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欧阳自远

双月刊

1007-2802

kydhtb@vip.skleg.cn

0851-5895823,5893143

550002

贵阳市观水路46号中科院地化所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创刊于1981年3月,1995年经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并公开出版。我刊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我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报道国内外有关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最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述评,交流信息和指导学会工作。该刊的特点是:快速、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成果报道准确、科学价值突出,起到了作为学会与会员联系的桥梁作用,是学会会员学术活动的园地。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数据规范,严格审稿制度,强化编辑部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主编和编辑委员会负责制,是第一批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汉平原地下水混合的14C年龄曲线投影校正研究

    查希茜毛绪美
    479-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14C年龄的分布可以指示地下水渗流的方向及其变化.经典校正模型可以消除水化学组成变化对14C年龄的影响,但很难识别地下水混合,导致得到的14C年龄代表的是地下水的混合年龄.本文根据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提出了识别混合和校正a14C值的方法,并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实例进行解剖.江汉平原地下水中硫酸盐矿物溶解导致SO42-含量增加,且SO42-含量与a14C值的关系曲线可以识别混合,并利用曲线投影校正a14C值,提出了混合-IAEA模型.IAEA年龄和混合-IAEA年龄的分布差异揭示出地下水渗流变化.年轻地下水混合区为年轻地下水的汇聚方向;老地下水混合区为老地下水的汇集方向.因此,对于大型沉积平原(或盆地)的地下水流系统,使用14C定年时需要考虑地下水混合的影响,混合校正后的14C年龄可以用来识别地下水渗流变化.

    14C年龄混合校正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渗流江汉平原

    地下水年龄及其在含水层封闭性评价中的应用

    赵雅静黄天明昝朝耀龙吟...
    489-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地下水年龄和地下水滞留时间概念混用、地下水年龄分类缺乏依据及地下水定年方法复杂多样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地下水年龄和地下水滞留时间的严格定义,考虑不同定年方法的测年范围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了地下水年龄的合理分类.本文还总结了已有地下水的定年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上的水动力模拟计算方法和化学上的示踪剂方法,提出了不同定年示踪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定年方法选择的原则.最后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利用地下水年龄判断含水层封闭性,提出了CO2地质封存工程选址的地下水年龄标准(大于3万年),评价结果表明,除补给区和排泄区外,中部的白垩系地层以下满足CO2相态要求、有连续盖层的绝大多数区域满足CO2地质封存的安全要求.

    地下水年龄地下水定年同位素含水层封闭性CO2地质封存

    华南下寒武统昆阳和织金含磷岩系成磷机制对比研究

    晁江琴张迪赖志滨杨海英...
    502-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寒武世发生了全球大规模的成磷事件,在华南地区形成了以贵州织金和云南昆阳为代表的大型磷矿床.为探讨两地磷块岩成磷作用的异同及其制约因素,本研究对织金新华和昆阳王家湾含磷岩系开展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昆阳地区的胶磷矿和磷灰石矿物粒径大于织金地区的,暗示昆阳地区具有更浅的海水深度、更强的水动力条件;两地含磷岩系的P2O5与A12O3、SiO2、Zr/Hf及Sr均具有显著-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暗示陆源风化物质的输入提供了早寒武世海洋磷的来源;氧化还原敏感元素(V、Ni、Cr、Mo、U)以及Ce/Ce*在织金含磷岩系中变化范围大于昆阳含磷岩系,指示织金地区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波动更大;两地含磷岩系中的稀土元素均呈现"帽型"配分特征,具有负Ce异常、显著正Y异常、负-弱正Eu异常,表明成磷过程受生物/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控制.本研究认为织金新华和昆阳王家湾含磷岩系在成磷机制上可类比性高,岩相古地理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差异是导致两地含磷岩系差异的重要原因.

    华南早寒武世磷块岩成矿机制织金新华磷矿昆阳王家湾磷矿

    赣北与赣南地区典型中温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施兴华白细民孙占学刘金辉...
    52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践行"双碳"目标,助力中国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采用同位素手段和多矿物平衡模拟法,研究了赣北的白岭温泉与赣南的汤湖温泉和白石温泉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白岭温泉(85℃)为弱碱性HCO3-Na型硅-氟水,其总溶解固体(TDS)含量、H2SiO3含量和主要离子浓度均低于汤湖温泉(89℃,弱碱性HCO3-Na型硅-氟水)和白石温泉(85℃,弱碱性SO4-HCO3-Na型硅-氟水).三个温泉虽均来源于大气降水,但汤湖温泉和白石温泉水的地下滞留时间更长,而白岭温泉的循环深度更大.白岭温泉和汤湖温泉的水岩作用强烈,均存在明显的氧漂移现象,而白石温泉则发生水气同位素交换作用,导致热水的δ18O值降低.长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的溶解和H2S的氧化为温泉中主要离子来源.白岭温泉、汤湖温泉和白石温泉的平均热储温度分别为125、135和149℃,属于中温地热资源,其补给高程分别为1455、1790和1050 m.

    中温温泉水化学特征水-岩相互作用同位素

    冷泉碳酸盐岩有机碳、氮同位素的耦合及其对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的指示

    许卫校胡钰张东陈琳莹...
    53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驱动甲烷厌氧氧化(AOM)过程的微生物不仅能同化吸收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碳源,同时也能进行氮素的同化吸收,从而导致这些微生物的生物体出现显著的13C、15N亏损.目前还缺乏来自冷泉环境有机氮δ15N数据来直接证实AOM参与氮的循环过程.本研究分析了来自墨西哥湾海底5个冷泉站位的自生碳酸盐岩的总氮(TN)、总无机氮(TIN)和总有机氮(TON)的含量及其δ15N值,并结合前人获得的总无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和δ13C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总氮的δ15N与总有机碳的δ13C只在部分站位表现出正相关性.然而,在排除无机氮的干扰后,总有机氮的δ15N与总有机碳的δ13C在所有站位均表现出正相关性.表明这种有机碳、氮同位素上的耦合与甲烷的活动密切相关,有望作为有效示踪过去海底甲烷渗漏及AOM作用的指标.

    冷泉自生碳酸盐岩甲烷厌氧氧化稳定碳同位素稳定氮同位素氮循环

    珠江口潜水镭同位素时空特征及其对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测算的影响研究

    吴才华张泽彬王亚周永章...
    541-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端元是采用镭同位素示踪法量化海底地下水排泄(SGD)通量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潜水224Ra与223Ra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其对SGD通量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潮间带近端至远端,潮间带潜水盐度和镭活度总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相近盐度下,不同潮滩潮间带潜水镭活度无量级差别,仅随盐度上升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河口内外潮间带潜水的224Ra活度最大相差(1986.8±94.5)dpm/100L,导致测算的SGD差异可达(25.2±9.6)×108 m3/d;以砂质潮滩为例,测算的旱、雨季SGD通量差异可达(2.3±1.6)×108 m3/d.SGD通量对潜水端元取值的敏感性分析显示,盐度影响最大,季节影响次之,潮滩性质影响最小.因此选择镭同位素趋近解吸平衡的高盐度潮间带潜水作为代表性潜水端元进行SGD通量测算较为合理.

    镭同位素镭质量平衡模型盐度潜水端元潮间带潜水

    基于地层元素测井的鄂西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参数评价

    童广勤陈林李培军秦维秉...
    553-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西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是近年来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为解决实验室储层测试资料相对有限的约束,本研究基于地层元素测井资料建立一套鄂西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参数解释方法,进而为储层评价提供依据.基于地层元素测井数据和实验室测试X射线衍射数据,建立了储层矿物组分类型及含量元素测井解释模型,误差性分析结果显示解释的岩石矿物含量与岩心测试矿物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黏土矿物R为0.7813,碳酸盐矿物R为0.7859,硅质矿物R为0.738),利用元素开展的矿物含量解释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基于矿物组分解释开展了水井沱组岩相类型划分,总体上岩相组合变化与相对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相关性,高灰质含量页岩类型对应于水体相对较浅环境.利用矿物组分解释模型,建立水井沱组页岩脆性矿物组分指数计算方法,对水井沱组页岩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页岩弹性参数脆性评价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总体上基于地层元素测井解释的矿物组分结果可为鄂西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岩相划分、储层甜点识别、压裂段优选等提供参照,对区域内储层评价与勘探开发具有良好指导意义.

    页岩储层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储层评价宜昌地区

    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硒的质量基准研究及风险评估

    李雪梅包靓文苏海磊冯承莲...
    563-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保护黄河入海口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并为硒(Se)的环境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使用基于组织的基准(tissue based criteria,TBC)并结合相平衡分配法(equilibrium partitioning approach,EqPA)初步推导了Se的沉积物质量基准(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SQC),评估了黄河入海口流域沉积物中Se的生态风险水平.测定了黄河入海口 8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及其孔隙水Se含量,结果表明,沉积物中Se的浓度范围为2.13~3.41 mg/kg,平均浓度为2.95 mg/kg;Se在固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为2757 L/kg,且Se的SQC值为0.80 mg/kg.基于本研究中推导的SQC,黄河入海口流域沉积物中Se的生态风险水平较高,可能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有害作用,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黄河入海口风险评估相平衡分配法沉积物质量基准

    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铼含量

    张玉红汪进贺茂勇邓丽...
    570-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铼(Re)是自然界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因其含量低而测定较为困难.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MS)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利用ICP-MS/MS建立了快速分析Re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ICP-MS/MS的灵敏度较传统的单杆ICP-MS显著提高,能够准确分析Re含量低至0.5 pg/mL的样品;样品中基体(Ca、K、Mg、Na)浓度在较低时对Re的分析没有影响,浓度高于2000 μg/mL时基体干扰会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分析时可先通过离子交换纯化或稀释以减小基体效应的影响再进行样品测试.采用该方法对河水标样SLRS-6、岩石标样BHVO-2和BCR-2的Re含量进行分析,其结果分别为(14.4±0.4)pg/mL、(0.59±0.05)ng/g和(12.46±1.21)ng/g,均与报道结果一致.最后,利用建立的方法分析常见的自然样品(如河水、岩石、土壤、沉积物等)的Re含量,获得了与前人报道一致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丰富了自然界Re含量储库,也增加了对自然界Re变化的认识.

    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Re含量实验分析标准曲线

    大别造山带双庙关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因

    汪兴韦刘嘉李红梅朱金...
    579-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是大别造山带中部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研究基础上,将成矿过程分为S1、S2、S3和S4四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金银碲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其中S3为主成矿阶段.四个成矿阶段的石英中发育富液两相(WL型)、富气两相(WV型)、含CO2三相(C型)和含子矿物多相(S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分别为226~445、234~422、258~392和152~215℃,盐度分别为2.8%~17.6%、2.9%~11.9%、1.9%~14.2%和1.2%~9.1%NaCleqv,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中-低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的H2O-CO2-NaCl体系流体.S3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值为-89.3‰~-75.9‰,818OH2O值为4.77‰~8.01‰;S2和S3阶段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数据δ34S值为-3.6‰~1.6‰,指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岩浆流体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双庙关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流体的不混溶作用是金沉淀的重要因素.

    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双庙关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