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中国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

张刚

半月刊

1005-3573

sci_chinese@sina.com

010-51601074

100086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28号艺术大厦A座

科学中国人/Journal Scientific Chines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周红芳
    37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好“渗透途径”。一是情感渗透,二是认识渗透。所谓情感渗透就是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用作者的心、教师的情去感染、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并进而迸发出更为高尚、更为健康的情感的一种渗透方式。

    思想教育贴近生活因势利导

    浅议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策略

    董爱新
    378-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体性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新时期,我国教育领域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动、灌输式的学习状态,不能发挥真正的主体性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不断开动脑筋,自主学习的过程。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陈广福
    378-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宫殿大门的向导,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

    兴趣科学教学创新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付青山
    379-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的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学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高祥
    379-380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创新行为略谈

    郝明花
    380-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达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的问题,已摆在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传授教育观念的束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创新

    加强朗读指导,构建一个书声琅琅的语文世界

    郭春芳
    380-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书声琅琅”是一堂好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李荣霞
    38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探究学习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这一新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驱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李明
    38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造是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基本活动,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基本能力。创新教育则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关键,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李志平
    38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设立交际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目标工程教学效果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