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廖玉华

月刊

1001-1439

lcxxgbzz@qq.com

027-85726342-8821

430022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心电图分析、病例报告、综述、进修苑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强型体外反搏质量控制管理与临床疗效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伍贵富董吁钢张辉...
    775-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简称"体外反搏")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功应用于临床并相继推广到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在慢性心脑缺血性疾病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欧美和中国的13个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纳入推荐.由于国内外体外反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不多,指南推荐级别还不高,随着体外反搏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和脏器康复中的作用地位逐渐提升,开展体外反搏的机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对体外反搏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并对其临床疗效作科学的评估.本专家共识基于体外反搏应用的临床需求,在体外反搏适应证选择、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疗效评估手段等方面作了重点阐述,为从事体外反搏技术临床应用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应用规范参考.

    增强型体外反搏冠心病专家共识疗效评价康复

    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冠心病防控的研究进展

    曹丰吴雪萍
    785-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老年冠心病患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经济及医疗负担重.冠心病有多个危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以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改变能改善老年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并预防冠心病.

    老年,冠心病危险因素运动预防

    《2024 ESC/EACTS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与思考

    张建军
    790-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纵向比较《2024 ESC/EACTS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的核心与特点,对2024指南提出的AF-CARE路径进行解读和分析.凝炼了CARE各部分如合并症和风险因素管理、预防卒中和血栓栓塞、控制心率和节律减轻症状、评价和动态评估的更新要点,以指导临床实践.明确2024指南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未来心房颤动循证医学研究有启示作用.

    心房颤动指南欧洲心脏病学会

    《2024 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

    罗芳王晓
    795-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基于最新研究结果提出了多项建议与更新,涵盖从风险评估、诊断到治疗的各个环节.新指南的发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科学建议,也代表了CCS诊断治疗理念的持续进步,为CCS患者的高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治疗管理指南

    左室压力-应变环超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李皓洁保苏丽郑丽慧吴长勇...
    798-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室压力-应变环作为一种测定心肌做功的新技术,相比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肌应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从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左室压力-应变环超声技术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左室压力-应变环心肌做功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用功整体无用功整体做功效率

    心力衰竭中的肥胖悖论最新研究进展

    罗宇琦王洋洋林洁任骏...
    804-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胖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体重指数(BMI)是临床中衡量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与正常体重(BMI 18.5~24.9 kg/m2)及低体重(BMI<18.5 kg/m2)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超重(BMI 25.0~29.9 kg/m2)和肥胖(BMI>30 kg/m2)的心力衰竭患者却显示出更好的预后,这一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受到广泛的学术关注和讨论.有观点认为,传统采用BMI作为单一指标来评估肥胖可能具有局限性,并可能受到混杂因素和选择偏倚的影响.然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BMI指标升高,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本文综述了肥胖悖论的影响因素、可能的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的最新研究进展.

    肥胖悖论心力衰竭体重指数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小血管原位病变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孙奕傲然胡越成史超阳
    81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小血管原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2009-2024年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相关数据库中DCB与DES对研究人群治疗的文献,最终纳入6篇.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Cochrane系统风险偏倚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共纳入700例患者(DCB组355例,DES组345例),随访6~36个月,对比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心肌梗死及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LLL)等情况.结果:与DES相比,DCB可明显降低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术后 MACE(OR=0.40,95%CI 0.25~0.64,P<0.01)和 TVR(OR=0.25,95%CI 0.13~0.49,P<0.01)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OR=0.35,95%CI 0.15~0.80,P=0.01)及LLL(MD=-0.36,95%CI-0.42~-0.30,P<0.01);但两组术后心源性死亡无明显差异(OR=1.61,95%CI0.62~4.19,P=0.33).结论:与DES相比,DCB在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脉小血管原位病变时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小血管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睡眠质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温军祥郭漫漫王慧颖张静...
    816-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长期睡眠质量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月就诊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急诊科、廊坊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并确诊为AMI的患者,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问卷调查.结果:①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病变组之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Gensini评分、PSQ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PSQI积分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s=0.722,P<0.001).③以Gensini评分≥20为因变量,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糖尿病、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PSQI积分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④ROC曲线分析提示PSQI积分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AUC=0.832,P<0.001).结论:在AMI患者中,长期睡眠质量差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Gensini评分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文鲁兆娜熊翔宇孙洪波...
    82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AE)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2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实施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并筛选出CAE患者170例,根据是否发生AMI分为CAE组(112例)和CAE+AMI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0例CAE患者中,单支CAE最常见,以右冠脉(RCA)受累最多(57支,占33.5%).两组患者在吸烟史、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DL-C、CRP、WBC、Neu与cTnI、CK、CK-MB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低、高LDL-C以及CRP是CAE患者发生AM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低、LDL-C以及CRP高是CAE患者发生AMI的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

    构建模型预测STEMI患者PPCI后1年内发生MACE的风险

    施安哲阿丽米热·亚森吾布力·乌布陶静...
    825-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与验证一个可预测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8月来自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490例行PPCI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接受PPCI的STEMI患者1年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接受PPCI的STEMI患者1年内发生MACE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进行模型表现评估.并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绘制校准曲线、计算C统计量评估模型内部验证表现,绘制DCA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临床净收益.结果:LASSO回归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72 h内肌钙蛋白T峰值升高、术后24 h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术中发生低血压、术中发生无复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是接受PPCI的STEMI患者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模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AUC值为0.730(95%CI:0.679~0.78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提示该模型在本研究人群中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使用Bootstrap法重抽样500次进行内部验证,模型的C指数为0.719,且模型内部验证的校准曲线和理想模型接近,表明模型在内部验证中的区分度及预测准确性较好.DCA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在阈值概率范围为0.14~0.66时能够带来临床净获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简单易用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接受PPCI的STEMI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个体化风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测模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