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中国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

张刚

半月刊

1005-3573

sci_chinese@sina.com

010-51601074

100086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28号艺术大厦A座

科学中国人/Journal Scientific Chines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生物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漫谈

    张红英
    389-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也不断的做出改进,给了我们学生很多参与课堂和喜爱课堂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这样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课堂实践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杨英
    390-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浅议小学语文赏识教育

    马秀华
    390-390,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学好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赏识教育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马海兵
    391-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寻求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教师在教授作文写作时,一定要敢于创新,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学,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恐惧感,保证他们对写作有着持续的热情和兴趣。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李敬霞
    391-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再体现,作为能够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主体个性有效手段之一的写作教学,理应体现“生活教学”的思想。虽然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一写作教学时仍然十分有效的,但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针对当今作文教学弊端,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米合尔班·阿不都热依木
    392-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着手于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结合我国多媒体技术实际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措施,为我国今后的多媒体物理教学提供正确参考。

    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措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刘秋水
    393-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学中提出,要从兴趣培养、自主参与、自主合作等方面挖掘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英语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李琴
    393-393,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了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文章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从低年级起就应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数学培养数学思维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于云峰
    394-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是要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抓好课堂教学,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调动学习兴趣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方法

    代欣悦
    394-3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