EPS过表达质粒和miR-24-3p mimics转染至LS8 细胞中,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分别检测其转染效率;应用RT-qPCR分别检测转染后成釉相关基因(AMELX、AMBN、AMTN、MMP20)和BMP2 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BMP2 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定量比较.结果:显微镜下荧光图像、RT-qPCR结果显示,lincRNA-EPS过表达质粒和miR-24-3p mimics均转染成功;lincRNA-EPS过表达质粒转染后成釉相关基因(AMELX、AMBN、AMTN、MMP20)、BMP2 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miR-24-3p mimics转染后成釉相关基因、BMP2 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lincRNA-EPS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iR-24-3p对BMP2 的调控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釉质发育受lincRNA-EPS/miR-24-3p/BMP2信号轴的调控,lincRNA-EPS可以影响miR-24-3p对下游BMP2的表达抑制,从而促进釉质发育.

    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EPS微小RNA-24-3p骨形态发生蛋白2牙釉质发育

    p21衰老细胞在糖尿病小鼠牙周组织中的时空分布

    易紫媚任乐魏玉陈思艺...
    435-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p21 衰老细胞在糖尿病小鼠牙周组织中的时空分布.方法:构建能够示踪p21 衰老细胞的p21-3MR转基因小鼠,并通过凝胶电泳实验筛选 24 只纯合子小鼠,将其随机均分为 2 组.糖尿病组利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构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收取注射后第 4、8、12 和 16 周小鼠的牙周组织样本,利用p21-3MR小鼠的示踪功能,结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探究衰老标记p21、p16 在糖尿病小鼠牙周组织中的时空表达变化和炎症水平变化.结果:p21 表达水平在糖尿病进程中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21 衰老细胞的分布由牙龈逐渐扩散至牙槽骨内.结论:p21 衰老细胞参与糖尿病进程,可能通过分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因子参与骨稳态的调控,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细胞衰老p21糖尿病牙周炎

    CD74+成纤维细胞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相关性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刘鹍宇章茜王育新郁佳鑫...
    442-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D74+成纤维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OSCC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74+成纤维细胞在OSCC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CD74 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提取原代CAFs、配对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及非OSCC患者来源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比较 2 种成纤维细胞中CD74表达的差异;随后将2种成纤维细胞与PBMCs共培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IL-35 含量.通过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比较不同CD74 表达水平的CAFs对PBMCs迁移的影响.结果:OSCC肿瘤组织中CD74+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CD74 高表达的OSCC患者 5 年总生存率明显更低(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相对于低表达组,在CD74+成纤维细胞高表达的肿瘤组织中,FOXP3+细胞/CD4+细胞的比例显著更高(P<0.001),且CD74+成纤维细胞数目与FOXP3+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439 3).体外实验结果示,CAFs的CD74 表达水平高于对应NFs,与PBMCs共培养12 h后,CAFs CD74高表达组培养液中的IL-10及IL-35的含量显著高于NFs培养液(P<0.05),且CAFs CD74 高表达组培养液中IL-35 的含量高于CAFs CD74 低表达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74高表达的CAFs对于CD4+FOXP3+细胞具有更强的趋化能力(P<0.05).结论:CD74+成纤维细胞与OSCC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并可能与CD4+FOXP3+细胞募集有关.

    口腔鳞状细胞癌成纤维细胞免疫抑制微环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NLR、PLR对术前舌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程龙龙张诗涵孟鑫张静睿...
    453-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血液炎症指标诊断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1 例TSC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颈淋巴结转移组和颈淋巴结未转移组,收集患者手术前外周血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指标,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分析术前NLR及PLR诊断T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颈淋巴结转移组的NLR及PLR值明显高于颈淋巴结未转移组.NLR及PLR诊断T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2、2.24 和 0.61、115.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是T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炎症指标NLR可能是评估T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潜在标志物.

    舌鳞状细胞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颈淋巴结转移

    志谢2024年度审稿专家

    458页

    根盾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单颗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观察

    胡豪杰刘晓珂李改明王黎明...
    459-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根盾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单颗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及对唇侧骨板的影响和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于我科行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 70 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即刻种植)和观察组(35 例,根盾技术联合即刻种植).比较 2 组患者种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唇侧骨板吸收量、软组织高度变化量、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修复 12 个月后,观察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白色美学指数评分(white esthetic score,WES)、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唇侧骨板吸收量、软组织高度变化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功率为 97.14%,并发症发生率为 2.86%;对照组成功率为94.29%,并发症发生率为 11.43%,2 组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前牙区单颗牙即刻种植时应用根盾技术,可降低唇侧骨板吸收量、减少牙龈萎缩、提高美学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根盾技术即刻种植上颌前牙区唇侧骨板美学效果

    保留颌骨囊肿累及牙牙髓活力的临床研究

    王新斌李媛媛朱红杰陈旧...
    464-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颌骨囊肿病变对牙髓组织的影响,为有效保存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2022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 36 例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 51 颗受累的活髓牙.根据囊肿是否累及根尖和是否进行植骨手术,分别分为累及根尖组(27 颗)、未累及根尖组(24 颗)和植骨组(43 颗)、未植骨组(8 颗),比较各组术前和术后 3 个月牙齿的牙髓活力值及其活力变化值.结果:累及根尖组与未累及根尖组 2 组牙髓活力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与未植骨组术前、术后牙髓活力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囊性病变累及根尖的活髓牙可保留牙髓活力;颌骨囊肿术后植骨不影响累及牙的牙髓活力.

    牙髓保存囊性病变引导骨组织再生牙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