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李玉民

季刊

1000-2812

xueb@lzu.edu.cn

0931-8915032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CSTPCD
查看更多>>创刊于1958年,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兰州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2005年刊物名称由《兰州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本刊及时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各学科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学术动态和技术方法。本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本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感染与免疫——经典问题带来的新挑战

    辛晟梁徐小元
    1-5,13页

    感染免疫应答脓毒症新型冠状病毒结核病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赵佩佩朱嘉睿李飞飞张岑...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作用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诱发内皮细胞死亡的具体机制。方法 以200 ng/mL的体外分离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刺激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碘化丙锭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焦亡标记物。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刺激后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死亡加剧,NLRP3炎症小体和焦亡相关标记物GSDMD、N-GSDMD表达明显升高,NLRP3抑制剂MCC950预处理可有效减弱NLRP3的激活,抑制细胞焦亡的发生。结论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可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发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肺微血管内皮细胞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

    异常流体剪切力通过cGAS-STING信号通路参与髓核细胞的凋亡、炎症与自噬

    周缘马崇文张义宝雷栓虎...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常流体剪切力诱导髓核细胞(NPC)凋亡、炎症和自噬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NPC 加载24 dyn/cm2流体剪切力,时间分别为 0、60、90、120、150 min。使用细胞骨架染色研究流体剪切力对细胞骨架及细胞形态的影响;使用 5-乙炔基-2'-脱氧尿苷染色验证NPC的增殖能力;用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评估流体剪切力对线粒体的损伤效应;用赫斯特染色研究凋亡与流体剪切力的关系;用丹酰戊二胺染色研究自噬与流体剪切力的关系;探究细胞培养基酸碱度的变化,验证流体剪切力与炎症的关联;使用蛋白质印迹法研究 cGAS-STING 相关蛋白(cGAS、STING、TBK1)、炎症相关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COX-2)、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以及自噬蛋白(IL3-Ⅰ/Ⅱ、p62)的变化。结果 作为一种细胞间的机械刺激,24 dyn/cm2强度的流体剪切力可造成 NPC 形态由梭形转变为多边形,细胞骨架发生重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培养基酸性增强,线粒体JC-1多聚体减少、单体增加;同时,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COX-2、Bax蛋白表达量上调,LC3 Ⅱ/LC3Ⅰ增加,p62、Bcl-2降解增加,出现凋亡、炎症、自噬以及线粒体损伤;加载 24 dyn/cm2的流体剪切力可以激活 NPC 内的 cGAS-STING 信号通路,且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120 min 时强度最高。使用 cGAS 抑制剂 RU。521 可以减缓24 dyn/cm2流体剪切力造成的 NPC 的凋亡、炎症、自噬以及线粒体损伤。结论 流体剪切力诱导的 NPC 凋亡、炎症和自噬与cGAS-STING 信号通路激活相关,抑制 cGAS-STING 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缓解异常流体剪切力造成的细胞损害。

    cGAS-STING信号通路髓核细胞机械刺激流体剪切力

    黄芪发酵物通过调节Fas信号通路影响碘缺乏大鼠海马结构和学习记忆功能

    李超杨伟伟杨晓晖王雪...
    26-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发酵物通过调节脂肪酸合成酶(Fas)信号通路对碘缺乏大鼠海马损伤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以期选出药效最佳的黄芪制剂。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发酵提取液4。00、2。00、1。00 g·kg-1组和阳性药(左甲状腺素钠9×10-3 mg·L-1)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喂养碘缺乏饲料(碘含量为20 μg·kg-1)90 d构建甲状腺肿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示造模成功。跳台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酰胆碱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乙酰胆碱、丙二醛含量;观察断头缺氧后存活时间和脑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Fas、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的相对表达;最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3、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组织中乙酰胆碱水平、抗氧化活力降低,海马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和细胞凋亡,神经细胞排列紊乱、Fas、Caspase-3、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发酵物和阳性药组大鼠跳台潜伏期、错误次数和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率和平台穿越次数均增加;血清乙酰胆碱转移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乙酰胆碱含量升高,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降低;缺氧后存活时间延长,脑指数增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Fas、Caspase-3、Bax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Bcl-2表达量增加,Bax/Bcl-2降低;蛋白质印迹法显示,Fas、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黄芪发酵物能够提高碘缺乏大鼠学习记忆水平,可能与抑制Fas信号通路及调节乙酰胆碱代谢、改善能量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抑制凋亡效应有关。

    黄芪发酵物碘缺乏脂肪酸合成酶海马学习记忆凋亡

    DosR抗原Rv1737c用于活动性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病感染的区分诊断评价

    郑鸽之许娟石磊李洁洁...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相关抗原Rv1737c用于活动性肺结核(ATB)和潜伏性结核病感染(LT-B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22年1月—2023年8月294例ATB病例和299例LTBI病例。用荧光斑点(FluoroSpot)法检测特异性T细胞经MTB毒力因子ESAT-6和CFP-10、MTB潜伏相关抗原Rv1737c刺激后分泌的IFN-γ和IL-2。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用于定义在区分ATB和LTBI时潜伏期相关抗原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在MTB特异性ESAT-6和CFP-10肽刺激后,ATB组仅分泌IFN-γ的T细胞(IFN-γ+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LTBI组(P<0。001);相反,仅分泌IL-2的T细胞(IL-2+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LTBI组(P<0。001)。MTB潜伏相关抗原Rv1737c刺激后,LTBI组IL-2+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TB组(P<0。001)。由Rv1737c刺激的IL-2+T细胞百分比得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95%CI:[0。775,0。850]),区分ATB和LTB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9%和84。4%。仅考虑ESAT-6或CFP-10刺激的IFN-γ+T细胞百分比,ESAT-6及CFP-10 FluoroSpot对ATB和LTBI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6%和75。3%,AUC值为0。739(95%CI:[0。695,0。782])。在ESAT-6和CFP-10 FluoroSpot的基础上,与Rv1737c联合使用可将特异性提高到92。3%(95%CI:[0。872,0。994]),AUC增加至0。881(95%CI:[0。853,0。910])。结论 Rv1737c与ESAT-6和CFP-10结合,可作为基于T细胞的结核病诊断测试的候选抗原,用于区分ATB和LTBI。

    结核分枝杆菌活动性肺结核DosR抗原Rv1737c诊断潜伏性结核病感染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肝细胞癌患者预后预测新模式

    王霄杨波马晨哲汪营营...
    41-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构建新的预测模式,为患者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方法 在SEER数据库中获取2011-2015年被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数据,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80例肝细胞癌患者样本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队列。应用一致性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效能并与传统TNM分期进行对比,计算分数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绘制小提琴图。结果 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N分期、M分期、甲胎蛋白表达情况、手术情况、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训练组的一致性指数为0。739(95%CI:[0。730,0。748]),1、3、5年患者总生存期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811、0。812;内部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为0。732(95%CI:[0。718,0。746]),1、3、5年患者总生存期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803、0。810;外部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为0。719(95%CI:[0。684,0。753]),1、3、5年患者总生存期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841、0。899;传统TNM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04(95%CI:[0。691,0。714]),1、3、5年患者总生存期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0。687、0。677。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较传统TNM分期预测效能更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能够用于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且效果优于传统TNM分期,基于新的预测模型的危险分层系统在区分患者生存期时更精确,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肝细胞癌总生存期SEER数据库预测模型列线图预后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高悦悦陶凯歌朱美玲刘加宁...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接受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284例患者,术中的球囊扩张时间均为5 min,依手术方式分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37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49例)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198例)3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短期并发症等资料并分析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安全性方面,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组术中出血发生率(6。1%)明显低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组(29。7%)以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26。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3组患者间的其他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方面,3组患者的首次结石清除率和机械碎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手术安全有效,且术中出血风险更低,临床应用具有价值。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GF21水平与糖代谢、血清尿酸关系的研究

    刘露霞吕小羽赵阳婷陈重阳...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糖代谢、血清尿酸(SUA)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45例平均年龄(58。64±9。80)岁T2DM患者(男性171例,女性74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FGF21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将患者分为3组: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血糖控制较差组(7%<HbA1c≤10%)、血糖控制极差组(HbA1c>10%),比较各组之间血清FGF21水平的差异。其次根据血清FGF21水平的四分位数将T2DM患者分为4组:Q1[10。00,55。00]mmol/L、Q2[55。01,88。00]mmol/L、Q3[88。01,129。00]mmol/L、Q4[129。01,213。00]mmol/L组,比较各组患者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FGF21与糖代谢、SUA水平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FGF2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血糖控制极差组血清FGF21水平[(81。48±43。29)mmol/L]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达标组(104。56±52。67)和血糖控制较差组[(97。64±48。28)mmol/L,P<0。05]。Q3 组[(355。92±70。15)、Q4组SUA水平(365。49±81。45)mmol/L]显著高于Q1组[(322。92±77。35)mmol/L,均P<0。05]。Q4组HbA1c水平[7。55(6。70,9。10)%]显著低于Q1组[8。50(7。00,10。40)%]、Q2组[9。00(7。60,11。00)%]、Q3组[8。80(7。30,9。90)%]。SUA水平与血清FGF2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183,P=0。004),与HbA1c水平、空腹血糖(FPG)呈负相关关系(r=-0。157,P=0。013;r=-0。133,P=0。038)。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UA与血清FGF21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关系[B=0。086,95%CI:[0。001,0。172],P=0。048]。结论 中老年T2DM患者血清FGF21水平与SUA呈正相关关系,与HbA1c、FPG呈负相关关系,并且FGF21与SUA水平增加独立相关。高水平血清FGF21与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有关,但是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2型糖尿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糖代谢血清尿酸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讨肠道菌群与过敏性鼻炎的因果关联

    梁家浩李泽豪李岩王海...
    64-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肠道菌群和过敏性鼻炎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 从MiBioGen数据库下载人类肠道菌群数据集,保留196个已知菌群(9个门、16个纲、20个目、32个科和119个属)作为暴露因素,筛选出与暴露因素强相关且相互独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有效工具变量。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下载包含5 527例患者和212 387例对照的过敏性鼻炎数据集(finn-b-ALLERG_RHINITIS)作为结局变量。分别使用逆方差加权、加权中位数、MR-Egger、加权模式和简单模式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优势比(OR)评估肠道菌群与过敏性鼻炎的因果关联。同时利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MR-Egger截距测试和MR-PRESSO全局检验检测水平多效性,Cochran's Q检测异质性。结果 逆方差加权分析结果显示食物谷菌科(OR=1。111,95%CI:[1。004,1。230],P=0。042)和瘤胃球菌属gauvreauii群(OR=1。263,95%CI:[1。044,1。528],P=0。016)与过敏性鼻炎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瘤胃球菌属UCG-010(OR=0。775,95%CI:[0。605,0。993],P=0。044)、罕见小球菌属(OR=0。735,95%CI:[0。595,0。909],P=0。004)、伯克氏菌目(OR=0。764,95%CI:[0。606,0。963],P=0。023)和放线菌门(OR=0。798,95%CI:[0。657,0。970],P=0。024)与过敏性鼻炎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留一法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MR-Egger截距测试和MR-PRESSO全局检验无水平多效性,Cochran's Q检验显示不存在异质性。结论 肠道菌群和过敏性鼻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食物谷菌科和瘤胃球菌属gauvreauii群可增加过敏性鼻炎发病风险,瘤胃球菌属UCG-010、罕见小球菌属、伯克氏菌目和放线菌门能降低过敏性鼻炎发病风险。

    过敏性鼻炎肠道菌群孟德尔随机化因果关联

    干细胞与特发性肺纤维化领域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王彩云邱婉春苟盼盼蒋娜...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可视化分析干细胞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领域的相关文献,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不足。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检索2003-2022年收录的干细胞在IPF领域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 1。6。19和Citespace 6。2。R4软件对文献进行年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期刊分布等方面的分析。同时还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637篇,此领域年发文量呈稳步增长态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匹兹堡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有3位,分别是Geiser Thomas、Han Xiaodong和Ro-jas Mauricio,核心共被引作者是Noble Paul W,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是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热点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以来干细胞治疗IPF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发病机制、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治疗潜力以及新药研发等。结论 干细胞在IPF领域的研究数量逐年增长;参与该领域研究的作者和机构众多,但高产作者和机构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加强不同作者、机构、地区及国家间的合作。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为IPF患者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式,但临床应用中仍有一些问题亟须解决,例如确定干细胞的最佳来源、干细胞移植途径、干细胞移植次数和时间以及适当的干细胞移植间隔等以评估干细胞治疗IPF的可行性。

    特发性肺纤维化干细胞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