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陈卫民

月刊

1003-1634

lckqyx@yahoo.com.cn

027-83663149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5年2月。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贯彻“注重临床,为临床第一级服务”的办刊宗旨,确保“五湖四海”的办刊思想,主要报道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现实技术结合内镜在颌面深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探究

    陈维禧刘金元余昕耿金欢...
    578,638-639页

    混合现实技术内镜颌面部肿瘤

    木犀草素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郭文锦马金玲贾斌董颖韬...
    579-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木犀草素(Luteolin)调控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对RAW264.7 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木犀草素(1、2.5、5、10 μmol/L)对RAW264.7 细胞活性和破骨分化的影响;RAW264.7 细胞分为Blank组、Osteolysis induction组、Luteolin组、Luteolin+siRNA NC组、Luteolin+Wnt-3a siRNA组、Luteolin+NC组、Luteolin+Wnt-3a组.除Blank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进行破骨诱导分化,并相应进行 5 μmol/L木犀草素及细胞转染处理.诱导7 d后,TRAP染色、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检测RAW264.7 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能力;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标志物(NFATc1、CTSK、c-Fos、MMP9、RANKL)和Wnt/β-catenin通路(Wnt-3a、β-catenin)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浓度 1、2.5、5 μmol/L的木犀草素对RAW264.7 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够明显抑制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破骨诱导分化后,细胞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量增多,F-actin环和细胞核数量增多,NFATc1、CTSK、c-Fos、MMP9、RANKL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木犀草素处理后,细胞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量减少,F-actin环和细胞核数量减少,NFATc1、CTSK、c-Fos、MMP9、RANKL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均 P<0.05);敲低Wnt-3a表达能够减弱木犀草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均P<0.05);过表达Wnt-3a能够增强木犀草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均P<0.05).结论:木犀草素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RAW264.7 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木犀草素Wnt/β-catenin通路RAW264.7细胞破骨细胞分化

    中国人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的显微CT研究

    戴钰桦Chialing Tsauo龙子腾闵艺...
    585-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显微CT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方法:对 190 颗分叉根上颌第一恒磨牙进行显微CT扫描,三维重建根管形态.对根管形态进行分类,记录副根管、根管环、管间交通支、根管峡区、MB2、根尖三角洲发生率;对根尖狭窄部进行分类;记录根尖孔的数目.结果:近颊根管 2-2 型多见(25.3%),远颊根管(83.2%)和腭根(92.1%)1-1型为主.近中颊根的副根管、管间交通支、根管峡区、根尖三角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远颊根和腭根(P<0.05).81.6%的近中颊根存在MB2.根尖狭窄发生率较低,最常见是单一缩窄型.80.5%近中颊根存在有 2 个以上的根尖孔,67.4%的远中颊根和 70.5%的腭根只有 1 个根尖孔,三根之间的根尖孔数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复杂多样,尤其是近中颊根,临床行根管治疗应防止遗漏根管,提高机械和化学清理的效果.

    显微CT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峡区

    读编往来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590,618,628页

    牙周炎患者唾液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与种植体周围炎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杨旭吕敏敏黄莹杨紫茜...
    59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唾液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与种植体周围炎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 年8 月~2023 年8 月于本院行种植修复的260 例牙缺失合并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2 例患者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炎症组),158 例未合并种植体周围炎者(非炎症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唾液样本,提取其全基因组DNA并进行 16S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16S rDNA)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患者唾液样本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物种组成结构、优势菌群及功能差异.结果:炎症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明显高于非炎症组(P<0.05);ANOSIM分析结果显示,非炎症组与炎症组组间Bray-Curtis距离显著高于组内Bray-Curtis距离(R=4.164,P=0.002);PCoA分析和PERM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样本菌群呈现显著分离(F=6.579,P<0.001);在属层级上,炎症组唾液样本中的卟啉单胞菌属、草螺菌属、施氏菌属、密螺旋体属、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高于非炎症组(P<0.05);在种层级水平上,炎症组唾液样本中的副流感嗜血杆菌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纤毛菌、产黑普雷沃菌、洛氏普雷沃菌丰度显著高于非炎症组(P<0.05);炎症组磷酸戊糖途径、丙酮酸代谢和丙脂酸代谢丰度显著低于非炎症组(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唾液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

    牙周炎唾液微生物菌群结构种植体周围炎

    无牙颌患者初戴全口义齿联合咬胶进行口腔功能训练的初步评价

    石璐张海兵霍欢
    596-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无牙颌患者经过初次全口义齿修复后通过咬胶干预前后的咀嚼效率、最大咬合力、黏膜压痛数量等的变化,并进行满意度调查,从而评估咬胶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 30 名无牙颌患者(3 个月前拔除口内余牙),随机分为A、B两组(n=15),A组为全口义齿修复后咬胶干预为主的干预组,B组为全口义齿修复后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两组在修复后即刻、3、6 个月用Viewgum色彩分析软件测试咀嚼效率,咬合力测试仪测试最大咬合力,记录黏膜压痛数量、并且在修复完成 6 个月后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修复后即刻两组咀嚼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6 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即刻两组最大咬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 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 3、6 个月两组黏膜压痛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 6 个月美观、发音、舒适度方面满意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位与稳定、咀嚼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经过咬胶干预后,有利于改善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修复后临床满意度较高;咬胶可作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的临床辅助品,为义齿修复提供更高的成功率.

    全口义齿咬胶咀嚼效率最大咬合力

    四种加力方式下尖牙远中移动的有限元分析

    王策丙黄智蕴彭友俭
    60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直丝弓矫治技术 4 种加力方式下上颌尖牙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构建上颌尖牙-牙周膜-上颌骨-矫治器有限元模型,在尖牙托槽翼上设置 4 组加力方式:Ⅰ——在尖牙托槽近中双翼的中心加力;Ⅱ——在尖牙托槽远中双翼的中心加力;Ⅲ——在尖牙托槽四翼中心加力;Ⅳ——在尖牙托槽牵引钩处加力.通过向尖牙施加1 N的水平向远中正畸力,比较4 种加载方式下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位移趋势以及牙体和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结果:在 4 种加力方式下,上颌尖牙均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伴近中唇向、远中舌向旋转的趋势.方式Ⅳ加力下牙体和牙周膜应力分布较均匀,较其他 3 种方式更接近整体移动,但旋转运动程度较大.结论:在 4种加力方式中,方式Ⅳ对上颌尖牙的远中移动效果更为理想.

    尖牙正畸力托槽有限元分析

    MSE骨性扩弓对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扩弓效应的CBCT测量分析

    晏瑞刘冬梅郭长刚曹猛...
    606-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CBCT测量分析上颌骨性扩弓(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MSE)治疗前后在腭中缝扩开以及牙齿倾斜的改变,评估成人MSE的疗效以及对牙性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 10 例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成人病例(男性 4 例,女性 6 例),平均年龄(27.11±4.93)岁,均采用MSE扩弓器治疗,治疗后使上颌牙弓宽度与下颌牙弓宽度匹配,分别于术前、术后拍摄CBCT,测量相关骨性和牙性指标.结果:10 例患者MSE骨性扩弓后牙弓宽度均明显增加(P<0.05);当左右第一磨牙中央窝宽度增加超过 4.33 mm时,其扩弓前、后颊向倾斜角度改变明显(P<0.05).结论:当上颌第一磨牙宽度不调在 0~4.33 mm范围时,MSE扩弓骨性效应显著.

    成人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骨性扩弓(MSE)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以静脉血提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支架在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的应用

    苏彬于莉王盼盼田娅珍...
    610-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静脉采血提取的液状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支架材料在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5 月~2023 年 5 月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一科收治的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患者 62 例为研究对象,信封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各 31 例.对照组以根尖引血提取的液状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支架,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提取的液状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支架.两组均完成 12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牙根长度、牙本质壁厚度、根尖孔直径、牙根区域面积、根管区域面积的变化、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 12 个月随访,两组干预后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牙根长度、牙本质壁厚度、根尖孔直径、牙根区域面积高于对照组;根管区域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疼痛减轻,治疗满意度得到提高;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咬合度、整体美观度、牙齿色泽及咀嚼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脉采血提取的液状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支架用于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效果良好,能促进根管长度增加及根管壁增厚,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满意度,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支架材料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根尖引血静脉采血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NfL以及HE4的表达与诊断价值研究

    李方波石珊田银平李森森...
    61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血清神经丝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附睾蛋白 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的表达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22 年 1 月~2024 年 2 月在本院诊治的51 例CP患者,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51 例为对照组.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IL-1β以及NfL、HE4 水平.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M、IgG水平.检查并记录牙周临床指标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loss of attachment,AL)、龈沟出血指数(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Pearson相关性分析NfL、HE4 水平与实验室指标以及牙周临床指标(PD、AL、SBI、GI)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P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NfL、HE4 对CP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CP组牙龈出血、牙面菌斑例数、免疫因子IgG,炎症因子IL-6、IL-1β、CRP、TNF-α,牙周临床指标GI、SBI、PD、AL以及血清NfL,HE4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fL,HE4 水平与免疫因子IgG,炎症因子IL-6、IL-1β、CRP、TNF-α,牙周临床指标GI、SBI、PD、AL均呈正相关(P<0.05);存在龈下菌斑以及血清NfL,HE4 水平升高是C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FL、HE4 单独诊断CP发生的AUC分别为0.830、0.821,联合诊断的AUC为0.908,优于各自单独诊断(均P<0.05).结论:CP患者NfL,HE4 水平升高,并与牙周临床指标、免疫因子、炎症因子指标呈正相关,两者联合诊断CP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牙周炎神经丝轻链附睾蛋白4牙周指标炎症反应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