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肝胆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贾继东

月刊

1001-5256

Lcgdbzz@163.com

0431-88782542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临床肝胆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 1001-5256,CN 22-1108/R。 本刊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2017-2023)、《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收录期刊(Q4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1.793,核心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在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均蝉联第1位,综合评价总分在40个医学学科、743种医学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3位,位居前1.75%;在112个自然科学学科、2070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55位,位居前2.66%。 杂志以提升肝胆胰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为方向,以服务广大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为己任,主要反映国内外肝胆胰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肝胆胰领域学术交流。刊载内容实行肝胆胰并重,内外科并重,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基础并重。设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病例报告、综述、学术争鸣、临床病例讨论、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栏目。杂志为月刊,全年12期,16开本,每月20日发行,2022年每期定价60元。 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局订购邮发代号12-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探索中的应用

    郭紫薇武庆娟叶永安陈兰羽...
    589-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内脂质大量堆积为特点的肝脂质代谢异常类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孟德尔随机化(MR)将基因组数据纳入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近年来,MR在NAFLD的病因推断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系统总结MR在NAFLD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认识疾病本质和科学化干预提供新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因果律工具变量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郑立婷汪哲陈玉春刘珊山...
    594-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同时也是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遏止NAFLD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但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菌)作为新一代益生菌,能够改善机体代谢紊乱.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kk菌对代谢性疾病,尤其是NAFLD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因此,本文就Akk菌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作简要综述,旨在为NAFLD的治疗改进和开创新疗法提供新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阿克曼菌属治疗学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在肝脂肪定量中的应用

    杨晨余上海徐飞鹏张华...
    600-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均可出现肝脂肪变性.引起肝脂肪性病变的主要诱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肝脂肪变性初期表现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病,继而出现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脂肪性肝病(FLD)的诊断.MRI-PDFF因具有精确性高及可重复性好的优点,逐步成为FLD无创诊断的"金标准".本文对MRI-PDFF在肝脂肪定量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脂肪肝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现状

    赵春梅马狄邰文琳
    606-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具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性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不断发展,PBC的遗传易感性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与PBC密切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BC治疗提供有效靶点.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疾病遗传易感性HLA抗原

    巨噬细胞极化在肝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机制

    白小洋张旭海龙丁向春...
    611-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纤维化是一种由病毒感染、酒精、化学物质等原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的愈合反应,是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环节.肝巨噬细胞被认为是肝损伤和修复的重要介质,巨噬细胞极化趋向对肝纤维化具有双向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不同表型的肝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纤维化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肝纤维化巨噬细胞细胞极化

    更正

    615页

    肝硬化凝血障碍机制的再认识

    孙荣荣贺娜张粉娜张心怡...
    616-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脏在维持机体凝血和抗凝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肝硬化患者抗凝与凝血的动态平衡很脆弱,会因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计数下降,纤溶亢进而增加出血风险,同时还会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Ⅷ升高,抗凝蛋白C、抗凝蛋白S降低,凝血酶生成潜力增加,抗纤溶成分的改变而形成血栓.本文对肝硬化凝血障碍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生关于肝硬化患者的出血或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肝硬化血液凝固出血血栓形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综合评价总分在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620页

    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杨睿涛杨锐邓勋曾森祥...
    62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治疗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多采用排他性诊断,诊断基于病史采集、临床症状、血清生化、影像学及组织学等.药物性肝损伤可依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致命四种等级,轻者常不必停药,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重者可发生肝衰竭,病死率高,若能尽早发现、及时停药,辅以合理药物治疗,可避免致命后果.抗甲状腺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原则是促进肝损伤恢复、防止肝损伤重症化、慢性化和降低死亡风险.规范用药、及时监测、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防治抗甲状腺药物肝损伤的重要举措.

    药物性肝损伤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何首乌致肝损伤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

    梁子晗李佳辉程爽袁卓雅...
    626-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首乌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补益类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事件近年来被频繁报道,其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关注.本文梳理近年来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基于信号通路角度,为临床正确合理应用何首乌提供新思路.现有研究证据表明,何首乌参与调控多条信号通路,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加重胆汁酸淤积、诱发免疫应激、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多种途径导致肝细胞死亡,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诱导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

    何首乌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信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