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转角系统的可重构相干纳米激光阵列

    顾亮亮詹其文
    1245-1247页

    基于双光束写和双光束读的超分辨三维纳米光子存储器

    孙洪波
    1248-1250页

    超分子主客体作用调控电化学熵变

    高顺意赵杰
    1251-1252页

    温室气体、气溶胶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亚洲高山区降水变化的共同作用

    江洁周天军
    1253-1256页

    高比能高安全的柔性锂电池设计

    祝国玺孙富鞠江伟崔光磊...
    1257-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柔性和可穿戴/植入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柔性电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催发了科学界对柔性储能器件的广泛研究。除优异的机械变形能力外,柔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特征及潜在应用领域对柔性储能器件提出了高比能、高安全的要求。锂电池自放电率低、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被认为是电子设备的理想能源,正主导着柔性储能器件的发展方向。如何同时获得锂电池的高柔性、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在柔性电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未来高比能、高安全的柔性锂电池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通过代表性实例介绍了柔性电子设备/柔性锂电池的常见应用场景,凸显出对电池高比能和高安全的要求。然后,分别从材料选择角度,包括集流体、电解质和电极活性材料等,及结构设计角度,包括折纸/剪纸结构、仿生结构、三相渗流结构等,论证了如何有效提高电池的柔性、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柔性锂电池研究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机遇。

    锂电池柔性电子柔性能量密度安全性

    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史文康赵志远郭云龙刘云圻...
    1279-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学是近年来涌现的一项变革性的前沿交叉学科,它赋予电子材料可印刷、可折叠和可拉伸等特性,使其应用于健康医疗、柔性显示、传感探测、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为了进一步拓展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场景,设计开发高性能、高显示度、高稳定性的本征柔性材料和有机电子器件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学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本征柔性材料与有机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备策略、本征柔性材料图案化工艺和集成电路,分析了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学领域的技术瓶颈和前沿问题,总结和展望了本征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柔性电子本征柔性材料本征柔性有机器件图案化工艺本征柔性有机电路

    锂金属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理解与改性策略

    李宛峡李新鹏陈亚威揭育林...
    1298-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金属负极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电极电势,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不稳定的锂金属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和严重的锂枝晶生长问题限制了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认识和理解锂金属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组成与结构,并将其与锂金属生长行为建立有效的关联,是解决锂金属负极不稳定问题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锂金属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表征技术和调控策略,并介绍了锂金属软包电池的界面研究现状。本文对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锂金属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锂金属枝晶锂金属电池

    H3亚型禽流感流行的潜在危害和防控建议

    刘金华孙洪磊高福
    1315-1319页

    H3Nyavian influenza virus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pandemic potential

    积石山Ms 6.2级地震诱发的次生泥流灾害再现喇家遗址史前灾难场景

    张玉柱沈铭健郭永强孟兴民...
    1320-1326页

    Ms 6.2 Jishishan earthquakeCaotan and Jintian villagesLajia Ruinsmudflow disaster

    C60超原子近自由电子能带

    崔兴霞苑青娄灿灿李亚菲...
    1327-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传统观念理解,有机分子及其固体的光电特性主要由前线轨道及其相互作用决定。本文以C60为例,展示新的分子轨道和相互作用及其在有机半导体中产生的类金属近自由电子能带。一类是C60超原子分子轨道:超原子分子轨道广泛存在于具有中空结构的体系,如层状、管状、笼状结构甚至芳香性分子中。其波函数模的平方在空间上非常弥散,因此在范德华固体中也能杂化生成近自由电子能带。另一类是C60类共价准键相互作用:在黑磷表面被压缩的C60单层中,C60像超原子一样通过被基底模板化的π-π堆叠类共价准键相互作用,生成近自由电子能带。同传统观点相比,前者是利用能量更高、空间更扩展的镜像态在较远距离下生成近自由电子能带;而后者则是通过能量更低、更束缚的前线分子轨道在更短的距离中获得。两者均体现了以整个分子为超原子来相互作用的超原子材料制造思想,基于这一思想,有望构筑具有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的新型范德华有机半导体。

    C60范德华间距超原子分子轨道类共价准键近自由电子能带载流子迁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