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龚西騟 孟刚

月刊

1001-7399

lcsybl@yahoo.com.cn;jcepw@sohu.com

0551-65161102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SR联合纤维化中心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预测三阴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与预后意义

    夏天龙鑫叶入裴汪静...
    1168-1173,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 ratio,TSR)联合纤维化中心(fibrotic focus,FF)、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与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性和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170例TNBC的临床资料,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复核所有病例的病检资料,评估TSR、FF、sTILs结果和CD4、CD8的表达,分析其与pCR、预后的关系.结果 170例TNBC 经新辅助治疗后 57 例为 pCR,113 例为非 pCR(non-pCR).pCR 组和 non-pCR 组中 TSR、FF、sTILs、CD4、CD8、Ki67、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Miller-Payne(MP)分级中TSR、FF和sTILs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SR、sTILs、TSR联合FF、TSR联合sTILs、Ki67与pCR呈正相关;同时,前三者还与MP分级呈正相关,而FF、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与pCR呈负相关,且FF与MP分级也呈负相关;TSR>1、G0 FF和sTILs>50%时患者的预后最佳;TSR联合FF、sTILs时pCR组预后均优于non-PCR组.结论 TSR、FF、sTILs有望成为预测TNBC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为TNBC患者的治疗和科研提供新思路.

    乳腺肿瘤三阴型乳腺癌TSRFFsTILs新辅助治疗MP分级pCR

    PR不同表达状态的内分泌型(HER2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

    冯玉婷连婧步鹏徐菁...
    1174-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不同P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152例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等表达,应用FISH检测HER2基因,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IKC3A基因突变,分析P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R低表达组50例(32.9%),中表达组24例(15.8%),高表达组78例(51.3%),PIK3CA突变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R表达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显著相关.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示,PR表达(HR=0.46,P=0.023)、肿瘤N分期(HR=4.63,P<0.001)、手术史(HR=1.81,P=0.049)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示,PR表达(HR=0.46,P=0.023)、肿瘤N分期(HR=5.46,P<0.001)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PR表达组间生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43).结论 PR高表达患者的PIK3CA突变率更高,PR表达水平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PR高表达患者是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PIK3CA抑制剂的潜在获益人群,对个体化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乳腺肿瘤孕激素受体临床病理特征PIK3CA生存率

    三阴型乳腺癌中Trop2、β-caten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王雅娟王媛任新瑜
    1181-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rop2、β-catenin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TNBC按HER2-0、HER2-低表达(1+,2+FISH阴性)进一步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Trop2和β-catenin的表达,分析Trop2、β-catenin和HER2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180例TNBC中,Trop2高表达率为60.6%(109/180),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1.7%(129/180),两者共表达率为48.9%(88/180),x2检验显示与Trop2低表达者相比,Trop2高表达患者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更高(80.7%vs 57.7%,P<0.001).Trop2高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患者中AJCC分期晚(P=0.006,P=0.001)、远处转移比例更高(P=0.005,P=0.006);HER2-低表达比例更低(P=0.009,P=0.005).Trop2高表达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31);年龄<50岁患者比例更低(P=0.035).β-catenin异常表达患者中组织学分级高(P=0.014).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9.5个月,3.3%失访(6/180),36.1%复发(65/180),19.4%死亡(35/180).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Trop2 高表达(P=0.017,P=0.001)、β-cate-nin 异常表达(P=0.030,P=0.007)与 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均显著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 均<0.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AJCC 分期晚(HR=2.543,P<0.001)、基底样 TNBC(HR=3.948,P=0.024)、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HR=4.452,P<0.00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30%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341,P=0.044).结论 TNBC中Trop2、β-catenin与HER2表达具有相关性;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可作为TNBC预后的预测指标.

    乳腺肿瘤三阴型乳腺癌Trop2β-cateninHER2预后

    子宫平滑肌瘤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4例临床病理分析

    马丽莉王艳霞杨守京
    1187-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uterine leiomyoma with massive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ULLI)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意义.方法 收集4例ULLI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和基因克隆性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和子宫肿块,行手术切除.肿瘤包膜完整,切面灰白、灰红色,质韧,似常见的平滑肌瘤.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交织排列,其间有致密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散在淋巴滤泡形成,局限于肌瘤内.免疫表型:肌瘤细胞actin、a-SMA、desmin和h-caldesmon均呈阳性;淋巴细胞CD45、CD45RO、CD2、CD3、CD4、CD8和TIA-1均呈阳性,淋巴滤泡和散在淋巴细胞CD20、CD79a和PAX5均呈阳性;所有病例EBER均阴性.BIOMED-2 PCR克隆性分析显示,3例有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其中1例同时伴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随访6~108个月,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ULLI是一种罕见的子宫平滑肌瘤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肌瘤内出现大量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易误诊为淋巴瘤.

    子宫平滑肌瘤淋巴细胞浸润克隆性扩增淋巴瘤

    学术论文中图片质量的注意事项

    1192页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胎盘病理改变与缺氧的相关性分析

    何巧王渊崔玲王啸...
    1193-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胎儿胎盘病理形态学改变,CHD胎盘与缺氧和线粒体相关功能蛋白异常的关系.方法 收集52例CHD行引产手术的胎儿相关临床资料和胎盘组织,将CHD组和单纯唇腭裂不伴其他畸形引产儿(对照组)的胎盘切片行常规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缺氧相关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相关因子COX Ⅰ、COX Ⅳ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特点与胎盘病理改变.结果 约84.6%(44/52)的CHD组胎盘形态学异常,其中干绒毛包涵体占38.5%(20/52)、干绒毛间叶发育不良占23.1%(12/52)、干绒毛钙化占19.2%(10/52)、绒毛膜羊膜炎占32.7%(17/52).与对照组相比,CHD组在干绒毛包涵体、绒毛膜羊膜炎发生频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4个亚组之间,干绒毛间叶发育不良发生频率在复杂心脏畸形组中表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HD组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线粒体相关因子COX Ⅰ、COX Ⅳ蛋白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CHD的胎儿胎盘病理形态学常见改变包括胎盘干绒毛包涵体、干绒毛间叶发育不良、干绒毛钙化和绒毛膜羊膜炎等.胎盘缺氧影响滋养细胞线粒体功能和ATP能量供应,可能在胎儿心脏-胎盘共生阶段对胎儿心脏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胎盘病理学缺氧相关因子线粒体相关因子

    滤泡性淋巴瘤中CH25H和STAT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余文慧段家豪刘沁华吴正升...
    1199-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H25H和STAT3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筛选GEO数据库中FL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收集54例FL和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组织石蜡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样本CH25H和STAT3的表达,分析其与F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FL中CH25H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淋巴结组织(P<0.01);FL中CH25H mRNA的表达与STAT3呈线性相关(P<0.01);FL中CH25H 高表达率为48.1%,明显高于 RLH(15.0%,P<0.05);STAT3 高表达率为 59.3%,明显高于 RLH(25.0%,P<0.05);CH25H蛋白表达与FL肿瘤病理分级、临床Ann Arbor分期均明显相关(P均<0.05),在Ki67高表达(≥30%)的FL中CH25H表达较高,而在Ki67低表达的FL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25H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B症状、CD10、BCL6、BCL2的表达、FLIPI-1评分、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STAT3蛋白表达与FL肿瘤病理分级、临床Ann Arbor分期、FLIPI-1评分均明显相关(P均<0.05);在Ki67高表达(≥30%)的FL中STAT3表达较高,而在Ki67低表达的FL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B症状、CD10、BCL6、BCL2的表达、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FL中CH25H与STAT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3,P<0.001).结论 FL中CH25H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FL病理诊断、病理分级和预后评估的潜在分子标志物;CH25H和STAT3异常表达可能联合参与FL的发生与进展.

    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CH25HSTAT3

    单细胞测序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张瑀琪向铃燕马傲龙阎红琳...
    1205-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晚期复发率方面仍存在挑战.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可从单细胞水平进行高通量和高分辨力的转录组分析,揭示不同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和分子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异质性,为优化NAT策略、提高疗效发挥作用.该文重点讨论scRNA-seq方法和优缺点及其在乳腺癌NAT预后预测、免疫微环境重塑、NAT联合免疫治疗和NAT耐药中的应用进展,为了解NAT疗效异质性提供新视角,对探索新的肿瘤靶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乳腺肿瘤单细胞测序异质性免疫微环境新辅助治疗文献综述

    侵袭性毛霉菌病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进展

    邱明珠邹欣翁端丽吴永泉...
    1209-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袭性毛霉菌病(invasive mucormycosis,IM)是一种快速进展、可危及生命的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具有血管浸润性、传播迅速、临床诊治困难和病死率高的特点.IM属于机会性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或免疫功能低下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IM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不具有特异性,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该文现就IM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征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IM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侵袭性毛霉菌病COVID-19侵袭性真菌病病理学文献综述

    卵巢成人型粒层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张晶于海云金玉兰
    1212-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粒层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是较常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主要分为两种亚型:成人型粒层细胞瘤(adultgranulosa cell tumor,AGCT)和幼年型粒层细胞瘤(juvenilegranulosa cell tumor,JGCT).AGCT 发病率相对较高,以低度恶性的临床病程及远期复发为特点.由于该类肿瘤较卵巢上皮源性肿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因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该文主要介绍AGCT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及免疫组化特征,重点探讨AGCT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成人型粒层细胞瘤诊断分子生物学文献综述