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研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

穆荣平

月刊

1000-2995

KYGL@263.net

010-6255552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

科研管理/Journ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为20种中国管理科技重要期刊之一。还加入了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同时《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编号:(Q)G098;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编号:(Z)S0099;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为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编号:(S)0346。《科研管理》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综合性、科学性、文献性、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科技事业的方针政策,推动国内外管理工作的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在管理工作方面的相互了解,沟通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促进国际交流。《科研管理》杂志现设栏目有: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农业科研;地方科技与教育;高校科技与管理;预测与分析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供应链特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资源协同与挤占视角的分析

    邓峰杨开心郑园园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供应链竞争背景下,其特征对企业绿色创新有何影响?本文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供应链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其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的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不利于企业的绿色创新,产生了"资源挤占"效应,而非"资源协同"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各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内部激励可以削弱(强化)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不利影响;外部压力仅加剧了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不利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商集中度不利于开展绿色创新活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财务资源较强的企业,客户集中度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议价能力较低和财务资源较弱的企业,而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议价能力较强和吸收能力较强企业的绿色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从供应链特征视角贡献于绿色创新相关研究,也为企业如何合理选择供应链关系提供了一些参考.

    供应链特征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企业绿色创新资源协同资源挤占

    人工智能参与下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沈志锋李静李智慧
    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模式,给企业创新带来颠覆式变革,并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新的挑战.然而,当前的研究缺乏对人工智能如何参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深入探讨.本文聚焦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基于华为鸿蒙系统的探索式案例分析,剖析人工智能参与下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及构建过程.研究发现:(1)AI作为创新主体扮演着赋能者、支持者、联结者和驱动者的多重身份,AI参与下的创新生态系统呈现出人类与AI双元创新主体共存的特征;(2)AI作为创新技术推动了创新主体间的多层次、全方位交互,促使创新生态系统呈现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特点.(3)AI与其参与下的创新生态系统共演共生,在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不同阶段,创新机制呈现出专家主导—伙伴联合—协同共享的演进路径.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为企业构建新形势下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增强创新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指引.

    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鸿蒙系统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

    冯启良安琪方炜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跨越成长障碍的核心策略,更是企业内部价值深度挖掘与外部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关键驱动力,对企业市场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鲜有研究明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本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经验证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各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通过提升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和内部资本获利能力的有效途径影响企业市场价值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效果更大,研发风险较低与技术活跃性较高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效果更明显.本研究从实证角度肯定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积极影响,在理论层面拓展了微观层面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后果,在实践层面对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活动提升市场价值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企业市场价值市场获利能力新熊彼特增长理论

    社会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影响研究

    曹霞张鑫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稳定运行的基础,是产业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以1985-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申请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了社会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联结模式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对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呈现上升趋势.(2)知识基础深度同质性在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对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具有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3)制度环境相似性对协同创新网络关系的积极影响表现出倒"U"型趋势,组织结构相似性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合作经验相似性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最后,从加快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优化创新主体知识结构;稳定创新主体合作关系等方面给出相应的管理启示.研究结果拓展了社会资本理论在协同创新网络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社会资本协同创新网络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数随机图模型社会网络分析

    灵活Vs审慎:国有股权监管改革与国企创新

    李竹波李梅陈世来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使用中国2003-2011年和2014-2021年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对比分析了国有股权审慎监管和灵活监管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国有股权监管改革后,更灵活的监管对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加明显.作用机制在于更灵活的监管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改善董事会治理、降低代理成本、提升财务冗余,从而发挥创新激励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更灵活的监管对技术领先、非管制性行业的国企以及央企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更灵活的监管还显著促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最终提高了企业价值、盈利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国有股权监管放管服改革的制度红利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国有股权监管改革国有企业创新公司治理

    多主体参与的创新联合体稳定策略研究

    马宗国蒋依晓
    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联合体作为新型举国体制微观化成果,成为我国应对科技创新发展形势、构建融通创新体系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基于创新联合体多主体参与模型,考虑在中央政府考核监管和公共研究组织知识创造作用下的产业链领军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求解不同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组合,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一法则分析了演化策略组合的稳定性,并运用Matlab 2022b对博弈主体在不同参量变化下的策略选择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链领军企业是影响创新联合体组建的关键内驱力,对于产业链领军企业而言,不主导创新时的招致损失和协同创新成本是影响其演化博弈结果的关键因素;(2)产业链配套企业作为创新联合体体系化创新力量,对地方政府补贴敏感度高于产业链领军企业,当产业链领军企业主导创新和地方政府补贴的概率越高,产业链配套企业越倾向加入创新联合体;(3)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创新联合体前期组建的基础引领动力,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资金倾斜力度会对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产生显著积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提供精细化政策保障,增强产业链领军企业主导创新能力;实施针对性补贴支持,激发产业链配套企业内生创新动力;搭建融通合作平台,增强产业链创新活力.通过将创新联合体的关键参与主体及其相应功能定位和主体策略选择演化过程作为研究主线,进一步丰富了组建创新联合体的理论研究,系统聚焦创新联合体微观主体的策略,为创新联合体的稳定运行提供实践启示.

    创新联合体稳定策略领军企业三方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工具效应研究——基于生命周期与产权性质的多维度分析

    刘和东汤雨婷
    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政策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要素,探究政府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效应,是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激励与抑制政策纳入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统一研究框架,剖析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整体与异质性影响机制.构建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收集我国2010-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激励、抑制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的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政策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效应大小,发现:(1)从整体上看,相对于抑制政策,激励政策效应更大.激励政策中组合政策效应最大、研发补贴次之.(2)从生命周期看,成长期以激励政策效应为主,抑制政策为辅;激励政策中组合政策效应更大、研发补贴次之.成熟期以抑制政策效应为主,激励政策为辅;激励政策中研发补贴效应最大.衰退期以激励政策效应为主,抑制政策为辅.(3)从产权性质看,国有企业以抑制政策效应为主,激励政策为辅;激励政策中税收优惠效应最大.非国有企业以激励政策效应为主,抑制政策为辅;激励政策中组合政策效应最大、研发补贴次之.本文探索了不同政策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对政府精准施策促进企业降污增效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激励政策抑制政策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生命周期产权性质

    创业导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俞园园许诺文学舟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创业导向具有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的特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以2015-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及调节模型探究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创业导向战略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2)高管权力和高管团队平均任期均正向调节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教育背景异质性对这一效应起到削弱作用;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对创业导向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3)创业导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影响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具有差异性,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研究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微观层面的前因研究及内在机理,对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经济系统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依据.

    数字化转型创业导向高管生命周期

    家族传承与企业创新:基于fsQCA的组态研究

    宋丽红何婉诗梁强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高峰期,如何实现家族传承与创新并行推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企业创新决策是一个受到多层面因素共同驱动的复杂过程,本文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家族驱动创新的理论框架,从家族自主权、家族资源能力和家族意愿三个层面探索代际传承背景下继任者特质与其继任情境(创一代特征与企业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协同影响机制.对131家已实现二代继任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产生高创新投入的路径共6组,可区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为职业经理人助力二代实现企业创新的职业辅佐型,第二种为创一代长期谋划推动创新的培养帮扶型,第三种为创一代与继任二代合作突破绩效困境的合作破局型,第四种为二代丰富履历促进创新的二代主导型.其中,"未雨绸缪"式的培养帮扶型传承还有利于创新产出,二代主导型传承则同时有利于创新产出与效率.研究进一步发展家族驱动创新框架应用情境,丰富了家族企业创新研究的方法基础,对家族企业顺利完成代际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家族企业创新传承家族驱动创新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程飞景晓栋田泽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能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然而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是发挥资源补偿效应还是挤出效应?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对选择不同创新类型有何影响?目前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以《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节能环保产业政策会在非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上诱发"资源补偿效应",但企业总是以策略性非绿色创新来回应政府扶持,从而引致了对绿色创新的"挤出效应".(2)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尚未提升公众的环境关心水平;研发投入是产业政策引发策略性非绿色创新效应的关键传导因素.(3)小规模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更明显地受到政策干预而进行创新活动,但是实质性创新和绿色创新的动力不强.本文对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产业政策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策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