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源于干细胞的囊胚样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

    罗宇欣戚亚男于洋
    3735-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样本和伦理的限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仍有许多未完全阐明的问题.而类囊胚的出现使得构建体外模拟胚胎发育,尤其是植入前、植入和早期植入后过程的类器官系统成为可能.但初始方案的类囊胚构建效率较低,且对受精囊胚的模拟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究人员探索利用不同类型细胞以及不同诱导体系,提高类囊胚的构建效率,并获得了在形态学和转录组水平上更类似于受精囊胚的模型.除了转录组分析,蛋白组和翻译后修饰的组学也被用于探索类囊胚形成的分子机制和与受精囊胚的相似性.同时,类囊胚已经被作为研究模型探索不同基因组特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潜在作用机制.因此,我们总结了近期小鼠和人类的类囊胚模型的研究进展及新型全能样细胞参与构建类囊胚的未来前景.

    胚胎发育囊胚类囊胚植入多能干细胞全能样细胞

    多极性位点的杂化氢键有机框架吸附分离CO2/CH4

    刘莹郑芳陈俐吭杨启炜...
    3746-3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键有机框架(HOFs)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新型多孔材料,但稳定、永久多孔且富含功能位点的HOFs的构筑难题制约了其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具有轮桨立体构型和多氢键位点的金属-核碱基构造体构筑了 一类稳定的微孔杂化HOFs材料(HOF-ZJU-201、HOF-ZJU-202和HOF-ZJU-203),框架内的无机阴离子、氨基以及电荷差异性分布孔道作为多重极性位点实现了CO2的选择性吸附和CO2/CH4的吸附分离.在298 K和1 bar(1 bar=105 Pa)条件下,杂化HOFs材料的CO2吸附量为2.31~3.35mmol/g,对CO2/CH4(50/50,v∶v)的分离选择性为7.3~9.0.通过色散矫正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Hirshfeld表面分析明确了杂化HOFs材料通过氢键、静电偶极作用以及范德华力选择性捕获CO2的作用机理.固定床穿透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杂化HOFs材料对CO2/CH4的动态吸附性能,能够从等摩尔二元混合气中直接获得纯度99.9%的甲烷,具有低浓度甲烷气高效提浓的应用潜力.杂化HOFs材料良好的空气、水汽、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具备工业化应用潜力.

    氢键有机框架极性位点吸附分离二氧化碳甲烷提浓

    数字孪生融入中西药联用个体化临床安全性评价思路

    郑蕊胡明智陈昭孙杨...
    3758-376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ationindividualizationsafetydigital twinadverse effectevaluation method

    柴油车(机)管控是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

    唐贵谦程萌田王迎红李昕...
    3764-3767页

    diesel vehiclenitrogen oxide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automobile diesel fuelstransport structure

    生物电化学调控微生物代谢强化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汪国梁李田周启星
    3768-3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土壤环境难题,亟需绿色低碳的新兴技术对其进行治理.本文从微生物代谢的视角,对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MET)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石油烃降解菌的代谢过程,找到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关键限速步骤;随后,探讨了MET调控微生物代谢机理及其强化石油烃降解机制,确定了电活性菌与石油烃降解菌互营代谢过程是强化石油烃去除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MET的关键性能参数对微生物互营过程的影响;最后,为落实"双碳"目标,剖析了植物耦合MET的潜在强化污染物去除机制并评估了多技术联合修复的必要性.虽然大量研究为MET强化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但由于污染场地环境多样性和不可确定性,MET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市场推广仍然需要进一步考量.

    土壤石油烃生物电化学技术电活性菌传质阻力微生物互营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锕系阳离子吸附应用中的构效关系

    卜夕园赵斌段涛石伟群...
    3780-3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核能在我国的崛起和发展,开发简单、高效、应用性强的吸附材料用于锕系阳离子的吸附分离变得愈加迫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合成简单、结构可控、功能易调、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被认为在锕系阳离子吸附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材料设计角度出发,综述了MOFs用于锕系阳离子吸附分离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表面修饰、缺陷、功能复合、金属节点等对MOFs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厘清MOFs材料在锕系阳离子吸附应用中的构效关系.最后,提出了目前MOFs用于锕系阳离子吸附分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金属有机框架锕系阳离子吸附分离材料改性构效关系

    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固碳功能及人工调控策略

    常青张展华刘雅琪张彤...
    3792-3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固碳是地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在海洋深处、水体沉积物、地表土壤甚至极端环境中,化能自养微生物可通过硫化物、氨、氢气等还原性物质的氧化获取化学能固定无机碳.诸多研究表明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固碳功能对吸收大气、海洋、湿地、土壤和极端环境中的CO2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深海、湖泊深层等无光环境以及深海热液区等极端生境中初级生产的重要贡献.然而,目前区域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模型的建立普遍忽视了化能自养微生物类群及固碳潜能,低估自然生态系统实际碳汇能力.本文基于化能自养微生物固碳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化能自养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固碳潜能,介绍了参与化能自养固碳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的代谢特征及固碳途径,重点分析了基于固碳途径和能量代谢提升自养微生物固碳效率的人工调控策略及应用进展.最后,本文对区域生态系统化能自养微生物碳汇功能的精准量化、开发人工增汇技术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认识和调控化能自养微生物驱动的自然碳汇过程,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化能自养微生物固碳途径暗碳固定固碳速率人工调控策略

    人际视角下的建议互动:决策、社会认知过程与计算神经机制

    罗希彤潘亚峰
    3809-3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议互动是信息和影响力在社会传播的重要基石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决策者与建议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内在过程尚不清晰.从人际互动的角度出发,我们尝试构建了 一个整合建议双方行为与社会认知过程的人际影响模型:建议者和决策者分别通过提供建议信息和对建议进行反馈相互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社会认知过程被各自内化、更新了决策者对建议者可靠性的信念和建议者对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的信念,以及对彼此的社会态度.这些社会认知结果进一步指导了决策者后续的建议采纳倾向和决策优化结果,以及建议者随后的建议策略与建议准确性.同时,受影响的决策、建议行为又产生新的建议反馈和建议信息影响对方.在这些过程中,奖赏加工、心理理论加工和自我监控发挥了关键作用.具体来说,建议采纳过程和建议者对自身影响力的信念更新主要涉及奖赏相关的认知计算和神经表征;决策者对建议者可靠性的信念更新和建议提出过程涉及与社会学习相关的计算过程,并伴随着心理理论相关脑区的激活;此外,自我监控加工也参与了建议者的建议策略的使用过程.总之,本文为揭示建议互动中双方的行为以及认知加工(如信念更新、决策权衡)的内在机理提供了启示.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通过人际神经科学、计算建模等手段探索建议互动双方复杂的社会信念和互动动机如何整合,进而影响社会行为.

    建议采纳建议提出社会认知人际互动社会影响

    社会规范对情绪感染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张玲陈文锋杨晓凡马航...
    3823-3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绪感染是情绪从表达者传递到接收者并致使接收者情绪体验与表达者趋于一致的过程,适宜的情绪感染能促进社会关系和合作.情绪模仿和社会评价被认为是情绪感染的主要途径,但在社会情境中,社会评价的作用更为突出.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群际关系(如内外群、竞争合作)等,而作为社会评价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规范如何影响情绪感染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却未引起重视.本文梳理了情绪感染的含义与测量,情绪感染的心理机制,社会评价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的概念与分类、操纵与测量;归纳总结了社会规范影响情绪感染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社会规范作用于情绪感染可能的心理机制以及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神经基础,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情绪感染社会评价社会规范社会情境情绪模仿

    糖尿病预防研究的创举: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6年回顾

    柴鑫王雅晨王金平巩秋红...
    3834-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前期是血糖介于正常范围和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一类高血糖状态,该人群每年有5%-10%的风险会进展为糖尿病,终身患糖尿病的风险达70%.糖尿病是全球五大慢性病之一,每年造成近万亿美元的卫生支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和因糖尿病死亡数量均位居全球首位,且未来30年数量仍将增长,预防糖尿病刻不容缓.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是世界上开始时间最早、干预时间和随访时间最长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与美国糖尿病预防项目、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共同被誉为糖尿病一级预防领域的里程碑式研究,自1986年至今已有36年历史,首次提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强有力证据,并进一步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在干预结束后能持续降低30年糖尿病发病风险和相关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及其死亡的发生风险,甚至延长1.44年的寿命,为糖尿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证据.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糖尿病相关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学习和借鉴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为应对当前糖尿病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设计、主要成果和贡献做系统介绍与回顾,并对未来的糖尿病预防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与展望.

    糖尿病预防研究糖耐量受损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