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麻醉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张国楼,徐建国

月刊

1004-5805

jca@lcmzxzz.com

025-83472912

210003

南京市紫竹林3号

临床麻醉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麻醉专业学术刊物,以围术期麻醉处理、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为主要内容,兼及有关边缘学科。本刊以临床麻醉为主要特色,注重文稿质量和编排水平,栏目活跃,发行量在麻醉同类杂志占首位,深受广大读者和作者欢迎和喜爱。1992年评为核心期刊,1997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和精神症状的影响

    邵先红朱勃朗王纯辉常俊...
    719-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辅助用药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96例,年龄24~38岁,BMI24~35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组(RK组)、艾司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胎儿娩出后,RK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然后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静脉泵注,30 min内泵完);K组仅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静脉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毕行PCIA.观察胎儿娩出至术毕的麻醉效果(Ⅰ级,无疼痛感;Ⅱ级,有轻微疼痛感;Ⅲ级,有明显疼痛感).记录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精神症状(眼球震颤、头晕、噩梦和幻觉)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妇术后1周和4周的抑郁状态评分及产后抑郁(PPD)的发生情况(EPDS评分≥12分).结果 与C组比较,RK组和K组术中麻醉效果Ⅰ级比例明显升高,Ⅲ级比例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和4周EPDS评分及PP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K组比较,RK组术中精神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和4周EP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手术可提高术中麻醉效果,降低术中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产后EPDS评分,改善PPD.

    瑞马唑仑艾司氯胺酮剖宫产麻醉效果精神症状产后抑郁

    艾司氯胺酮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薛孟迪李治国王绍星黄嘉轩...
    723-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电休克治疗(ECT)重度抑郁症患者改善抑郁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ECT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15例,男37例,女78例,年龄≥12岁,BMI 18~3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n=56)和对照组(C组,n=59)o E组在麻醉诱导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3~0.5 mg/kg、丙泊酚0.3~1.0 mg/kg和琥珀胆碱0.5~1.25 mg/kg,C组在麻醉诱导时使用丙泊酚1~2 mg/kg和琥珀胆碱0.5~1.25 mg/kg.每次ECT过程中记录ECT指标(包括EEG抽搐时间、抽搐时间、刺激强度和抽搐能量指数).在ECT前和ECT疗程结束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分.记录头疼、恶心、呕吐、头晕、谵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E组EEG抽搐时间明显延长(P<0.05),ECT疗程结束后MoCA评分下降≥1分和MMSE评分下降≥1分比例明显降低(P<0.05),恶心、呕吐和头晕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用于ECT重度抑郁症患者可改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

    重度抑郁症电休克治疗艾司氯胺酮认知

    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许云鹏冷玉芳郑家怡李红瑞...
    727-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环泊酚在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等数据库,纳入关于环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镇静和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RevMan 5.4软件及Stata 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s,患者2 192例,其中环泊酚组1 154例,丙泊酚组1 038例.与丙泊酚组比较,环泊酚组麻醉诱导成功时间(MD=0.28 min,95%CI 0.08~0.47 min,P=0.006)和麻醉苏醒时间(MD=1.16 min,95%CI 0.44~1.87 min,P=0.001)明显延长,注射痛(OR=0.04,95%CI 0.02~0.06,P<0.001)、低血压(OR=0.64,95%CI 0.49~0.83,P=0.0008)、低氧血症(OR=0.44,95%CI 0.21~0.91,P=0.03)、呼吸抑制(OR=0.19,95%CI 0.11~0.32,P<0.001)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镇静成功率、医师满意度、体动、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手术室外麻醉的效果相当,但环泊酚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更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注射痛、低血压、低氧血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

    催眠药镇静药全身麻醉Meta分析

    右美托咪定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

    后晓超徐桂萍
    735-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实验一中,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HCT116,将细胞分为八组:LoVo-1组(L0-1组)、LoVo+右美托咪定1 nmol/L-1组(L1-1组)、LoVo+右美托咪定10 nmol/L-1组(L10-1组)、LoVo+右美托咪定100 nmol/L-1 组(L100-1 组)、HCT116-1 组(H0-1 组)、HCT116+右美托咪定 1 nmol/L-1 组(H1-1 组)、HCT116+右美托咪定 10 nmol/L-1 组(H10-1 组)和 HCT116+右美托咪定 100 nmol/L-1 组(H100-1组).细胞加药处理24、48 h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加药处理24 h时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含量.实验二中,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HCT116,将细胞分为四组:LoVo-2组(L0-2组)、LoVo+右美托咪定 10 nmol/L-2 组(L10-2 组)、HCT 116-2 组(H0-2 组)和 HCT116+右美托咪定 10 nmol/L-2 组(H10-2组).细胞加药处理24 h时,收集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LC3蛋白表达情况并计算LC3位点阳性率;细胞加药处理24h时,收集细胞,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结果 实验一中,与L0-1组和L1-1组比较,L10-1组和L100-1组细胞加药处理后24、48 h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LC3-Ⅱ、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0-1组和H1-1组比较,H10-1组和H100-1组细胞加药处理后24、48 h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LC3-Ⅱ、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实验二中,与L0-2组比较,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L10-2组LC3位点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与H0-2组比较,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H10-2组LC3位点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L0-2组和H0-2组细胞膜完整,细胞核清晰.L10-2和H10-2组细胞膜破坏,细胞器排列紊乱,可见大量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诱导自噬,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结肠癌自噬右美托咪定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可弯曲喉罩在患儿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赵婉璐安海燕
    741-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弯曲喉罩是患儿麻醉领域常用的气道管理工具,其具有可曲折、抗压缩的长通气端导管,固定方便且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不妨碍外科操作.患儿舌体大、声门高等解剖因素增加了可弯曲喉罩置入及对位的难度,可弯曲喉罩较低的密封压也增加了术中喉罩漏气及反流误吸的风险.本文就可弯曲喉罩在患儿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优化围术期气道管理提供思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可弯曲喉罩口咽部漏气压围术期气道管理儿童

    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减重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王迪丁颖纪木火童建华...
    746-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而术后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易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在减重手术的疼痛管理中逐渐展现出突出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近年来,不同的区域神经阻滞方法在减重手术中的应用相继报道.本文就腹腔镜减重手术后疼痛特点、不同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减重手术术后镇痛神经阻滞腹腔镜

    瑞马唑仑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张思童王妮肖昭扬
    751-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药物,具有起效快、代谢迅速、无蓄积、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不依赖肝肾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且可被特异性拮抗药氟马西尼快速拮抗等优势.由于其良好的作用特点,瑞马唑仑被广泛应用于无痛内镜诊疗、重症监护病房镇静和区域阻滞麻醉辅助镇静.目前瑞马唑仑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加,多项研究证实了瑞马唑仑在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安全性与有效性.现就瑞马唑仑的药理学特性及其在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为其临床麻醉应用提供参考.

    瑞马唑仑麻醉诱导麻醉维持

    《临床麻醉学杂志》可直接使用缩略语的词汇

    756页

    窒息氧合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王剑文张桢英贾政阎文军...
    757-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窒息氧合是指患者在没有自主呼吸或机械正压通气的情况下血液从肺部摄取氧气维持氧合.在全麻实施过程中,诱导后自主呼吸停止而安全的气道未建立之前,使用窒息氧合能在预充氧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的安全呼吸暂停时间,从而减少气管插管的尝试次数,降低气道损伤以及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失代偿的发生率.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窒息氧合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不同的临床环境中,如围术期的气道管理和"无管麻醉"等.为进一步加深对窒息氧合的认识和了解其应用范围,本文根据现有关于窒息氧合机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窒息氧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气道管理

    脑电图连通性指标在麻醉药物研究中的进展

    杨东升王甜梁振虎李民...
    762-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电图(EEG)是一种无创脑部电活动测量方法,通过在头皮处安放电极,描记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所产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活动的总和.EEG可揭示不同大脑区域的功能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利用EEG解析麻醉药物在神经中枢的作用机制、判断麻醉深度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拟对EEG的连通性分析方法及其在麻醉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探讨未来可能用于研究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脑电分析方法.

    脑电图连通性麻醉药物相干相位同步格兰杰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