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礼恒

双月刊

1672-1217

ldxbs@163.com

0635-8238158

252059

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聊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科期刊。主要刊登政治、哲学、法律、经济、中文、历史等学科的类别的论文,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大作,选题新颖,见解独到的前沿性高品位文稿优秀录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梁启超前期"文学"观念的生成

    刘保庆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意义"文学"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中,梁启超的贡献不可或缺.但是梁启超前期文学观念常被视作文学功能论而被轻视.现代"文学"的生成离不开梁启超"作为国民教育的文学""作为群治的文学""作为世界的文学"三个内在观念的逻辑演变.梁启超前期文学思想不仅促进了现代"文学"的生成,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而且保持了"文学"与现实世界的丰富和有机联系,影响深远.

    梁启超国民教育群治世界现代文学观念

    卢沟桥事变与国难书写

    郭建鹏张昊为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7年至1949年,围绕"卢沟桥事变"而生的报载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国难"文学作品,着眼于社会现实,以历史图像式叙事方式来反映日寇侵华之血腥与民众生存之惨境,记录战乱下社会百态,塑造了抗战斗士的光辉形象,高歌后方各界人士抗日救亡的壮举,鞭挞卖国求荣之徒.这些作品以质朴的文字反映国难危机下的时代痕迹与特殊时期国民的精神面貌,既补充了历史史料,又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卢沟桥事变"抗战国难书写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1985-2022)

    李莹倩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十余年来,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数度掀起了研究与阅读的热潮.从中国学者对昆德拉的热情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学者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心均不尽相同.经历了1980年代中期昆德拉研究者对作家文艺创作及小说主题思想的绍介与政治性误读阶段;1990年代中期以存在主题、性爱书写等研究为代表的过渡发展期,中国昆德拉研究于2000年代初迎来了繁荣发展期.但2010年代后,随着作家本人创作势头的下滑,昆德拉研究在中国遇冷.研究的疲软在导致困境的同时,也促使学者寻找突破口,确保昆德拉研究在变革中焕发活力.

    米兰·昆德拉中国翻译接受研究

    论何休日月时例中的详与略

    赵友林
    11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羊》学者何休从详与略的角度对《春秋》的日月时例作了大量的阐发.何休基于二元对立的思维,对日、月、时这三个要素作两两对待,即日、月相对,日为详,月为略;月、时相对,月为详,时为略.何休从日月时的详略轻重出发,阐发蕴含其中的褒贬大义,但何休并没有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来阐明褒贬,即并不是详书日月以示褒,略书就意味着贬;其实有很多情况,日月时的详略表明的是褒、贬程度的浅深.也正因为日月时的详略在意义的阐发上具有程度上的深浅轻重等的变化关系,因此能很好地与其三世进化说相结合,从而具有王道进化的意义.而随着三世的演进,王道的逐渐实现,日月时的详略轻重的差异渐趋消弥,从而完成了它的王道进化的使命.

    何休日月时例详略

    "发明学术":民国时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与史语所学派的建构

    刘春强李一平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代表了中国学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典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以"发明学术"为定位,通过征稿、审稿等制度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着力打造学术重心,注重培养学术后备军,推动了史语所学人的代际转换.因此,《集刊》可谓为建构史语所学派的主要阵地之一.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史语所学派"发明学术"学术重心代际转换

    自由还是保护:19、20世纪英国围绕关税与贸易问题的争论

    滕淑娜吴婷婷朱新顺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两次围绕关税与贸易问题的大争论,两次争论都围绕着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问题展开.争论中,双方各持己见,持贸易保护观点的一方认为,英国实行贸易保护、设置关税壁垒有利于保护本国经济不受外来经济的侵扰,进而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主张自由贸易的一方则认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对国际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实行自由贸易、减少甚至取消关税壁垒更能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两次争论的结果最终均以自由贸易的胜利而告终,由两次争论可见,一国贸易、关税政策的选择与该国的国内国际形势、国家利益集团、政党及大众舆论等密切相关.

    自由贸易保护主义关税改革谷物法约瑟夫·张伯伦

    英国1894年遗产税产生的古代税制背景考察

    孙学美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英国税制中关涉1894年遗产税的税种主要有土地继承税和动产税两大类.土地继承税因各时期土地继承制度不同而有所变化: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不存在土地继承税;11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产生了继承金(relief)和继承捐(heriort)两种土地继承税,但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土地遗赠行为逐渐摆脱了封建因素的制约,土地保有人获得了自由遗赠土地的权利,与封建土地保有制相伴随的继承金、继承捐便随之逐渐淡出英国税制历史舞台.与不动产(土地)不同,动产一直可由遗赠者自由处分,且在动产税征收实践中,"量能赋税""累进制"等现代遗产税征收原则逐渐生成并不断地趋于成熟.古代英国土地继承税与动产税征收实践及其相关税制原则的发展与成熟,是1894年遗产税(estate duty)得以出台的重要历史前提与基础.

    1894年遗产税继承金继承捐动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