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中国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

张刚

半月刊

1005-3573

sci_chinese@sina.com

010-51601074

100086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28号艺术大厦A座

科学中国人/Journal Scientific Chines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唐建国
    287-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生物新理念创造性实验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潘继阁
    287-287页

    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探讨

    张瑞雪
    288-28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先从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要求及教学目标进行论述,进而分析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吴玲玲
    28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高中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浅淡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王春艳
    289-289页

    加强物理概念教学,解决有关物理问题

    赵东建
    289-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年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所感到物理难学、缺少兴趣的共同点就是物理概念掌握不好,理解不透,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就是注重“背定义、记公式、做练习题”这三个环节,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建构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只要学生建立了正确的物理概念,才能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了解物理的探索过程,解决有关物理问题。

    义务教育物理概念物理问题

    浅谈如何通过分问题的设计击破课堂核心问题

    王桂波
    290-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堂往往一节课突出一个核心问题。为了让学生能水到渠成地解决核心问题,能逐步深入的开展探究活动,笔者从:分问题的提出,切入口要小,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分问题的提出要有鲜明的指向,直击核心目标;分问题要有层次性,符合认知规律;分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会时间的“留白”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剥茧抽丝、披沙拣金,把核心问题分解,精心设计分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轻松击破课堂核心问题。

    分问题设计击破课堂核心问题

    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孙灵海何艳秋
    290-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已将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重要的一种,并大力提倡。为了探讨在新课程体系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本文通过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新课程体系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职法律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李亚勇
    29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德育教学大纲的几次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法律课程教材也在不断修订,总的来说是越修越好,但是由于法律课程的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都较强,因而教学难度还是很大。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极大地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作者主要从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的选取原则和案例教学实施方法几个方面谈谈认识。

    中职法律课案例案例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职数学教学

    李书平
    291-29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多媒体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数学基础一般较差、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阻力重重。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趣味性、形象性和艺术性特征,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更加显得突出。作为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正确而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中职数学多媒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