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王志刚

月刊

1008-6978

lccscq@vip.163.com

023-63811304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先后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我刊是集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工程及基础于一体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基础与提高相结合,以国内大、中、小型医院,医学院校广大超声医学工作者、各科临床医生、超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是超声工作者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理想传媒,是广大临床超声医学及工程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评估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

    兰图谢利萍罗成莉李六燕...
    1016-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评估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ME)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BRVO合并ME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光凝组和康柏西普组,每组各31例,其中光凝组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康柏西普组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基础上行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眼动脉(OA)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的差异.获取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比较BCVA、CMT、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RVO合并ME患者CRA、OA超声参数与BCVA、CMT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康柏西普组CRA的PSV、EDV、RI及BCVA均高于光凝组,CMT低于光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柏西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光凝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柏西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与光凝组(29.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RVO合并ME患者CRA的PSV、EDV、RI与BCVA均呈正相关,CRA的PSV、EDV、RI与CMT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BRVO合并ME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超声能准确评估其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康柏西普激光光凝术疗效

    声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
    1020页

    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血清学指标的风险模型预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沈荣吴轶萍
    1021-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血清学指标构建预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NML)良恶性的风险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NML患者78例(共78个病灶),其中恶性36例,良性42例;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取病灶最大径、生长方位、血流信号及有无结构扭曲、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实验室检查获取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和微小RNA-194(miR-194),查阅病历获取临床资料,比较良恶性NML患者超声图像特征、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NML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风险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分别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和校准度,计算Brier评分.结果 恶性NML患者年龄≥50岁、哺乳史、乳腺癌家族史、CEA>2.1 ng/ml、CA15-3>18.7 U/ml、miR-194>1.60占比,以及结构扭曲、血流分级Ⅱ~Ⅲ级、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占比均高于良性N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NML病灶最大径、生长方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CEA、CA15-3、miR-194及病灶结构扭曲、血流分级、后方回声均为预测NML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此构建风险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NML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可信区间:0.762~0.93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0%和77.3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一致(χ2=8.192,P=0.455),Brier评分为 0.13.结论 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血清学指标的风险模型在预测NML良恶性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血清学指标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恶性预测模型

    超声评估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冈上肌形态的临床价值

    朱丽娜李海泽刘雅娟刘鸿欣...
    1027-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评估肩袖损伤患者肩袖修复术后冈上肌形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95例,均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观察冈上肌形态,获取冈上肌横截面积(CSA)和回声强度(EI),以及术前与术后CSA和EI的差值(ΔCSA、ΔEI),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患者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ΔCSA、ΔEI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CSA、ΔEI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诊断效能.结果 肩袖损伤患者术前、术后患侧CSA低于健侧,EI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患侧CSA、E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前、术后患侧CSA及ΔCSA均低于肩袖部分撕裂患者,EI高于肩袖部分撕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可的患者术前、术后患侧CSA、EI、ΔCSA、ΔE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ΔCSA、ΔEI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呈正相关(r=0.633、0.693,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ΔCSA、ΔEI联合应用预测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高于其单独应用的AUC(0.834、0.7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可有效评估肩袖损伤患者肩袖修复术后冈上肌形态变化,对预测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肩袖损伤肩袖修复术肩关节镜冈上肌

    超声造影评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微波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陈杰能谢斌赵现伟张玉敏...
    1032-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评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病情严重程度并预测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SHPT患者75例,依据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22例,进一步根据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将患者分为复发组13例和未复发组62例,应用二维超声测量结节最大径,超声造影获取结节灌注模式、增强早晚、增强均匀性、达峰时间、到达时间、峰值强度,比较各组上述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或参数预测SHPT患者微波消融术后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轻、中、重度组结节最大径、灌注模式、增强均匀性、到达时间、峰值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组灌注模式均匀及增强均匀占比均高于重度组(均P<0.05),到达时间和峰值强度均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增强早晚、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增强均匀性和峰值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峰值强度、增强均匀性预测SHPT患者微波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731(均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用于评估SHPT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可预测SHPT患者微波消融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造影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术后复发预测

    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陈淑金邱思花王志红
    1037-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评估不同程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改变,并预测其妊娠结局,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IUA患者90例,其中轻度组10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37例.应用3D-TVS获取各组子宫内膜容积(EV)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并比较其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其中受孕者64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结局不良者42例和妊娠结局良好者22例,比较二者EV和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IUA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V、VI、FI、VFI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IUA患者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 轻、中、重度组IUA患者EV、VI、FI、V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结局不良者EV、VI、FI、VFI均低于妊娠结局良好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V、VI、FI、VFI均为预测IUA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V、VI、FI、VFI及其联合应用预测IUA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864、0.877、0.852、0.975,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参数单独应用(Z=2.837、2.403、2.082、2.507,均P<0.05).结论 3D-TVS可较好地评估不同程度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可用于预测其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经阴道,三维宫腔粘连血流动力学,子宫内膜妊娠结局

    超声评估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李昕邓懋恩杨银广
    1042-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颈动脉超声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分别评估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左心功能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CHD合并EH患者(合并组)和同期单纯CHD患者(CHD组),每组各60例;应用颈动脉超声获取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狭窄程度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3D-STE获取左房最小和最大容积(LAVmin、LAVmax)、左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左房最小和最大容积指数(LAVImin、LAVImax)、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TE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左房峰值纵向应变(PALS)、整体左房收缩峰值应变(PACS),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与3D-STE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老年CHD合并EH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左心功能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组与CHD组颈总动脉IMT、狭窄程度、Crouse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合并组LAVmin、LAVmax、LAVIp、LAVImin、LAVImax和LAAEF均高于CHD组,LATEF、LVEF、GAS、GCS、GRS、GLS、PALS、PACS均低于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MT、狭窄程度、Crouse积分与LAVmin、LAVmax、LAVIp、LAVImin、LAVImax、LAAEF、LATEF、LVEF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GAS、GCS、GRS、GLS、PALS、PACS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总动脉IMT、狭窄程度、Crouse积分均为预测老年CHD合并EH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LAAEF、GAS、PALS、PACS均为预测其左心功能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和3D-STE可较好地评估老年CHD合并EH患者颈动脉狭窄和左心功能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超声检查,颈动脉冠心病高血压颈动脉狭窄左心功能

    超声空化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王昕玥曹琨芃袁亚李璐...
    1047-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且患者预后差,探索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超声空化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本文就国内外超声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式、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超声空化恶性肿瘤治疗应用进展

    改进U-Net模型在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龚薇李钟玉苏振国宁传永...
    1051-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包积液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包腔内液体积聚,超声心动图是其常用的诊断工具,但由于图像噪声、回声变化和分割区域形状不规则等问题,常导致定位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U-Net模型,并探讨其自动分割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图像的应用价值.本文纳入公开数据集Pericardial-Effusion-experimental-data中2541组(共5082张图片)数据,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779组,3558张图片)和公开测试集(762组,1524张图片),另纳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心包积液患者超声心动图图像38张作为外部测试集.基于训练集对U-Net模型进行改进,具体方法包括引入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和Dropout2d机制,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割精度;在下采样过程中应用LeakyReLU激活函数,提高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在卷积层中采用反射填充,优化积液区边界的轮廓.比较改进前后U-Net模型在公开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召回率、精确度和F1分数,结果显示,改进后U-Net模型在公开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的准确率分别为96.97%和98.00%,召回率分别为91.47%和80.03%,精确度分别为69.84%和52.20%,F1分数分别为77.34%和60.86%.上述结果表明,改进U-Net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为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图像的自动分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在提高诊断效率的同时,确保较高的准确率.

    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包积液医学图像分割U-Net模型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后并发心肌夹层血肿1例

    张成辉陈瑜莉
    1055-10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