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冯敢生

月刊

1001-9324

lcfs@chinajournal.net.cn

0714-6222015

435000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临床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性刊物。以“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3.0T MRI及ADC值在鉴别直肠癌旁肿瘤沉积与转移淋巴结中的价值

    唐娉娉王庆军马贺骥
    1539-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常规MRI特征是否有助于区分直肠癌旁肿瘤沉积(TD)与转移淋巴结(MLN).方法 搜集60例于2018年6月至2023年8月在术前接受过MRI检查且未经术前治疗的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结果.经过影像与病理结果的匹配,纳入了 108个病灶结节,其中40个为TD,68个为MLN.测量并计算两组结节的ADC值,包括结节ADCmean、结节ADCmin、结节ADCmax、ROI2mean、ROI2min、ROI2max、原发灶ADCmean、原发灶ADCmin、RADCmean、RADCmin;评估其常规MRI特征,包括结节大小、结节T2信号、结节强化信号、血管穿过结节情况、结节形态、结节边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x2检验,分析上述ADC值和常规MRI特征在TD及MLN中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D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明确预测效能.结果 结节ADCmin、原发灶ADCmean、RADCmean、RADCmin、短径/长径、血管穿过结节在TD与MLN组间的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特征中结节的短径、长径、结节T2信号、边界、形态以及强化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ADCmean(OR值=0.934)、RADCmean(OR 值=1.061)、RADCmin(OR 值=0.902)、血管穿过结节(OR 值=4.003)在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原发灶ADCmean<0.895 × 10-3mm2/s时,诊断TD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8、70%、64.7%.ADC的联合模型以及ADC结合血管穿过结节的联合模型对鉴别二者的诊断效能较单独一项变量的诊断效能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79.结论 原发灶ADCmean、RADC-mean、RADCmin 和血管穿过结节是鉴别TD与MLN的独立预测因素,ADC值的联合模型和ADC值结合血管穿过结节的联合模型对鉴别二者的准确性较单项指标高,对术前鉴别诊断TD与MLN具有一定价值.

    直肠癌肿瘤沉积表观扩散系数磁共振成像转移淋巴结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语义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可解释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Ki-67表达的研究

    王亚婷黄敏张晰柏根基...
    1546-1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传统CT特征的机器学习SHAP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Ki-67表达状态.方法 回顾性搜集我院149例GIST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术前增强CT图像中的传统CT特征并从静脉期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s)、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然后采用SVM机器学习算法对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传统CT语义特征进行模型构建,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机器学习模型对GIST患者Ki-67表达的预测效能,并使用SHAP方法分析并研究不同变量的贡献度及风险阈值.结果 在训练集中和验证集中,Ki-67高表达和Ki-67低表达患者的 Radscore 分别为(5.50±8.27)vs(-2.16±5.56)和(2.15±1.71)vs(-3.43±6.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dscore在预测GIST患者Ki-67表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749和0.729.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传统CT特征SVM分类模型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12和0.791.SHAP分析结果显示Radscore和肿瘤直径对模型具有高度正贡献.个性化特征归因结果显示Radscore>-0.1175、肿瘤直径>5.5 cm对GIST患者Ki-67高表达的风险预测能力越大.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和传统语义特征的可解释SVM模型可以术前个性化预测GIST患者Ki-67表达状态,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胃肠道间质瘤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影像组学计算机断层摄影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对前列腺不同解剖分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宏坤侯唯姝李小虎王啸...
    1552-1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定量参数在前列腺不同解剖分区良恶性病变中的分布差异,探讨其对前列腺癌(PCa)的单独诊断价值以及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常规多参数MRI联合APT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74例患者的前列腺图像和数据,将其分为良性病变(BL)组和PCa组,并按照解剖分区将前列腺分为移行带(TZ)区和外周带(PZ)区.观察不同解剖分区BL组和PCa组的APT伪彩图,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间的APT定量参数、ADC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别绘制单独和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TZ区PCa 组的 APTmax 和 APTmean、PZ 区 PCa 组的 APTmax、APTmean 和 APTmin 均显著高于 BL 组(P<0.05).TZ 区示APTmax+ADC+PSAD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AUC=0.91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和97.6%;PZ区示APTmean+ADC+PSAD的AUC最高(AUC=0.92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和100%.结论 前列腺不同解剖分区中PCa组的APT定量参数均显著高于BL组,以APTmax、APTmean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APT、ADC定量参数联合PSAD具有最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酰胺质子转移前列腺癌表观扩散系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欢迎订阅《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社发行部
    1558页

    多参数光谱CT技术预测宫颈鳞癌LVSI的初步研究

    孙心言于舰秦凤英于庆...
    1559-1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DCT)多参数成像技术预测宫颈鳞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LVSI+组42例和LVSI-组40例,治疗前均行全腹+盆腔光谱CT增强扫描,分析光谱CT动脉期(AP)、静脉期(VP)常规能量图像(CI)、虚拟单能量图像(VMIs)及碘密度图,测量宫颈癌病灶及不同背景组织的双期CT值,碘值(IC),肿瘤最大径(MD).计算能谱曲线斜率(K),标准化碘浓度(NIC).LVSI+组和LVSI-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构建单因素模型预测宫颈鳞癌LVS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模型对LVSI状态的预测效能,并计算相应阈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UC)值差异.结果 肿瘤MD在LVSI+与LVSI-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I+组 AP-CTCI、AP-CT40 keV、VP-CT40 keV、AP-CT80 keV、AP-CT100 keV均高于 LVSI-组(P<0.05);LVSI+组AP-K、VP-K 均高于 LVSI-组(P<0.05);LVSI+组 AP-IC、VP-IC、AP-NIC肌肉、AP-NIC血管、VP-NIC肌肉、VP-NIC血管均高于LVSI-组(P<0.05).肿瘤MD、AP-NIC肌肉、VP-NIC肌肉对于宫颈癌LVSI状态预测效能较好,各单因素ROC曲线诊断宫颈鳞癌患者LVSI状态的AUC分别为0.707,0.832,0.765.AP-NIC肌肉单因素模型预测宫颈鳞癌LVSI状态效能最佳,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和85.0%,诊断阈值为2.90 mg/ml.肿瘤MD分别联合AP-NIC肌肉、VP-NIC肌肉构建M4、M5预测LVSI状态的AUC值分别为0.851,0.832,Delong检验结果显示M4、M5优于M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光谱CT多参数可用于术前预测宫颈鳞癌LVSI状态,其中APNIC肌肉预测效能最佳,为临床治疗提供辅助诊断方法.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碘图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宫颈鳞癌

    西藏地区四肢皮肤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MRI特征

    袁源扎西桑姆王寒尼玛卓玛...
    1565-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四肢皮肤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皮肤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MRI图像.10例均行MRI平扫,观察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内部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3例发生于手(其中2例为手拇指远端,1例为大鱼际),6例发生于足(5例为足底,1例为足踇趾远端),1例发生于前臂.10例形成软组织肿块,7例侵犯皮下脂肪组织,3例侵犯邻近肌腱及骨质.肿块在T1WI序列呈等高混杂信号5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均匀等信号1例,均匀高信号1例,高低混杂信号1例.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序列呈均匀高信号3例;高低混杂信号4例,其中1例合并液-液平面;等高混杂信号3例.结论 以皮肤为中心向外隆起形成软组织肿块、手指或足趾远端肿块伴骨质破坏、T1WI内部高信号等特点有助于西藏地区四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诊断.

    黑色素瘤磁共振成像皮肤

    构建预测儿童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列线图模型

    刘晓涵徐文北孟令建王自豪...
    1570-1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儿童肺炎支原体(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临床-影像学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因肺炎收治入院的患儿资料.所有的胸部CT图像评估均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随机评估.影像学特征的评估包括:病变累及单侧、双侧肺叶;病变累及肺叶数目;有无磨玻璃密度影(GGO);有无肺叶、肺段实变;有无"网格影";支气管狭窄、闭塞;有无"树雾征";有无胸腔积液;纵隔有无增大淋巴结(淋巴结增大的标准为短径≥10 mm).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纯MP感染、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患儿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或x2检验.列线图分析采用R软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126例MP感染患者,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49例(38.9%).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0±2.0)岁.39例(79.6%)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组患儿发生支气管狭窄,单纯MP感染组仅有27例(35.1%)(P<0.001).18例(36.7%)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组患儿出现"网格影",而单纯MP感染组患儿仅9例(11.7%)(P<0.01).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组有40例(81.6%)患儿表现为GGO,单纯MP感染组52例(66.2%)(P=0.082).降钙素原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OR值为14.465."网格影"、GGO、支气管狭窄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OR值分别为3.217、4.022和9.222.临床-影像学的列线图模型,其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1%、84.0%.结论 基于临床-影像学的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儿童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支气管肺泡灌洗列线图

    Neuroform Atlas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宽颈动脉瘤(附21例分析)

    丁立山陈清亮李腾飞申猛...
    1576-1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euroform Atlas单支架在基底动脉尖宽颈动脉瘤辅助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并采用Neuroform Atlas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Raymond-Roy分级表对动脉瘤术后即刻闭塞情况进行评估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Hunt-Hess分级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治疗前后及后续随访中患者的神经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术后3~6个月DSA随访结果评价动脉瘤的短期闭塞效果.观察并记录随访期间新发缺血性卒中或动脉瘤破裂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2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5例为破裂动脉瘤(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3例,Ⅲ级1例和Ⅳ级1例),6例为未破裂动脉瘤.所有患者均在单一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下完成栓塞,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Raymond-Roy Ⅰ级)20例和瘤颈残留(Ⅱ级)1例.术中及围手术期未观察到介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出院前mRS评分0~1分16例,2分3例和3分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新发神经系统症状,mRS评分0~1分19例,2分1例,3分1例;12例术后3~6个月行DSA,动脉瘤均完全闭塞(Raymond-Roy分级Ⅰ级)同时未见载瘤动脉狭窄或支架内闭塞.结论 Neuroform Atlas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尖宽颈动脉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动脉瘤基底动脉尖NeuroformAtlas支架栓塞

    AI自动定位技术在主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

    王韩伦骆斌胡逸尘李朗...
    1581-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自动定位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搜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行主动脉CTA患者480例,根据患者扫描体位不同分为A组("仰卧头先进"组)和B组("仰卧足先进"组),两组各240例,其中A组和B组根据定位方式进一步分为A1组(扫描体位为"仰卧头先进",定位方式为自动定位)和A2组(扫描体位为"仰卧头先进",定位方式为手动定位);B1组(扫描体位为"仰卧足先进",定位方式为自动定位)和B2组(扫描体位为"仰卧足先进",定位方式为手动定位),每组各120例.对各组定位的偏中心距离、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在两种体位患者中,自动组主动脉主干各层面及主动脉分支腹腔干、左肾动脉、右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噪声较手动组均降低,A1组较A2组主动脉主干SNR提升了 12%~21%,主动脉分支SNR提升了 13%~17%,B1组较B2组主动脉主干信噪比(SNR)提升了 12%~19%,主动脉分支SNR提升了 10%~16%;A1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较A2组降低了 7.4%,B1组的CTDIvol较B2组降低了 8.2%,且自动组的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均低于手动组.结论 基于AI的自动定位技术在主动脉CTA成像中能够显著减小不同体位患者的偏中心距离,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主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减小患者辐射剂量.

    人工智能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主动脉CT血管造影辐射剂量

    mDIXON直方图参数在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分度中应用价值的初探

    任杰李兴鹏刘梦珂崔婷婷...
    1587-1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mDixon直方图参数对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PLEL)分度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74例下肢PLEL患者,其中轻度(I度)患者21例、中度(Ⅱ度)患者18例、重度(Ⅲ度)患者35例.在患者mDixon图中用ITK-snap软件中半自动阈值法填充患者水肿部位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区域,再由医师逐层擦除区域外组织并生成感兴趣区(ROI).应用FAE软件,提取ROI处参数:百分位数(10%,90%)、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极差、偏度、均方根差、峰度、方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两两比较使用LSD法与全部成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鉴别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对轻度组与非轻度组、重度组与非重度组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Ⅰ度、Ⅱ度、Ⅲ度患者直方图参数中:百分位数(10%、90%)、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极差、偏度、均方根值,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峰度、方差,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取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对轻度组与非轻度组进行ROC分析,第10百分位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4,95%置信区间(CI):0.62~0.87,敏感度为54.7%,特异度为90.5%.最大值、极差特异度最高为100%,第90百分位数、均方根值敏感度最高为73.6%.选取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对重度组与非重度组进行ROC分析,第10百分位数的AUC值为0.86,95%CI:0.77~0.95,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92.3%.最大值、极差特异度最高为94.9%,均值、均方根值、偏度敏感度最高为85.7%.结论 mDixon直方图参数对下肢PLEL分度有一定诊断效能.

    原发性淋巴水肿磁共振成像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