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与无神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与无神论
科学与无神论

杜继文

双月刊

1008-9802

w8078@sina.com

010-65262526

100005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学与无神论/Journal Science and Atheism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专门宣传无神论的大型刊物。其宗旨是:宣传科学精神,开展无神论教育,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该杂志致力于准确、完整、生动、通俗地宣传唯物论和科学无神论,为全国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的四重逻辑

    贺新春冯婉婉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宗教工作宝贵经验的赓续传承.这一重要论述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列宁的宗教观、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宗教观为理论遵循;以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为重要价值,以增进民族团结为重要任务,以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为价值目标;以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建设高素质人才干部队伍、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宗教工作宗教中国化

    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互融共进

    王艳利金卓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和国家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和实现中华文明永续发展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作为科学无神论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该遵循的大原则.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挺膺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有必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主张等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因,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不断筑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信仰根基,激活和凝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

    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中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启示

    李小芬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蕴含丰富的无神论思想,不仅对无神论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肯定,而且还对如何开展无神论宣传的基本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回答了无神论"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推进"等一系列主要问题,形成了捍卫和宣传唯物主义,"唤醒人民群众的宗教迷梦"、同党内外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结成无神论联盟、坚持正面宣传无神论和反面批判唯心论相结合的科学无神论思想.新时代,在重视科学无神论理论地位和结成联盟的同时,更要着力创新无神论宣传路径.

    列宁唯物主义科学无神论宗教有神论唯心论

    宗教批判与无神论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恽代英、蔡和森等为中心的考察

    杨小华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宗教批判与无神论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内在理路大致有三.第一,以科学与宗教为主题,充分运用生物进化论、宇宙论等自然科学成果,证明基督教教会和基督信仰的欺骗性,全面消解宗教的信仰对象;第二,以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唯物史观、还原主义等思想为基础,阐明宗教生发之根源是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强调从社会关系、历史发展中去解释宗教现象,从逻辑上说明宗教的虚幻性,引导人们批判宗教,做坚定的无神论者;第三,以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线索,阐明基督教、基督教教会、基督教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的侵略本质,明确近代中国一切灾难都与基督教与帝国主义的侵略相关联.总之,宗教批判与无神论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无神论教育的生动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人宗教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宗教批判无神论科学主义

    法国1905年《政教分离法》的核心精神与实践价值

    张波钱秋实
    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与教会的关系是西方文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发展,政教分离的做法逐渐成为部分西方国家治理宗教的重要手段.1905年,法国通过《政教分离法》,坚持国家宗教中立,保护个人宗教信仰自由,开创了法国世俗性立法的先河.宗教从此退出法国公共领域,公立教育不断发展,个人信仰与公共秩序达成平衡.《政教分离法》蕴含的精神在法国法治实践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对塑造现代法国社会具有开创性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资产阶级的政教分离原则具有时代局限性和不彻底性,随着近些年法国族群比例的变化,这些缺陷导致其在实践中很难平衡不同群体的价值追求和现实利益.

    《政教分离法》政教关系政教分离法国

    宗教研究的新动向:21世纪以来国外互联网宗教研究综述

    张伟卓张本祥马国利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初(2000-2023年),见证了互联网宗教和互联网宗教研究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宗教已经成为现代宗教的重要传播方式,世界互联网宗教研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回顾了 20世纪以来的国外互联网宗教研究成果,探究其不同的研究重心,即关注互联网宗教和线下宗教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既对立又统一;聚焦科技和宗教之间的低张力.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宗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宗教与科技的和解;互联网宗教研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新概念的涌现、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新事物的诞生丰富了互联网宗教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预测了互联网宗教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宗教研究越来越关注宗教和科技的关系.同时,科学技术也为研究领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互联网宗教安全将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国外互联网宗教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无神论宣传教育与迷信治理

    周伟
    6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巫觋迷信之风盛行,巫医巫神行骗活动肆虐;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各地迷信现象普遍存在;迷信团体活动猖獗,骚扰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边区社会稳定和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和迷信治理工作,通过在卫生工作中改造巫医巫神,宣传无神论理念和卫生观念;在文教工作中反对封建迷信,传播无神论思想和推广新文艺;在科普工作中批判愚昧无知,普及无神论及自然科学知识,推动了社会风气的重塑和封建迷信的式微,促进了群众卫生观念的改进、科学思维的树立和理想信念的坚定.

    陕甘宁边区无神论宣传教育迷信治理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

    从"打倒"到"改造":陕甘宁边区反巫神运动的复杂面相及经验反思

    徐闩锁吴承望
    7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陕甘宁边区存在着部分群众对巫神的追捧与崇拜现象.这些巫神以主观臆想的话语体系和虚构语境构造了形形色色的巫术活动而寄生民间,不断荼毒边区群众、掠夺物质资源,成为"专吃农民的血"的"耗子"和乡村社会的"寄生虫".尤其是在全面抗战时期,巫神隐藏于边区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争取民心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等革命活动带来诸多破坏.为了强化对陕甘宁边区乡土空间的治理和改造,以培塑"新人"、建构新秩序新社会,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了群众性反巫神运动.由于时局变迁和认识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巫神运动经历了从"打倒"到"改造"的实践转向,在传统与现代二元对峙的时空中呈现出复杂面相,积累了丰厚经验,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陕甘宁边区反巫神运动巫神打倒改造

    论消极无神论、积极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郭瑜杰田昶奇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无神论分为消极无神论与积极无神论,前者主张无法证明上帝存在,后者主张可以证明上帝不存在.历史上,消极无神论对反对有神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因此有必要从消极无神论过渡到积极无神论.法国18世纪无神论和美国当代新无神论分别从理论角度捍卫了积极无神论.然而,无神论的宣传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可以从实践角度捍卫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比消极无神论与积极无神论更先进的无神论,它不仅包括正确的世界观,还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引导群众开展积极的社会实践.

    消极无神论积极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实践维度

    鲁迅的无神论思想探析

    姚彬彬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平生对于宗教问题的看法颇为复杂,他虽然并不否认宗教本身在历史上曾存在一定有正面价值的社会文化功能,但对宗教中崇拜神灵和超自然力的有神论成分,持明确的批判态度.面对民国时期泛滥的膜拜团体和神秘主义话语,鲁迅坚守无神论立场,阐扬科学精神,批判"鬼话".并且,基于敏锐的文化心理剖析,他揭露宗教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解构宗教界伪善型人格.鲁迅早年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在晚年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定影响,这使得他在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上日趋深刻,而无神论观念之确立与弘扬,也是鲁迅所言"立人"文化愿景实现之必要条件.

    鲁迅宗教无神论科学神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