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

樊明文

月刊

1671-7651

kqyxyj@163.com

027-87686117

430079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口腔医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的最新理论与技术,为口腔医学临床和基础及教学服务,为读者服务。辟有焦点论著(附评论)、论著、综述、讲座、短篇报道、专业英语、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十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口腔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口腔专业学生、护理、医技人员等。本刊为双月刊,双月28日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颌舌侧减张技术在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启航高莺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增量技术是解决种植位点牙槽嵴高度和宽度不足的有效方法,术区稳定无张力一期愈合是保证复杂骨增量手术成功的关键.下颌舌侧减张技术近年来逐渐在临床应用,在颊侧减张的基础上该技术能进一步降低组织瓣张力,维护术区稳定性,提升手术成功率.本文就下颌舌侧重要解剖结构、常用减张器械及下颌舌侧减张术式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口腔种植下颌骨骨增量减张技术

    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设计的研究进展

    龚浩孟维艳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植修复体的穿龈轮廓是指其在种植体肩台到龈缘之间的跨黏膜区域的外形轮廓.对穿龈轮廓的合理设计有助于使种植修复体获得类似天然牙的美学效果,与邻牙的软组织轮廓相适应,并在维护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长期健康,减少生物学与美学并发症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影响种植体穿龈轮廓设计的考量因素及穿龈轮廓对种植体周组织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中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的设计制作提供参考.

    牙种植穿龈轮廓基台穿龈角度义齿设计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湛济帆田艾
    199-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通过识别、吞噬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CSF-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 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CSF-lR)信号轴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调控、破骨细胞骨吸收调控进行的.本综述将 CSF-1/CSF-1 R 信号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牙周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巨噬细胞破骨细胞牙周炎

    高分子三维支架材料通过诱导外周巨噬细胞的极化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分化

    刘鹬黄伟琨梁羽
    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硫酸软骨素-壳聚糖-羟基磷灰石(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骨免疫微环境调控对小鼠颅顶骨前体细胞在骨皮质外骨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 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将支架材料与小鼠巨噬细胞 RAW264.7 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的 M2 型分化情况,RT-qPCR 检测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蛋白表达的变化.将巨噬细胞与 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共孵育后,制备条件培养基,比较完全培养基和条件培养基对小鼠颅顶骨前体细胞 MC3T3-E1(3T3)增殖、迁移、ALP 活性及形态变化,并通过 Western blot检测骨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最后,通过动物模型验证 SF-CS-HA 材料对于小鼠颅骨骨量增加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表面和内部都具有均匀的空腔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能够促进小鼠外周巨噬细胞向M2 型极化.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提高了 IL-10 基因和 TGF-β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了 IL-1β基因的表达量.且SF-CS-HA三维支架能够促进MC3T3-E1 细胞的增殖,显著提高ALP活性,增加细胞的迁移能力,提高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生成.而条件培养基(骨免疫微环境调控下)对于 MC3T3-E1 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提升更为显著.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免疫微环境调控下,骨生成蛋白 OPN、COLA1、RUNX2、OCN和 TGF-β显著增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SF-CS-HA材料能够在体内促进小鼠颅骨的新骨形成.结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能够促进小鼠外周巨噬细胞的极化,且SF-CS-HA能够调控骨免疫微环境,促进骨细胞生成,在骨皮质外达到骨增量.

    三维支架材料巨噬细胞极化共培养颅顶骨前体细胞

    芒柄花素促进牙囊干细胞成骨向分化

    陶天翼李正强郑晓雪韩冰...
    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对hDFSCs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使用含不同浓度芒柄花素(0、0.1、1、10 μmol/L)培养基培养细胞.通过 CCK-8 实验、结晶紫染色和活/死细胞荧光染色评估细胞的活性状况;通过细胞骨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状况;采用RT-qPCR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检测法评估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 ALP 活性的影响;通过茜素红染色法评估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钙化结节数量的影响.结果:hDFSCs具有干细胞特性;不同浓度的芒柄花素对 hDFSCs 活性无显著性影响;1 μmol/L 的芒柄花素可显著促进Runx2、OCN、Col-Iα1 的mRNA表达;并能够提高的细胞内ALP活性和钙化结节的数量.结论:1 μmol/L 芒柄花素可促进 hDFSCs的成骨分化.

    芒柄花素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

    告读作者

    220页

    12例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贺祖武田甜
    22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收集 2020 年 2 月~2023 年 2 月来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就诊的牙外伤后出现牙颈部外吸收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患牙位置、吸收程度、初诊时主要症状、采取的治疗措施、牙齿存留以及治疗后恢复情况等,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共收集到 12 例牙颈部外吸收病例,发现患牙 21 颗,其中上颌中切牙 9 颗,上颌侧切牙 3 颗,下颌中切牙 7 颗,下颌侧切牙 2 颗,吸收程度为Ⅰ级 0 颗,Ⅱ级 7 颗,Ⅲ级 5 颗,Ⅳ级 9 颗,根据患牙情况我们进行了根管治疗、龈下刮治、局部充填以及拔除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治疗,在随访期内,有 8 例共 11 颗患牙因吸收严重最终拔除,其余 4 例中 2 例共 4 颗患牙经过根管治疗联合龈下刮治以及缺损局部充填后原有根尖瘘管消失,牙颈部透射影未见扩大,1 例共 4 颗患牙经过根管治疗后牙颈部透射影消失,无临床阳性症状发生,1 例共 2 颗患牙经过根管治疗联合局部充填后牙颈部透射影未见扩大,无临床阳性症状发生.结论: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早期发现较为困难,致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外伤后的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终止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对牙齿的进一步破坏,避免牙齿丧失.

    牙外伤牙颈部外吸收牙齿松动根管治疗

    《口腔医学研究》关于假冒本刊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226页

    根管治疗中光动力疗法作用于粪肠球菌的优化根管预备程度的研究

    郭嘉高梦洁苏媛媛张萌...
    227-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应用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辅助根管消毒效果最优的根管预备程度.方法:体外孔板内构建粪肠球菌生物膜,以证实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对粪肠球菌有杀菌作用.在离体牙根管中构建粪肠球菌生物膜,比较光动力疗法对于不同预备程度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清理效果.结果:体外建模证实光动力疗法可杀灭粪肠球菌.根管预备 0.04 锥度下,20 号和 25 号根管组杀菌效果不如 30 号根管组;在 25 号根管组中,0.04 锥度组杀菌结果不如 0.06 锥度组和 0.08 锥度组.结论:光动力疗法对根管中的粪肠球菌有明显杀菌作用,配合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对根管内粪肠球菌进行清理的相对优化预备程度为 0.04 锥度 30 号和 0.06 锥度 25 号.

    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光动力疗法粪肠球菌

    关于使用牙位新标示法的说明

    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