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上海科技馆

双月刊

2096-0115

sciedumuseum@sina.com

021-68543017

20012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0号上海科技馆2号楼225室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Journ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查看更多>>《科学教育与博物馆》(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是一本基于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性、综合性双月刊,着力反映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博物馆行业有关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传播以及博物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加强自然科学博物馆运营管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公众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水平,提升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引领未来科学教育——上海科技传播智库·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2024年度科学教育专家咨询会会议精要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编辑部
    1-5页

    评议人絮语

    徐蕾
    6-7页

    科学普及视角下博物馆自然类展览策划与实施

    闫琰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实例阐述了自然类展览在主题定位、内容阐释、形式表达、教育延伸等方面的策划理念和具体实践,从科学普及的视角,对展览体系的构建逻辑和方式进行了剖析,为同类型展览策划实施提供可供推广的参考和借鉴.

    科学普及博物馆自然类展览策划实施科普教育

    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的沉浸式展示策略刍议

    焦越涵李亚利赵婕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沉浸式展示要素——多感官、叙事与交互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理论与先进案例经验,尝试提出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提升策略,优化观众情感体验,助力博物馆展览高质量发展.

    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提升策略沉浸式展示

    历史类博物馆的数字化展陈:维度、逻辑和路径

    杨曙光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3种数字化展陈维度,总结其优势与不足,并基于数字孪生和混合现实技术构建了"虚实相生"、多元维度、弱化尾声的回响式展陈逻辑,有效缓解了"博物馆疲劳"和过度娱乐化问题.此外,还基于互联网的爬梳式数据聚合,通过对文物的知识组织,构建了数据智慧融合的路径;基于Unreal平台在"虚"与"实"的世界中交互式映射,实现历史文化的个性化传播.

    博物馆虚实相生展陈逻辑混合现实

    基于具身认知的酒文化博物馆多感官设计——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例

    姜一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了青岛啤酒博物馆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方面的多感官设计实践.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酒文化博物馆的多感官设计策略:营造情境化空间,以实现观众身心与环境的强耦合;深入发掘酒文化内涵,以确保展示内容与观众感官体验相适应;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融合.这些策略共同作用于观众的生理和心理层面,有效提升了观众对酒文化的认知深度和广度.

    具身认知理论酒文化博物馆多感官设计

    博物馆数字展览交互叙事应用探索——以《倾城之恋——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精品文物数字联展》为例

    彭清云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原创数字展览《倾城之恋——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精品文物数字联展》运用交互叙事的做法为依据,总结其在内容导向、互动层级、内容结构及情绪化设计方面的经验,分析其在运营环境、互动层级与美学目标的结合及观众动向测评等方面的不足,以期对博物馆数字展览的交互叙事应用实践进行初步探索.

    博物馆数字展览交互叙事

    全媒体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的策展优化

    周荣庭薛松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2020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各站点在策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四全媒体理论,从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个维度分析科学家精神展的策展优化路径,结合开放式协同创新、超媒介叙事、价值共创、IP等理论,构建全程传播、全方位呈现、全员参与、高效传播的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的策展新理念.

    全媒体时代四全媒体科学家精神展策展新理念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博物馆无障碍研究现状与展望

    甄茂成唐艳艳邢新主浦帆...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CiteSpace工具,基于CNKI数据库中关于无障碍博物馆的文献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无障碍博物馆研究呈现出"平稳起步,后续渐进增长"的态势,但整体合作研究较为匮乏,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研究团队.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无障碍博物馆的建设实践、特殊群体服务优化、交互设计创新以及地区性探索等方面.提出应加强对无障碍博物馆标准化体系的研究,探索新技术在无障碍博物馆中的应用,并推进无障碍博物馆的国际化研究.旨在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深入了解无障碍博物馆领域的进展与趋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无障碍博物馆CiteSpace发展现状趋势

    具身认知视域下馆校合作的教学策略——以内地X学校新疆班为例

    王鹤蒙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身认知视域下馆校合作的教学策略包括多维度评估,综合衡量学生各项学习指标;多感官浸润,营造沉浸式课堂环境;多主体交互,理清馆校关系、师生关系的共创共赢之路.X学校新疆班正是以此策略为指导,在课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也实现了馆校合作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

    具身认知馆校合作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