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决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

于景元

月刊

1006-4885

kxjc@alljournals.cn

010-68371091 52893585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4号

科学决策/Journal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聚贤聚德,谋定而动,厚积薄发,策动未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险投资与企业ESG表现

    李志斌李敏诗许莲艳缪申培...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ESG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风险资本作为一类特殊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ESG决策和行为存在重要影响.以 2010-2021 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验证了风险资本的"逐名"假说.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资本联合、风险资本声誉较高、风险资本有外资背景等因素显著地抑制了风险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负向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强化政府对风险资本的正确引导,以及企业提高ESG表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风险投资企业ESG表现风险资本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企业ESG表现

    汤萱赵天齐刘康侯丁瑕...
    2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时期,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了更全面的规划和更长远的目标,持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瞄准企业ESG表现为切入点,以 2007 年-2021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吸引分析师关注来提升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企业中以及在经济政策稳定性高的环境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企业ESG表现绿色技术创新融资约束分析师关注

    企业ESG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证据

    徐晟哈斯木其尔梁富友沈熙峰...
    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态势下,ESG理念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章基于 2015-2021 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表现对企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股票流动性,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中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有利于提升投资者情绪和信息透明度,进而促进股票流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良好ESG表现所带来的股票流动性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和企业创新.发掘企业ESG在金融市场的作用效果,为活跃资本市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ESG股票流动性投资者情绪信息透明度文本分析

    人工智能促进绿色创新了吗?

    崔伟
    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致力于实现"双碳"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基于中国 2007-2021 年 284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人工智能与绿色创新纳入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借助固定效应、门槛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人工智能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影响机制以及不同条件下人工智能对绿色创新影响的差异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能够赋能绿色创新,且这种赋能效果呈现边际递增到一定程度后赋能幅度下降的非线性特征.中介效应表明,人工智能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绿色创新.调节效应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和适当的政府干预正向调节人工智能对绿色创新的赋能效应.

    人工智能绿色创新制度环境政府干预门槛模型

    面向平台经济治理的多主体行为策略演化博弈研究

    周向红李子缘言彦成鹏飞...
    7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经济治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一个具有多参数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多主体行为策略演化博弈进行仿真分析,从而优化政府、平台企业及平台用户的行为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当创新监管成本较高时,政府难以维持更有效的"创新监管"而倾向于选择"传统监管".(2)在演化初期,政府对平台企业的处罚对提升创新监管概率有正向作用,而随着时间演化处罚力度小的会率先收敛于稳定策略点.(3)平台用户在面对平台企业不合规经营行为时,只有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且投诉成本低于维权收益时,才会选择投诉.通过对政府、平台企业和平台用户等多主体行为策略研究,分别从不同主体不同影响因素视角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台经济治理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平台用户演化博弈

    服务业劳动者年龄结构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影响研究

    汤丹
    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年龄结构引入到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采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截面数据研究中国服务业劳动者年龄结构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区间劳动者比重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劳动者数量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为负向,16-24岁、25-34岁和45-54岁劳动者比重对劳动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而 55-64 岁和 65-74 岁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别由负转正和由正转负.劳动者数量及各年龄段劳动者比重对工资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提出对不同行业劳动者教育水平进行合理要求、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段劳动者能力以及给予老年劳动者合适的工作岗位等政策建议.

    服务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劳动生产率工资

    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董宴廷李怡冰王洛忠
    10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政府服务,全国加快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但不同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长期存在差异,探究差异成因有助于区域间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均衡发展.文章关注网上政务服务背后蕴含的公共价值以及服务过程中的供需主体,基于战略三角模型构建"需求-供给-环境"框架,采用多案例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我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受公民需求、政府供给和外部环境多元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公民需求是重要驱动因素;政府实现较高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主要包括"能力主导型""环境助力型"和"综合平衡型"三种条件组合.研究结论为各地政府政务服务坚持公民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提升本地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启示.

    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需求—供给—环境定性比较分析省级政府

    公共艺术教育的微观经济效应:微观机理与实证分析

    郑彬彭奕李红昌
    11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增强的通用性人力资本定义为创意人力资本,建立创意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面向在校大学生、已就业人员和企业高管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从不同角度检验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就业能力、促进文化艺术消费需求、增进主观效用等方面的微观经济效应.模型显示公共艺术教育表现出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捆绑效应、耦合效应、收益递增与路径依赖效应,以及兼具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的双重收益效应.实证检验表明,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对个人认知能力、身心健康、审美品位和情感态度与社会行为的积极作用(亦即个人发展效应),促使其就业能力和文艺消费需求的增长.

    公共艺术教育微观经济效应创意人力资本就业

    产业关联视角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分析

    雷雨亮肖琳
    13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重要动力来源.基于 2012 年—2020 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异质性;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能显著带动邻近省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当农产品加工业与本地农业强产业关联时,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才能显著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化产业关联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动因及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现状与展望

    隋想徐娜
    15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传统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化产物,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降低了金融产品的负担和成本,扩大了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范围,并通过数字技术为融资困难群体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然而,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动因、影响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的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数据统计口径、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多维度均衡化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协调发展,使其在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改善民间融资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差异发展动因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