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龚西騟 孟刚

月刊

1001-7399

lcsybl@yahoo.com.cn;jcepw@sohu.com

0551-65161102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肿瘤纯度病理研究进展

    叶振邦黄文亭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目前对DLBCL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间质成分的研究尚不充分.肿瘤纯度(tumor purity)是指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成分与肿瘤间质成分的占比,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肿瘤的病理特征.该文对肿瘤纯度、DLBCL的TME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基于DLBCL间质行预后判断的可行性.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纯度预后模型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学术论文中图片质量的注意事项

    80页

    LEF-1在外科病理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王薇黄文斌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LEF-1)是哺乳动物淋巴增强因子/T细胞因子(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T cell factor,LEF/TCF)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最初在前B细胞和T细胞中被发现,其与T细胞受体α结合诱导T细胞成熟和分化.LEF-1在很多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不仅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还在外科病理诊断中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该文就LEF-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淋巴增强因子-1病理诊断文献综述

    涎腺多形性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周誉戈立东魏建国吴勇军...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涎腺多形性腺癌(polymorphous adenocarcinoma,PAC)通常起源于小涎腺,由单一类型细胞组成,以细胞学一致性和结构多样性为主要特点,瘤细胞排列成特征性的漩涡和靶环状结构,以及小管状、筛状、束状、乳头状、囊性-乳头状或实性生长模式,常见嗜神经现象,通常含有PRKD1 E710D突变.涎腺筛状腺癌(cribriform adenocarcinoma,CASG)是一个有争议的实体,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中认为其是PAC变异亚型,属于同一组织学谱系,但也有一些病理学家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实体.WHO(2022)头颈部肿瘤分类中,关于CASG是不同的诊断术语还是PAC的变异亚型仍存在争议.CASG好发于舌根部,呈分叶状生长模式,以实性、筛状、微囊、乳头状结构为主,罕见单行列兵样排列,以周边呈栅栏状排列、裂隙样结构或肾小球样外观及毛玻璃样细胞核为特征,淋巴结转移频发,以PRKD1、PRKD2或PRKD3(PRKD1/2/3)融合为主.鉴于两者不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和复发风险,该文对两者命名的历史变革、形态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性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不同病理医师间诊断的一致性.

    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癌临床病理文献综述

    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汪亮亮周斌余燚侯英勇...
    89-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肝脏3例,脾脏2例),女性3例(肝脏2例,脾脏1例),男女比约1.7∶1.年龄36~85岁,中位年龄66岁,平均58岁.临床多为体检或因发热、腹泻等症状检查时发现肝脏或脾脏占位,2例具有乙肝病史,1例具有乳腺癌病史,1例合并肝细胞肝癌.影像学检查示肝脏或脾脏内见单个或多个境界清楚的结节.镜检: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背景内见不同比例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具有轻度异型,细胞边界不清,梭形或卵圆形,呈席纹状、束状排列或单个散在分布.胞质淡染或略有嗜酸性,细胞核呈空泡状,染色质细腻,核仁可见.部分肿瘤细胞似R-S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21、CD23和CD35.8例EBER原位杂交检查均阳性.随访1~15个月,除1例肝脏有2枚肿瘤患者于术后2个月复发外,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 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少见,临床特征不明显,预后差异较大,诊断时需结合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

    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肝脏肿瘤脾脏肿瘤EBV阳性预后

    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并异常表达CD2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王正岩安风仙杜颖杜然...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应用一代测序法检测IDH2 Exon4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61岁,临床表现为咽痛、消瘦,无其他发热、盗汗等B症状.组织学表现为扁桃体实质内小-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全T细胞标志物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CD10、BCL6和PD-1,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30(约10%);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IDH2基因未见突变.采用R-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随访7个月,患者无瘤生存.结论 wPTCL-TFH异常表达CD20者临床罕见,化疗中t加入利妥昔单抗可能对CD20异常表达wPTCL-TFH有效,仍需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证实.

    淋巴瘤滤泡辅助T细胞外周T细胞CD20

    原发于小肠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岳振营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肠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ENKTL-N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0例原发于小肠ENKTL-NT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广谱、CD20、CD79α、CD3ε、CD5、CD2、CD43、CD45RO、CD56、CD8、CD103、CD30、TIA-1、颗粒酶B和Ki67,应用原位杂交检测EBER表达情况,并进行TCR基因重排检测,结合文献复习此组原发于罕见部位ENKTL-NT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10例小肠ENKTL-NT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6~75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位于空肠4例、回肠6例,黏膜活检标本3例,手术切除标本7例.临床症状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组织学特点为凝固性坏死和多种炎性细胞混合浸润的背景上,具有明显多形性的肿瘤细胞散在或呈灶性分布;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凝固性坏死,部分病例可见肿瘤细胞的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细胞毒颗粒相关抗原(TIA-1和颗粒酶B)、CD3ε(10/10)、CD2(8/10)、CD45RO(9/10),部分病例存在其他T细胞标志物表达减弱/缺失,不表达B细胞和组织细胞抗原.Ki67增殖指数55%~90%,所有病例EBER原位杂交均阳性.9例随访者中6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 原发于小肠ENKTL-NT临床罕见,常合并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临床和影像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消化道溃疡或炎症性肠病.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结合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对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结外NK-T细胞小肠淋巴瘤鼻型免疫组织化学TCR基因重排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98页

    肝脏窦周纤维化病理诊断中网状纤维染色方法的优化

    张梦蝶董愉张志刚梁英杰...
    99-100页

    肝窦周纤维化网状纤维染色网状纤维胶原纤维

    特殊染色复染颜色选择的合理性

    唐蒙蒙丁伟
    100-102页

    特殊染色复染弹力纤维抗酸染色网状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