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孔维佳 黄选兆

半月刊

1001-1781

LCEBHZZ@QQ.com

027-85726342-8818

430022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双人三手操作下的耳内镜鼓室成形术可行性的评价研究

    谌祎玮周建波唐义婷周平...
    316-320,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双人三手操作耳内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差异,探讨双人三手操作耳内镜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4月-2023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鼓室成形术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其中接受双人三手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50例(A组),行常规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50例(B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A组手术平均时间为(65.78±18.2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94±4.46)mL、术后疼痛评分为(1.82±0.6)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76±0.72)d;B组手术平均时间为(89.45±20.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78±5.74)mL、术后疼痛评分为(2.98±0.85)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2±0.75)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听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6个月2组间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鼓索神经损伤A组2例(4%),B组1例(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鼓膜一次性愈合情况共47例(94%),B组48例(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人三手操作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愈率、听力改善情况与常规显微镜手术无明显差异,手术用时明显缩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其具有术野清晰、双手操作、微创等优点,可覆盖中耳鼓窦及乳突范围,手术并发症低,值得推广.

    耳内镜慢性中耳炎双人三手操作

    脱细胞异体真皮在声门型喉癌中预防喉狭窄的应用

    朱鑫赵锐冯成敏程瑶...
    32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在声门型喉癌术中预防喉狭窄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22年12月55例声门型喉癌(T2、T3型)患者按意愿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采用喉裂开切除肿瘤方式,实验组术后术腔置入脱细胞异体真皮缝合,对照组12例术腔采用上下缘拉拢缝合,15例术腔采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修补.结果:实验组有1例术后出现喉狭窄,系喉腔黏膜肿胀所致,对症治疗后肿胀消退顺利拔管.对照组有7例术后出现喉狭窄,其中3例系喉腔肉芽增生所致,对症治疗后顺利拔管;2例术后拔管后放疗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再次行气管切开,治疗后顺利拔管;2例系喉腔黏膜肿胀,对症治疗后1例顺利拔管,1例长期戴管.实验组喉狭窄率3.6%(1/28)低于对照组25.9%(7/27),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5.526,P=0.019).结论:声门型喉癌术腔置入脱细胞异体真皮能减少喉狭窄的发生,对喉狭窄有满意的预防效果.

    喉狭窄脱细胞异体真皮声门型喉癌

    先天性咽鼓管骨部异常扩大畸形的临床特征

    杨琳张祥宝陈沛维刘宇洁...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咽鼓管骨部异常扩大畸形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9耳)确诊为先天性咽鼓管骨部异常扩大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听力检查、颞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检查等结果.结果:6例先天性咽鼓管骨部异常扩大患者中3例双侧咽鼓管扩大,3例左侧咽鼓管扩大.7耳听力结果提示,3耳为传导性聋,平均骨导13.7 dB,平均气导71.3 dB;3耳为混合性聋,平均骨导27.7 dB,平均气导83.7 dB;1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颞骨HRCT上骨性咽鼓管异常扩大典型表现为咽鼓管骨部增长、增宽,水平位上测量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分别为(22.61±2.94)mm和(6.50±2.33)mm.此外,合并外耳道畸形6耳,鼓室狭小6耳,鼓窦畸形5耳,听骨链畸形7耳,耳蜗畸形6耳,蜗孔畸形3耳,前庭增宽2耳,半规管畸形3耳,前庭窗畸形6耳,面神经走形异常5耳,内听道畸形2耳,颅中窝低位8耳,颈内动脉畸形1耳.结论:咽鼓管骨部异常扩大属于罕见的先天性中耳畸形,可以合并外耳、其他中耳结构以及内耳畸形.患者可以无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状而仅表现为不同程度听力下降,通常在影像学检查时被无意发现,因此颞骨HRCT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先天性咽鼓管畸形中耳内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诱因分析

    党鹤蓉乔晓峰
    33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5-9月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BPPV患者50例作为BPPV组,选取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及病史询问的方式采集相关信息.比较2组人群在入睡时间、夜间睡眠时长、觉醒次数、有无基础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及受负面情绪影响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BPPV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6%和84%,对照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0%和80%;BPPV组年龄27~80岁,平均(54.66±13.39)岁,对照组年龄26~80岁,平均(54.42±12.55)岁.BPPV组入睡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PV组夜间睡眠时长偏短,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PV组觉醒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PV组伴有基础性疾病(54%)和受负面情绪影响(70%)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睡时间偏晚、夜间睡眠时长过短、伴有基础性疾病及存在负面情绪等均可影响BPPV发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影响因素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基础疾病

    婴幼儿上气道良性占位141例临床分析

    温鑫黄爱萍张爱英许敏...
    334-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婴幼儿上气道良性占位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141例上气道良性占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56例;年龄0~3岁,其中新生儿24例.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41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或)喉喘鸣,其中先天性舌根囊肿116例,毛息肉15例,鼻咽部第二鳃裂囊肿4例,先天性喉小囊囊肿2例,咽部支气管源性囊肿2例,鼻咽部畸胎瘤1例,肌纤维瘤1例.所有患儿都完成相应检查和治疗,诊断明确,无漏诊或误诊,其中19例舌根囊肿患儿行囊肿穿刺术,术后随访2例先天性舌根囊肿患者,因其术后半年复发故行二次手术,其他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婴幼儿上气道良性占位,以囊性肿物多见,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切除病变为主要治疗方式,对于呼吸困难严重且生命危急的患儿及时的穿刺治疗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上气道肿物呼吸困难婴幼儿低温等离子

    新生儿颈部软骨间叶性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杨屈扬韩富根姜岚王生才...
    339-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骨间叶性错构瘤起源于中胚层,含有间质和软骨的混合成分,多为良性,是具有自限性增生的一种非肿瘤性软骨病变.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颈部软骨间叶性错构瘤,临床表现以窒息、急性呼吸窘迫为主,影像学表现常与恶性肿瘤相似,治疗主要是全身麻醉下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软骨间叶性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atenin(-),MDM2(+),CDK4(-),H3K36M(+),Myogenin(-),SMA(-).现对本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

    错构瘤软骨间充质错构瘤婴幼儿颈部

    本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342页

    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李丹阳王洪阳王秋菊
    343-347,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由长期噪声暴露导致的获得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尽管在相同的噪声环境下,暴露人群也具有个体易感差异.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NIHL中涉及氧化应激、免疫炎症、离子稳态、能量平衡、DNA损伤修复等机制的相关基因不断见诸报道,部分基因与噪声暴露指标存在交互作用.本文对近20年的NIHL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人群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NIHL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个性化干预制定提供依据.

    噪声性听力损失遗传因素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纳米载体用于内耳靶向递送的研究进展

    陈耀恒张宏征
    348-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音神经性聋、梅尼埃病等各种内耳疾病给患者带来言语交流障碍、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内耳存在特殊的解剖结构及血-迷路屏障,目前常用的给药方式往往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纳米载体是目前纳米科技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近年在内耳靶向递送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有望最终应用于临床内耳疾病的治疗.本文着重介绍各种纳米载体在内耳靶向递送方面的优势、主要研究成果和局限性进行综述,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纳米载体感音神经性聋内耳靶向给药基因治疗

    内镜经鼻入路咽旁段颈内动脉临床解剖研究进展

    丁樾孟庆国
    354-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颅内的颈内动脉节段走行于颅底骨性结构内或颅内,具有明确的解剖标志且解剖结构较为固定,而位于颅外的咽旁段颈内动脉被软组织包围,缺乏清晰可识别的解剖定位标志且常存在解剖变异,其与经鼻内镜手术关系密切,一旦在术中误伤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对于经鼻内镜下咽旁段颈内动脉相关的临床解剖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其解剖变异与解剖标志.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外科医师在经鼻内镜手术时提供解剖学参考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鼻内镜手术颈内动脉解剖学咽旁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