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产化学与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宋湛谦

双月刊

0253-2417

cifp@vip.163.com

025-85482493,85482490

210042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林产化工研究所

林产化学与工业/Journal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林产化学化工科学技术成就、报道学术研究成果、评述国际国内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刊登内容包括木材化学与制浆技术、萜类化学、植物原料水解及其产物加工利用、木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生产和利用、松脂化学和利用、单宁化学和利用、精油化学和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和其它万分的加工利用、木本油料、油脂、林产药物、林产香料等化学和利用。本刊先后被国内外10多种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学习在生物质烘焙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刘海云孙云娟徐卫陈义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资源丰富,对生物质进行烘焙预处理后,再利用机器学习(ML)对烘焙生物质进行燃料分级有利于实现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在医疗诊断、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分类学方面的应用,重点综述了其对烘焙生物质的产物能量及固体产物产量等的预测效果。最后,根据机器学习分类和预测的相互转化,展望了未来将机器学习的分类技术用于烘焙生物质分类的前景。

    生物质烘焙机器学习原料分类

    基于低温烘焙预处理的水稻秸秆品质调控研究

    宋磊沈钇琳雷廷宙刘鹏...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生物质定向解聚增值预处理技术的需求,以水稻秸秆(RS)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TG)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等对低温烘焙处理后的水稻秸秆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结晶度和官能团种类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出热化学耦合物理品质调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120、160和200℃的烘焙条件下,样品RS-120、RS-160和RS-200的结晶度小幅度升高而后降低,结晶度分别为35。45%、36。03%和32。42%。相比于180℃烘焙条件下的样品RS-180,RS-200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减少1。59个百分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35和1。73个百分点。在200 ℃的烘焙条件下,水稻秸秆的质量损失率为12。79%。相比于RS,RS-200的纤维素最大降解速率从15。81%/min增加至17。11%/min,热稳定性提高,总酸性基团增加9。04%,羧基减少33。33%,酚羟基增加105。56%,以及平衡含水率从11。56%降低至8。20%,疏水性提高。

    低温烘焙化学组成结晶度含氧官能团疏水性

    烘焙稻秆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研究

    陈颖孙堂磊李鹏厚李艳玲...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了解稻秆(RS)及其烘焙样的热解特性,先利用立式管式炉在200、240、280 ℃下,对RS进行烘焙30 min,再通过热重分析仪探讨5、10和15℃/min 3种升温速率对RS及其烘焙样热解特性的影响,运用 Flynn-Wall-Ozawa(FWO)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法计算RS及其烘焙样热解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并用Criado法确定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RS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干燥、脱挥发分和炭化3个阶段,在脱挥发分阶段质量损失最大。在RS及烘焙样热分解过程中,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其TG和DTG曲线均向高温方向移动。随着烘焙温度升高,3种模型计算出的烘焙样的活化能(E)及指前因子(A)均随之减小,烘焙样热解反应速率更趋于稳定。3种模型计算出的平均吉布斯自由能(ΔG)由RS的67。05 kJ/mol提高到280℃烘焙样(RS-280)的91。96 kJ/mol,RS-280的平均焓变(ΔH)为正,平均熵变(ΔS)为负,表明RS热解过程中吸热反应占主导地位,且随烘焙温度升高愈发接近热力学平衡状态。Criado法计算结果表明:烘焙样热解机理在转化率(α)<0。3时符合三维扩散模型D3;在α≥0。3时向相界反应模型R2转变。

    稻秆烘焙非等温动力学热力学参数反应机理

    活性炭基硅镁复合吸附材料制备及其表征

    洪超许伟刘军利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状活性炭(PAC)为原料,富含硅镁的坡缕石(PGS)为黏结剂,通过挤压成型的方法制备活性炭基硅镁复合吸附材料(PAC/PGS),考察不同的PAC和PGS质量比(炭料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PAC/PGS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成型条件。当炭料比50:50,焙烧温度300 ℃,焙烧时间60 min,PAC/PGS整体性能最好,耐磨强度可达90%以上。PAC/PGS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21。2 mg/g、碘吸附值为718。1 mg/g、四氯化碳吸附率为72%、比表面积为927 m2/g、总孔容为0。765 7 cm3/g、平均孔径为3。21 nm、得率为96。2%,具备较好吸附性能与孔隙结构。通过热重(TG)分析、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等技术对复合吸附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GS在300 ℃温度下能够保证孔道结构的完整,提高PAC/PGS的结构性能;PAC与PGS的成型过程主要属于物理结合,PAC分布在PGS棒状晶体间形成更为丰富的不规则孔隙,PAC/PGS的孔隙主要分布0。6~0。9 nm、1。1~30 nm,中孔约占80%。

    粉状活性炭坡缕石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值

    不同地域引栽樟叶越橘嫩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分析

    姚传慧谢东赵平徐俊明...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地域引栽的樟叶越橘(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嫩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分析干燥嫩叶中的矿质元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嫩叶醇提液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采用福林酚-标准曲线法分析嫩叶醇提液中的总多酚含量,通过DPPH·、·ABTS+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综合分析嫩叶醇提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通过Pearson法对嫩叶醇提液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栽自不同地域的越橘嫩叶中富含K和Ca元素,2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虽有差异但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醇提液中主要3大酚类含量依次为6'-O-咖啡酰熊果苷>β-熊果苷>绿原酸;总多酚质量分数为42。79~53。36 mg/g,对DPPH·和·ABTS+清除率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分别为6。26~8。95 mg/L和8。17~14。35 mg/L,Fe3+还原能力显著;相关性分析发现6'-O-咖啡酰熊果苷、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因此,樟叶越橘嫩叶中6'-O-咖啡酰熊果苷和总多酚的含量均可作为评判其作为雀嘴茶原料的重要品质指标。

    樟叶越橘总多酚6'-O-咖啡酰熊果苷抗氧化活性

    季铵型松香基酰胺树脂吸附单宁酸及其机理

    唐小松韦伟陆玉欢李浩...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氢化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单体,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得松香基酰胺树脂(RBR),进一步改性制备季铵型松香基酰胺树脂(QARBR)。对QARBR进行表征,探讨其对单宁酸(TA)的模拟体系和真实体系的去除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QARBR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及平均粒径分别为 19。21 m2/g、0。13 cm3/g、26。62 nm 及 329 μm。在 TA 初始质量浓度为 100 mg/L、QARBR 投加量为 3。0 g/L、温度为303 K、pH值为7及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QARBR对TA吸附量为28。92 mg/g,去除率为94。60%。经5次循环使用后,QARBR对TA的去除率仍可达87。62%。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QARBR吸附TA是一个自发、放热的多层吸附过程。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QARBR吸附TA主要通过季铵基团和酚羟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实现。

    季铵型松香基酰胺树脂单宁酸吸附量子化学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证书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56页

    奇楠沉香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晏婷婷马生陈媛李改云...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实验室水蒸馏提取的普通沉香和奇楠沉香精油,以及市场中购买的不同提取方法的奇楠沉香精油为研究对象,使用GC-MS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采用HPLC对2个主要色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通过二维薄层色谱-定向功能分析(2D-TLC-EDA)结合二级质谱确认精油中具有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主要成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方法提取的奇楠沉香精油中主要成分除倍半萜和芳香族类化合物外,还含有2-(2-苯乙基)色酮类,2个最主要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含量与提取方法相关。在水蒸馏提取的精油中含量最低,质量分数为0。57%~2。88%;超临界分级提取的精油中含量则较高,质量分数为14。13%~86。59%,色酮含量增加使精油密度增加。奇楠沉香精油中的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DPPH·),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和2-(2苯乙基)色酮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新种质白木香奇楠沉香精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林产化学与工业》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63页

    ?烷二胺基环氧Vitrimer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马慧茹张海波陈玉湘赵振东...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D-樟脑酸(CPA)、䓝烷二胺(MDA)为原料,制备了樟脑酸缩水甘油酯(GECPA-MDA)vitrimer材料,并进一步与碳纤维(CF)复合,制得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等对GECPA-MDA vitrimer,以及以GECPA-MDA为基体和CF复合制备的CFRP(GECPA-MDA-CF)进行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MDA中刚性松节油萜环的引入,GECPA-MDA vitrimer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61。0±2。1)MPa)、储能模量(1 959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144。76℃)和高交联密度(70。7 mol/m3),且热稳定性随MDA用量增加而增加。在叔胺的催化下GECPA-MDA vitrimer可实现应力松弛,氨基活泼氢/环氧基物质的量比值为1。0时的复合材料(GECPA-MDA1。0)机械性能高、热稳定性好且易降解。复合材料GECPA-MDA,0涂层的自修复率为96。30%,可热压重塑,且具有三重形状记忆特性。GECPA-MDA-CF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58±72)MPa,可以在90 ℃的乙醇胺(EA)溶液中完全降解,实现CF的无损回收。

    环氧vitrimer松节油生物基自修复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