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急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急诊杂志
临床急诊杂志

胡豫

月刊

1009-5918

lcjzzz@qq.com

027-85726342-8817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急诊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Call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标志物动态变异性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诊断效能

    钟铨钟雅吴清薇林先萍...
    509-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学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异性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构建基于血清学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对脓毒症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38例,男71例,女67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于确诊第1天、第3天检测患者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lactic acid,LAC)、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IL-10、可溶性分化簇 163(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63,sCD163)、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计算血清学指标变异率;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评分)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随访28 d,根据患者28 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38例)和存活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死亡风险的独立相关因素.使用R语言构建基于独立相关因素的列线图模型,绘制校正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在早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效能.结果:28 d随访结果显示,138例患者中,38例死亡,死亡率为27.54%.据此分组后对比临床资料显示,死亡组SOFA评分、IL-6变异率、IL-8变异率、LAC变异率、sCD163变异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变异率(OR=1.444)、SOFA评分(OR=1.559)、LAC变异率(OR=1.295)、sCD163变异率(OR=1.208)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使用R语言基于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模型的C-指数为0.979(95%CI:0.965~0.998),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走形接近;列线图模型在早期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974,灵敏度为92.11%,特异度为92.00%.结论:通过分析血清学标志物的早期变异率能够准确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提高临床医生预警能力.

    血清学标志物动态变异性脓毒症预后

    论文中数字使用的注意事项

    515页

    预后营养指数对脓毒症休克患者ICU 28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张洋曹爽肖文艳李惠...
    516-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脓毒症休克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患者在ICU入院28 d内的生存状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NI与脓毒症休克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PNI对脓毒症休克患者ICU 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使用最大约登指数确定PNI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共纳入8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生存组57例,死亡组31例,病死率为35.2%.死亡组的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PNI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尿素氮、乳酸、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慢性肾脏病比例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NI与ICU 28 d死亡率独立相关(OR=0.84,95%CI:0.74~0.95,P<0.01).ROC分析显示PNI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 ICU 28 d 死亡率的 AUC 为 0.77(95%CI:0.67~0.88,P<0.01).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 PNI>30.7组ICU 28 d生存率显著高于PNI≤30.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NI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存在独立相关性,且对脓毒症休克患者ICU 28 d死亡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脓毒症休克预后营养指数ICU28d死亡率预测价值

    Delta样配体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刘梦梦乔淑斐苏燕崔业惠...
    52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elta样配体1(Delta-like ligand 1,DLL1)水平在判断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价值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40例和脓毒性休克组46例,根据28 d后患者的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53例和死亡组33例.比较各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H)评分及血浆 DLL1 水平差异,分析 DLL1 与 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IL-6)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结果:与脓毒症患者相比,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DLL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9,P<0.001);死亡患者血浆DLL1水平较生存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6,P=0.0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DLL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SOFA评分、APACHE H评分、IL-6呈显著性正相关(r2=0.130 1,P<0.001;r2=0.074 9,P=0.010 7;r2=0.073 9,P=0.037 0);多因素分析显示 DLL1 是判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9,95%CI:1.151~1.628),ROC曲线显示血浆DLL1水平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 AUC 为 0.928(95%CI:0.877~0.979),cut-off 值为 47.105 ng/mL,灵敏度为 0.913,特异度为0.825;DLL1高水平组死亡率显著高于DLL1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DLL1在判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脓毒症Delta样配体1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临床急诊杂志》征订启事

    527页

    P16INK4a、IL-37和Cys-C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敬梅刘玉青李翯董慧...
    528-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16INK4a、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和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93例,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71例)和单纯脓毒症组(122例).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P16INK4a、IL-37和Cys-C与炎症因子、肾功能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16INK4a、IL-37和Cys-C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93例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36.79%(71/193);急性肾损伤组和单纯脓毒症组的年龄、性别、原发感染部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肾损伤组中的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血小板压积(procalcitonin,PCT)、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P16INK4a、Cys-C 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脓毒症组,IL-37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脓毒症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IL-6、PCT、Scr、BUN、P16INK4a、IL-37、Cys-C 是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16INK4a、Cys-C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IL-6、PCT呈正相关(P<0.05),与肾功能指标Scr、BUN也呈正相关(P<0.05);IL-37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IL-6、PCT呈负相关(P<0.05),与肾功能指标Scr、BUN也呈负相关(P<0.05);当P16INK4a截断值为1.535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765,灵敏度为77.40%,特异度为69.60%;当IL-37截断值为101.46 mmol/L时,AUC值为0.871,灵敏度为79.95%,特异度为74.65%;当Cys-C截断值为1.72 mg/L时,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AUC值为0.884,灵敏度为80.28%,特异度为76.06%;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16,灵敏度为93.96%,特异度为83.10%;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高于P16INK4a、IL-37和Cys-C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P16INK4a、IL-37和Cys-C三者联合检测在早期识别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早期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检出率.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P16INK4a白介素37胱抑素C诊断价值

    重症超声与CT评分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罗璧君孔铭颢潘慧
    534-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超声与CT评分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综合1CU收治的180例SAP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重症超声、CT检查及APACHE Ⅱ评分评估,按照患者临床预后的不同分为好转组(126例)和加重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超声评分、CT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分析SAP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预测3种检测手段对S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前腹痛时间、病因、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重组患者的超声评分、CT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9.12±2.46)分、(3.18±0.84)分、(47.59±11.16)分,显著高于好转组的(5.88±1.23)分、(2.22±0.66)分、(40.61±10.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超声评分、CT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均是SAP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重症超声、CT评分、APACHE Ⅱ评分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大: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2.86%,AUC为0.909.结论:重症超声、CT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可影响SAP预后,对SAP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估价值,3种检测方式联合预测对SAP患者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重症超声CT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

    彩超影像学征象建立的评分系统在预测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陈秋星俞欣甘磊磊
    539-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彩超下急性阑尾炎征象建立预测其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并探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急性阑尾炎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非复杂性阑尾炎组(151例)和复杂性阑尾炎组(92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因素.然后对超声下各征象赋值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得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探讨评分系统诊断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最佳得分值及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因素有管腔积液、界限不清、腹(盆)腔积液、肠系膜(网膜)增厚及回声增强、肠蠕动异常.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评分共17分,非复杂性阑尾炎组评分为3.7(2.0,5.0)分,复杂性阑尾炎组为6.84(5.0,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768~0.880,P<0.001),最佳诊断截断值为5.5分,即评分≥6分诊断为复杂性阑尾炎,灵敏度为67.4%,特异度为86.8%.结论:重视超声下急性阑尾炎征象独立因素有助于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新建立的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可指导临床病情评估.

    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独立因素评分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耶氏肺孢子菌致重症肺炎1例报道

    于中锴刘茹
    54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肺炎具有发病急骤、病死率高的特点,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传统技术难以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氧合时,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可作为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为患者提供氧合支持.本文报道1例通过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耶氏肺孢子菌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供同行参考.

    重症肺炎耶氏肺孢子菌体外膜肺氧合

    《临床急诊杂志》编辑部严正声明

    《临床急诊杂志》编辑部
    5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